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俄格争端背后:“玫瑰革命”第二步?
作者:臧文茜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连日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的紧张局面持续升级。俄国家杜马将格方9月底扣押5名俄军官之举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尽管格方已释放俄军官,但俄方仍加紧对格实施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各项制裁。
       俄方表示,只要格总统萨卡什维利改变对俄的态度,俄方就会放松对格的压力。俄方还称,俄罗斯不想被激怒,而想得到尊重,希望格方的反俄行动能够停止。格方则表示俄罗斯的做法“出格”,并声称不会主动改善对俄关系。
       
       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解释对格制裁的原因时称,格鲁吉亚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一些不久前加入北约的东欧和中欧国家提供的苏制和俄制武器,而格用于发展武装力量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法渠道自俄罗斯流入的资金,俄方对格采取交通、邮政等方面的制裁,正是为了阻止非法资金自俄入格,格鲁吉亚“不可以既靠俄罗斯来供养,又来侮辱俄罗斯”。
       俄总统普京还严正警告:绝不允许第三国插手俄格争端。他表示,第三国的任何举动都会被格领导层解释为对其行为的鼓励,因此第三国的介入将直接威胁该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萨卡什维利声东击西
       长期以来,由于国力较弱,格鲁吉亚一直靠世界银行贷款发展国内经济。目前,该国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04美元,政府部门人均月工资为123美元,国有企业人均月工资只有97美元。由于国内失业率逐渐上升,格鲁吉亚有100多万人涌入俄罗斯,且其中有一半以上属非法打工。另外,格鲁吉亚自然资源极度贫乏。一直以来,其所用的天然气和电力基本靠从俄罗斯进口。而其农业产品也绝大部分出口俄罗斯,而这又是该国的主要财政来源。
       萨卡什维利在“玫瑰革命”中上台3年以来,国内经济起色不大,其对民众所做的承诺也甚少兑现。在有分离主义倾向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地区等问题上,他也未取得明显突破。今年夏天,他派遣军队进驻位于邻近阿布哈兹的科多里河谷上游,这一行动激怒了阿布哈兹当局。
       对萨卡什维利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以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获胜。
       鉴于其任期内一直奉行“亲美疏俄”的政策,因此“反俄”这张牌刚好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不仅可以打压格国内亲俄的反对派政党,还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表示“决心”以继续博得其支援,更可以借此试探俄罗斯在对待格加入北约问题上的态度。
       一些独联体问题研究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自格鲁吉亚的亲俄反对派代表9月初被捕时,萨卡什维利就已经开始了反俄行动的第一步,现在只不过是行动的第二阶段,即“公开向俄罗斯挑衅”。每一步都是萨卡什维利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俄军方的监测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8月间,格空军直升机就12次进入格鲁吉亚-南奥塞梯争议地区的上空。这也是导致俄格矛盾近期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约借势加速东扩
       近期的一系列事态表明,萨卡什维利不仅想把俄罗斯在格境内的剩余驻军尽快“挤走”,还试图把俄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撵出。此外,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今年7月的开通,又加快了格方排挤俄势力的脚步。
       俄罗斯舆论指出,格当局强硬的对俄立场,未必没有得到美国的首肯,因为美国从“玫瑰革命”时起就已经成了格鲁吉亚的“实际庇护人”。对美国来说,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里海石油将绕行俄罗斯,将来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后,美国还可以把俄罗斯在该输油管道途经国的军事存在完全排挤出去,把北约东扩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
       在北约决定与格鲁吉亚展开“积极对话”后,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现在北约的扩张过程已经被人为地加快,因为格鲁吉亚明显不符合加入北约的标准。北约意欲通过拉拢格鲁吉亚向其他国家证明:格能够尽快加入北约是因其奉行“反俄政策”,所以就能成为一个例外。
       据悉,俄罗斯正在俄格边境的高加索地区组建两支配备最先进装备的山地部队,任务是保障俄边境的安全。
       开战可能性不大
       根据协议,俄罗斯将于2008年撤离驻格军事基地,但这并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驻格军事基地的命运,关系到俄对外高加索地区局势的影响和控制力。格鲁吉亚处在进出高加索地区的战略通道,东临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里海,是俄罗斯与北约对峙的最后一扇大门。俄罗斯与同处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关系密切,且在该国设有军事基地。但俄向该军事基地提供给养必须从格鲁吉亚过境。一旦格加入北约,俄与驻亚美尼亚军事基地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这也将直接导致俄南大门的“失守”。
       此外,许多中亚国家一直希望摆脱对俄罗斯输油管道的依赖。一旦俄对这一地区失控,中亚国家很可能进一步加强同外高加索国家的合作,将这一地区当成自己向西方出口能源的新通道。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格俄双方目前剑拔弩张,但开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格鲁吉亚打不起,而俄罗斯也不想打。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两国总统会晤。但萨卡什维利一直拒绝这样做。僵持越久,格鲁吉亚受伤就越深。从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上看,只能说,39岁的萨卡什维利的确“太年轻”了。
       (10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作者为该报特约记者)
       格鲁吉亚挑起
       “间谍风波”的三大诱因
       格鲁吉亚方面这一次陡然挑起俄军“间谍风波”、扣押并殴打俄驻格维和军事人员,其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立足于长远的战略考虑。
       首先,是格鲁吉亚国内政治局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上台执政后,一直把恢复格鲁吉亚中央政权的权威、恢复格鲁吉亚领土完整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抱负。但是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一直要求民族自决,要求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这一局面已经成为格鲁吉亚历任领导人的心腹之患。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上述自治共和国希望效法科索沃的模式,就国家前途的问题举行一次全民公决。而格鲁吉亚一直把俄罗斯根据国际组织授权派驻在格的维和部队视为“统一国家的屏障”,想找各种理由把俄驻格部队挤出格鲁吉亚。这一次爆发的俄军“间谍风波”,肯定包含有这方面的考量。
       其次,自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相继发生“颜色革命”之后,独联体一些国家的脱俄倾向日趋明显。萨卡什维利总统领导下的格鲁吉亚,一直把加入北约、融入欧盟视为国家的前途所在。不久前,北约宣布与格鲁吉亚开始“积极对话”进程,而这一进程恰恰是加入北约的最后一个关键性阶段。尽快把俄罗斯驻格军事力量挤出格鲁吉亚,则是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必迈门槛。因此,如果俄军在格鲁吉亚确实从事非法的“间谍活动”,那么格鲁吉亚政府就有充分理由请俄军走人。不久前,古阿姆集团外长会议刚刚在纽约举行,做出决定要成立古阿姆集团的维和部队,以替代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承担的维和使命。这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第三,自2006年以来,由于俄罗斯在向格鲁吉亚出口天然气和电力问题上采取了按照市场规则操作的原则,导致格鲁吉亚国内能源供应非常紧张,后来,俄罗斯又对格鲁吉亚出口俄罗斯的葡萄酒、矿泉水和果蔬产品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导致格鲁吉亚出口产品下降,外汇收入锐减,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双方官员龃龉不断,因此各种意想不到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俄罗斯有很多政治分析家认为,格鲁吉亚此时挑起所谓的“间谍风波”,实际上是为了转移人们视线,借此掩盖格鲁吉亚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完全是领导人的一种政治需要。(姜辛)
       (9月30日《文汇报》,作者为该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