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旧闻]毛泽东与《光明日报》报头的由来 
作者:穆 欣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报纸坚持正常出版都不容易。形形色色的造反派,不断向报社找茬闹事。一张报纸印出来,尽管没有什么大问题,造反派也会“在鸡蛋里挑骨头”,把本属正常的事情加以歪曲,无限上纲,到报社闹事,力图迫使报纸停刊。报社内部的造反派往往火上浇油,使事态扩大,以便乘机夺权。
       有一些造反派,当时对于我所主持的《光明日报》,就曾拿它的报头作文章——因为那时的报头不是毛泽东题写的。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功力深厚,是举世公认的。他的笔力苍劲洒脱,为国人所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全国性报纸的报头,大都为毛泽东所题写,只有《光明日报》等极少数报纸例外。1957年秋天,我到光明日报社工作后,报社内外许多同志和广大读者,多次建议换用毛主席题写的报头。1964年夏天,我曾为此专门向毛泽东同志写过报告。他认为我们报纸原先用的报头是郭沫若写的,他曾说过,凡是报上用的鲁迅、郭老写的报头,都不再给写。但《光明日报》的情况并非这样,郭沫若只题写了报纸上《文学遗产》专刊的报头。经过说明以后,毛主席仍然没有应允,这事便拖了下来。
       毛泽东比较爱看《光明日报》上的《东风》副刊,他对这个副刊发表的、自己比较喜爱的诗词尤其注意,有的挥毫手书,有的还加以唱和,有的甚至印发给某些重要会议人员。
       1963年元旦,《东风》上发表了郭沫若的《满江红》词。
       郭老的这首词引发了毛泽东的唱和。1963年1月9日他作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末注明“郭词见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光明日报”。
       1966年12月下旬,我们就以其中的“光明日报”四字制成报头,并将所制的版样送请毛泽东审阅后,于1967年元旦启用。
       这原是大家盼望多年的事,报社同志和广大读者看到换了新报头,都很高兴。其后不久,林彪、江青掀起了“一月夺权”风暴。早已失控的动乱骤然升温,那些造反派头头,无不急起紧跟。报社内部某些造反派和报社外面觊觎舆论工具的造反派头头勾结起来,教唆那批造反派小将就此事找茬闹事。不过其时的“由头”,却从“为什么至今不换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变成了“为什么偏在这个时候改换报头?”硬说其间藏有什么“计谋”。他们炮制了种种谣言,有的说新报头是从毛泽东手迹中拼凑起来的,甚至说是背着毛泽东伪造的毛主席题字云云。
       好在笔者收藏的这份毛泽东所写的《满江红》的手迹还在。这份手迹的原件写在16开大小的宣纸上,共计12页,“郭词见......光明日报“是末页的最后两行。从1967年至1975年,笔者因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曾被投入秦城监狱。8年冤狱期间,所有文件均被中央专案组搜去。及至笔者冤案获得彻底平反后,中央办公厅退还文件时向我说明:根据中央征集毛主席手迹规定,所有手迹均应上交,给一份复印件交收藏者保存。如将手迹末页的“光明日报”字样和该报仍在沿用的报头放在一起,加以对照,自能了解有关此事的真相,看出谣言的荒谬。
       (摘自《百年潮》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