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坦桑尼亚的伊甸园
作者:袁 越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动物的伊甸园
       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之间唯一的一条公路居然只有一个车道,路面布满了大坑。进入坦桑尼亚后,路况明显有了好转,因为中国曾经派来了筑路工人,帮助坦桑尼亚修公路,质量超群。
       
       乌干达降水足,林木茂密,至今仍然保存有世界上最后一群野生森林大猩猩。相比之下,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则要干燥许多,枯黄的牧草代替了乌干达绿色的森林。几万年前,一部分人类的祖先离开森林,穿过沙漠向东进发,一直走到印度洋。迁徙的路上充满艰辛,他们既要和大象、犀牛和长颈鹿争夺食物,又要时刻提防狮子和猎豹的偷袭。化石证据表明,古时候的动物个头要比现在的大很多,那时的野猪和现在的犀牛一般大,羚羊的犄角有2米长。相比之下,早期人类只有不到1.5米高。但是,人类比动物们聪明,他们依靠智慧,在这场人兽大战中占得先机。
       当迁徙的人群经过坦桑尼亚北部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火山带。这片地方一共有7座火山,其中6座都已经死掉了。喷发出来的熔岩抬高了地势,把这里变成了一片高地。原始人不想爬山,便绕道而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山上存在着一个世外桃源。
       这就是被欧洲探险家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虽然名称里有个“火山口”,其实更科学的叫法应该是“破火山口”(Caldera )。大约200万年以前,这座火山最活跃的时候海拔曾经达到过4587米,可后来火山熄火,岩浆退回地心,造成了火山口坍塌内陷,最后形成了一个碗形大坑,碗边缘的海拔下降到了2400米。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破火山口”,早在197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最早被确定为世界遗产的一批自然景观之一。它的北面有一条长约50公里的“奥杜威峡谷”(Olduvai Gorge),是地球上最著名的人类考古遗址,被誉为“人类的摇篮”。考古学家从峡谷中找到过375万年前的原始人脚印,以及17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它们和兽骨一道被火山灰埋在了峡谷的断层中。这些断层就像一本“生命之书”,记录着几百万年来人类的进化历程。
       相比之下,这个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就是一本活着的“生命之书”,各种动植物在这个半封闭的山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绝佳场所。这里只有一条土路能通到谷底,坡度极陡,只有越野车才敢开。路边可以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树,大都带刺,树皮也很粗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抵抗野火和野兽的侵袭。斑马和羚牛这两种草食动物是非洲最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而且经常在一起活动,因为斑马喜欢吃高一点的草,羚牛则喜欢矮小的草,正好互补。远处还可以看到野猪和水牛,以及各种羚羊,还能看见鸵鸟在散步。河马则只能在火山口中间的一个沼泽地里找到,它们把身子埋在泥巴里,不时翻滚一下,让后背也糊上泥巴。火山口西部有一个盐湖,可以看到很多火烈鸟。这里看不到非洲常见的长颈鹿,因为山坡很陡,长颈鹿腿又太长,不容易爬进来。而大象也只能在火山口南部的一片树林中才可以见到,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水,又怕晒。
       火山口内生活着50头狮子,以及豹子、猎豹、豺狼和鬣狗等肉食动物,它们和2.5万多头草食动物共同生活在这里,相互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生态平衡。其实草食动物们并不是不能逃出火山口,但它们还是选择留在这里,和狮子、豹子们为伍,这样反而更安全。事实上,这个火山口内的野生动物密度是非洲野生动物园中最大的。比如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犀牛,这里有17头,密度相当可观。
       最先进入这个火山口打猎的是一个非洲游牧部落,可他们很快就神秘地消失了。后来又有一个非洲部落发现了这里,来此定居,但却被英勇善战的马赛人打跑了。马赛人(Maasai )被欧洲殖民者称为“高贵的野蛮人”,因为他们装饰奇特,无论男女都身披色彩鲜艳的长袍,佩戴大量精美的饰物。马赛男人个头很高,人又瘦,喜欢随身带一根木头拐杖,颇有骑士风度,是摄影师们的最爱。
       
       马赛人是东非地区为数不多的几个仍然保持着原始的游牧生活方式的部落,当初他们发现恩戈罗恩戈罗之后便立刻喜欢上了这里,开始在谷底定居。可很快欧洲探险家也发现了这块宝地,德国人用枪赶走了马赛人,开始在谷底的平原上开荒种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人赶走了德国人,把这里变成狩猎场,禁止耕作和居住。但英国人对马赛人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们进来放牧,只是仍然不准进来居住。此举遭到马赛人多次抗议,但胳膊拧不过大腿,马赛人只好妥协。再后来,人类从自己犯下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渐渐有了环保意识。1974年,坦桑尼亚政府接受了国际社会的建议,彻底禁止马赛人进火山口放牧,只允许残留下来的少数马赛牧民赶牲口进去吃盐湖附近的土(吸收矿物质)。
       但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对火山口内动物的生态平衡产生了影响。由于牲畜喜欢吃长草,牧民们改变了火山口内的草种比例,结果造成了同样喜吃长草的水牛的数量急遽增长,而喜欢吃短草的牛羚、瞪羚等动物数量却越来越少。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动物的伊甸园也许真应该禁止人类入内才对。
       人类的伊甸园
       世界上大多数被称为伊甸园的地方都在地理上与世隔绝,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独善其身。既然坦桑尼亚的动物伊甸园存在于高高的火山口内,那么人类的伊甸园便只能建在海岛上了,这就是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岛国——桑给巴尔(Zanzibar)。
       桑给巴尔有个大名鼎鼎的石头城,2000年刚刚入选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这里几乎看不到游客,也看不到多少旅游用品商店,倒是有很多当地居民,匆匆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巷子很窄,弯弯曲曲的,每一个拐弯都可能是另一片精彩的开始,有时是一个精美的木雕门,有时是一群玩游戏的孩子。更多的时候,孩子们躲在木雕门的后面,朗诵的童音传出很远。那是孩子们在用斯瓦希里语朗诵《古兰经》。
       斯瓦希里语是东非最通行的语言,从它的演变史中几乎可以推断出东非的历史。这种语言的基础是班图语,说明最早移居到这里的是班图人,他们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就陆续从西非迁到这里。斯瓦希里语受阿拉伯语影响最大,说明最早来到这片地方的外国人来自阿拉伯半岛。出土文物证明,阿拉伯商人早在1000年前就来到了桑给巴尔岛定居,他们把黑人叫做Zinj,Zanzibar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就是“黑人居住的地方”。斯瓦希里语中还有不少印度语和葡萄牙语单词,显示这两个国家也曾经到过这里。再后来就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斯瓦希里语在这些异族语言的影响下终于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石头城像一个迷宫,但不用担心会走失,因为城很小,三面环海,走着走着就到了海边。港口停着好几艘巨大的海轮,中间停靠着几条阿拉伯帆船,当初阿拉伯人就是靠它打通了和非洲的贸易走廊。
       海边的路终于有了旅游城市应该有的气氛,商店和旅馆鳞次栉比。一座古代城堡夹杂其间,城堡里面居然是一个露天剧场。青灰色的城墙上还能看到保留下来的古代炮台,原来这里是葡萄牙军队抵抗阿拉伯入侵的军事要塞。葡萄牙殖民者于1503年占领了桑给巴尔岛,但却遭到了岛民的顽强抵抗。手无寸铁的原住民打不过葡萄牙人,便邀请阿曼苏丹助拳,后者率领英勇善战的阿拉伯士兵驾驶帆船攻上了该岛,赶跑了葡萄牙人。
       同样是殖民者,为什么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遭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最早来到桑给巴尔岛的阿拉伯人是抱着定居的想法来的,他们和当地人通婚,并把伊斯兰教带进了非洲,成为东非最大的宗教。而葡萄牙人则完全是把桑给巴尔当作一个贸易口岸,把当地人视作未开化的野蛮人。虽然葡萄牙人统治了该岛长达200年,但最终却输给了阿曼人。后来来到这里的印度人也抱着和葡萄牙人一样的心态,虽然他们有钱,但是始终没有政治地位,最终被统治者驱逐出境,弄了个人财两失。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船也曾经在1000多年前到达过桑给巴尔,而且中国船员也有不少人留在了岛上,并和当地人通婚。至今该岛仍然有一个部落自称是中国人的后代。
       葡萄牙炮台旁边有一幢精美的阿拉伯建筑,旅游手册上称它为“奇屋”(House of Wonder)。这里原是阿拉伯王室举行仪式的地方,后来又成了某位苏丹的行宫。原来,阿曼人在打败了葡萄牙之后进驻该岛,发现这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和阿拉伯半岛的黄沙漫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当时的阿曼苏丹决定把首都从马斯喀特移到桑给巴尔,从此这个东非岛国变成了一个正宗的阿拉伯国家。
       第一个移都桑给巴尔的伊斯兰君主名叫赛义德·本·苏丹(Said Bin Sultan),他从印度洋上的岛国留尼汪岛(Reunion)上移植了大量丁香树过来,把桑给巴尔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丁香出口国。除了丁香,该岛还出产胡椒、香草、生姜和肉桂,更不用说热带地区常见的香蕉和椰子了。有了这些经济作物,桑给巴尔便有了发财致富的法宝,又多了一个美名——“香料之岛”。据说早年印度洋上的海员只要一闻到丁香的味道就知道他们离非洲不远了。
       阿拉伯商人用卖香料挣的钱建造了这座石头城,在当时可谓是极尽奢华。这里的大部分房屋都是用珊瑚礁石建造而成,接缝处和外墙抹了石灰。珊瑚礁石多孔,排水透气性能极佳,是热带雨林气候里最好的建筑材料。可惜现在很多房子都已破旧不堪,有的墙皮脱落,有的干脆已经倒塌,碎砖烂瓦就那样堆在地上没人管。只有从那些精美的木雕大门上还能看到一丝奢华的痕迹,古城现存有560座木雕大门,它们大都是阿拉伯式的,花纹细腻,门上刻满了图腾图案或者《古兰经》经文,代表了阿拉伯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石头城的衰落开始于1964年。那年桑给巴尔发生过一次革命,胜利者实行土改,取消了私有制,赶走了很多住在石头城的富人,把房子分给了农村来的穷人。他们没钱保养,不少房子就这样眼睁睁地被毁掉了。据说目前有85%的房子面临不同程度的损坏。1984年,桑给巴尔实行私有化改革,不少房子承包给外商改建旅馆。外商们不考虑当地情况,建了不少水泥房,不但从外观上破坏了石头城原有的格局,而且人住在里面又热又闷,不舒服。结果,私有化改革进行了5年之后不得不放弃,改向有关国际组织求助,希望依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资金解决石头城的保护问题。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改不了的,那就是石头城的居民。桑给巴尔政府从来没有想过强行把居民赶走,他们认为保护古迹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它变成博物馆,而是让它继续行使正常的功能。因为石头城最吸引人的正是住在城里的那些居民。男人们脱了鞋子跪在清真寺里祷告,妇女们头戴面纱站在门口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街道的交界处玩游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每条街道都气氛祥和。
       桑给巴尔岛非常平缓,虽然总面积高达3354平方公里,可最高处只有100米左右,所以到处都是耕地和农田。虽然很少看到农民在劳动,但这并不妨碍农场里的丁香树和椰子树长势喜人。岛上到处都能看到香蕉树,有了它人就饿不死。丁香一年可以采两次,换来的钱也足够村民们日常花销了。丁香树有10多米高,需要爬上去才能摘到丁香花蕊,可这对于当地的小孩们来说并不是难事。他们一见到游客来参观就兴奋得欢蹦乱跳,缠上来跟游客聊天。个别害羞的孩子则用树叶做成各种小玩具,偷偷塞进游客手中。这些玩具都是礼物,不要钱。桑给巴尔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热情好客是他们的天性。
       那么,是岛民的乐观性格造就了这个伊甸园?也许真正的答案应该是: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把这里变成了人间天堂。
       (《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