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忽然想到——“全民”
作者:陈四益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做事情并不是人越多就办得越好,所以有“人多盖塌了房”的民谚。但是,晚近的传统却是任何事都要“全民”,非如此不足以形成浩大的声威。声威一壮,即便没有成效,也具备了“烈火烹油”的模样,看起来好看,说起来好听。
       二
       我第一次遇到“全民”,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家都游行,都喊口号,都捐献飞机大炮。这阵仗先前我应当见过,那是抗日战争时在大后方一个小县城里,四五岁的我被大人抱到台上去“献金救国”,但我未有印象,所有场景都是听大人说的。“抗日”、“抗美”,辞虽有异,理则类同,“全民”一下,势所必至。
       三
       后来,“全民”就越来越多了。“三反五反”时全民“打老虎”。一个十来岁的娃娃懂什么“老虎”?无非跟在大人后面摇旗呐喊,结果把一个和蔼慈祥的老校长关到了“老虎笼子”里去。近年看到回忆文字,称这位老校长是杰出的教育家,说他廉洁奉公,那么当初的“全民”实在是颠倒黑白了。然而,“全民”颠倒了黑白,你怪得谁来?就像后来全民斗右派,全民抓黑帮,全民大武斗一样,因为是“全民”,所以无从追究责任。而本应担当责任的人,也就在“全民”的烟幕下躲闪得无影无踪。
       四
       政治运动闹点“全民”还有点“以壮声威”的作用,科学问题也来“全民”就形同儿戏了。现代炼钢是一门学问,不比古代铸铜,可以土法上马。就是古代铸铜,设备虽然简陋,也还要能工巧匠才能掌握火候,并不是人人都可“干将莫邪”的。可是我们可以。几千万人齐上阵的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我在上海看过拆了弄堂的铁门拿去“炼钢”,结果好好的铁炼成了一堆“豆腐渣”。但是,这样的胡闹因为顶着个“全民”的冠冕,谁也不敢吭声。不识时务硬要算账的彭德怀辈,一个个都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罪名之一是给群众运动泼冷水——“全民”永远正确,后来换了个说法,叫“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
       五
       写诗也可以“全民”,这就是1958年开始的“新民歌运动”。不但人人要写,而且限时限量,我听到过一个晚上一人完成100首“诗”的号令。憋得急了,一位同学哼出了“拼老命,半死不活大跃进”的“诗句”,从此得到了“老不死”的绰号。郭沫若、周扬后来编了一本《红旗歌谣》,已是千挑万选又经过深加工的产品,找来读读,可以回味那破天荒的跃进“壮举”。
       六
       写诗可以“全民”,他事当然也可以“全民”。大学里一会儿要摩托化,一会儿要超声波化,一会儿又要别的什么化。什么叫“化”?经典的解释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要如此,当然必须“全民”。这种事事“全民”的思维,最后浓缩在一个著名的“指示”当中,那就是工农兵学商都要学工学农学军,都要批判资产阶级。所以,全国青少年一片红地上山下乡,干部一片红地去五七干校,红卫兵一片红地全国大串联,读《红楼梦》要全民,评《水浒》要全民,折腾孔二先生也要全民。“全民”成了一种癖好,仿一句名人的名言:“全民全民,多少荒唐之举,假汝之名以行”。
       七
       又快30年了,终于闹清楚了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保证整体的协调运行。那种事事全民的发昏,不能再继续了。于是有了不再搞那样运动的决定。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折腾了几十年,才算有了点儿觉悟,“学费”之巨,令人浩叹。
       八
       然而,习惯势力之可怕,就在它无可理喻。“全民”惯了,遇事就会左顾右盼。看到一个地方做了什么,自然就会群起而效法之,生怕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某大城市有个大广场,所有小市小县也竞起效法,还定要超前。中央部委盖起了豪华办公楼,各省、市也不甘落后,就像当年“放卫星”,一个赛似一个,恨不得像天安门一般雄伟,布达拉宫一样壮观。开发区、步行街、大喷泉、水幕电影、农民别墅……动不动就遍地开花。运动不搞了,思维未变样。
       九
       思维未变的并不仅是官员。动辄“全民”的思维,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遗传。中国人的眼睛老是盯着别人。尽管这几年“个性化”喊得很凶,骨子里依旧是“一律化”。人人抱个猫,家家养条狗,马路牙子打台球,大街小巷呼啦圈,亿万人民大炒股,一波一波,前浪后浪,每一次都声势浩大,令人望而生疑,望而生畏。或曰:这是因为没有提供选择的机会。诚然。但人家干什么咱也干什么,人家有什么咱也要什么的思维惯性,早已是几十年间养成的了。
       十
       养猫养狗之类的“全民化”倒还不太可怕,新鲜劲儿一过,自会有人出局。令人担忧的是,这样一种思维和行动惯性,遇到一定气候,会成为政治投机者可资利用的思想土壤。先前那些让过来人痛心疾首、令共和国元气大伤的折腾,有此土壤未必不会卷土重来。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冰雪荐自《同舟共进》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