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务员]打造崭新的学习理念平台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代洋务派教育家张之洞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丧。其表在政,其里在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学习的社会意义。
       公务员,是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人民的公仆。公务员任职于公共部门,手中掌握着公众授予的合法行政权力,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行政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公共部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从传统的官僚机构向服务型政府过渡的进程中,作为公共部门的公务员应该如何利用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灵活快速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一直成为其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不断创新、老化加速,并且人类的知识朝着两个方向运行,一方面在爆炸性地积累和增长,另一方面又在急剧地更新和老化。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在4年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受用终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过时和老化。知识经济时代则不然,如果以现在公认的知识半衰期6年计算,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其4年所学知识可能有30%已经老化。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不再学习,很快就会变成一个知识陈旧、孤陋寡闻和无知无用的人,更谈不上什么创新。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生学习型的社会。
       一、学习是第一需要
       1.学习是第一需要
       作为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就要自觉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去对待。要学理论、学历史、学经济、学科技、学管理、学法律,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军事竞争日益激烈,新武器、新技术、新战法、新理论不断涌现,现代战争也被称之为知识战争。面对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的干部如果没有高度的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怎么行?
       有人觉得工作繁忙,难以静心学习。但这不应成为忽视或轻视学习的理由。工作和学习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不注重学习、不设法提高素质的干部,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干部。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提高本领,胜任工作。一位哲人说过,学习是生命中的盐。盐是人们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的物质。学习也应该成为人们事业、生活的“第一需要”。只有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才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忍受清苦,除去浮躁,守住寂寞,激发学习动力,焕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觉性,直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整个生命的旅程。
       2.学习是一种高尚的事业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无产阶级教育家吴玉章有句名言:“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学习是事业的基础,是立身做人的“本钱”,是完成根本职能的条件,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底气。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中,绝大部分是党员同志。党员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地方,就是其思想的先进性。所以,一旦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使我们丧失思想的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入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负责的高度,从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高度,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高度,坚持学习。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大量的知识、技能,需要我们主动去学,学方能知不足,方能奋起直追。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决定着我们要加强学习,尤其先要在政治上过硬,提高理论素养,特别是要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理论上的坚定和成熟,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和成熟。不仅如此,更要善于理论的运用,用科学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经验,要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素质,转化为军事素质,在头脑中成为“主心骨”,在思想上成为“定盘星”,在行动中成为“指南针”。
       
       学习非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加强学习,才不会落伍。每个国家公务员都要认识到,学习是时代的呼唤,学习在某种角度讲,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是为自己的生存而学,为自己的发展而学。
       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1.在工作中学习
       公务员公务繁忙,很难有时间能够边工作边学习,这是实情。公务员有限的时间多是被“公共性”的事务所占据和分割,多在被动的驱使下行事,因此更应创造一点属于个人的时间与空间来补充自己。做到闲处不闲,闹处不闹,重他人之所轻,轻他人之所重。要落实学习任务,要更有效地发挥主动精神自主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善于钻,把零星的时间利用起来。
       学习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必须要“挤”才能出来。这就要克服两种不良心理:一是克服懒惰心理,给自己加压。人是有惰性的,只要思想上稍一放松,“懒劲”就容易冒出来。多一分自我原谅,就会多一份懈怠和懒惰,学习计划就会落空。如果坚持少搞一点无谓的应酬,挤出一点时间用于学习,持之以恒,就会学有所获。二是克服浮躁心理,潜心钻研。有些人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便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不能安下心来读书学习。必须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把学习当成搞好工作、立身做人的必修课。
       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能够纳经汲训“回头学”。现实生活中,有的公务员虽然职务“连升三级”了,可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却“年年平级”,尤其在处理应对各种复杂问题时,凭“想当然”、凭老经验,按图索骥,裹足不前。殊不知,仅有感性经验远远不够,还要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善于从实际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如何把工作经验提升为指导性的一般原理,这就要打破旧框架,走出经验主义的泥潭,把经验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规律性、指导性的东西。工作中,纰漏难免,要知错即改,切莫做“事后诸葛”。
       2.学习以促进工作
       学习,首先应克服一个“躁”字。有一种“心如止水”的境界。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说过:“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有的公务员不善于调整工学矛盾,整天忙于应酬,被事务缠身,为琐事所累;有的学习不主动,靠领导催着学,靠制度逼着学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种思想支持下,必然心浮气躁,深不下去、钻不进去,知识陈旧、零碎、肤浅。
       当年毛主席可谓日理万机,但仍挤出时间静心读马列著作,读二十四史等古籍,作批注,撰写文章。博学多识的伟人尚保持这样的学习精神,作为今人岂有“忙而不学”之理?因而,公务员要耐得住寂寞和困苦,抛开私心杂念,自觉从牌场、舞场和酒场上解脱出来,潜下心来读点书,
       在静学中长见识、强素质,从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学习和工作一样,都是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工作处处是在学习,学习本身就是工作,不断推进学习和工作的融合。逐渐的,机关内部就会形成一种高度灵敏的反馈机制:任何学习与工作不相适应的信息都会被及时反馈出来。
       知识经济孕育、支持的是有计划的、自觉的学习,学习绝不是为了满足偶尔的学习愿望,而是要系统地解决发展问题,并在价值观、科学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迅速同步地适应社会变化。公务员应主动认识到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将“工作与学习”作为自己人生的两大主题。
       3.学习贵在积累
       对于公务员来说,学习也是工作。少数公务员不善谋、不忍苦,一学就累,见难就退,怕苦、怨苦、避苦,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要从长计议,下苦功、细功和长功。
       诚如陈毅元帅诗云:“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凡学业有成者都离不开这个勤字,只有以勤为径,经历“十年寒窗”、“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考验,饱尝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难,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然而,有些公务员知其理而不遂其行,使许多宝贵时间悄然从身边流过。
       公务员要想真正把握学习的精髓,重要一条就是他善于把零散时间“焊接”起来,苦读与勤思并行。人的脑子除了记忆之外,更多的是用来思考。所谓“心之官则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勤读有如蜜蜂采集花粉,勤思则是把花粉酿成蜜。可以说,思则聪,思则通,思则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这方面称得上是光辉的典范。正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投入了常人难以投入的感情,才使得这位并非天才的青年最终成为“世纪科学巨匠”。
       由此可见,公务员要很好地做到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带着情绪学、而是带着感情学,能够像对待前辈那样虔诚,像对待教师那样坦诚,像对待朋友那样真诚。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学习,才能发自内心地想学、喜学、愿学,有一日不学习想得慌的热切之情,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急切之情。
       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1.学无止境
       提到学习,常有公务员以自己年龄大为借口,以记忆力减退,精力有限为理由,自发地逃避学习,认为新知识对自己派不上用场。其实,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伟人名士无不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无不是终身学习的楷模。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更是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典范。他即使在体弱多病的古稀之年,仍对新知识孜孜以求,坚持学外语。
       另外,有的公务员感到现在是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办公设备现代化,查阅资料相当方便,很多知识并非一定要装进脑袋。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网络时代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周然令查阅资料变得非常便捷,但从根本上讲,仍然代替不了新知识的学习。要运用某方面的新知识,至少应该知道哪里有这方面的知识,懂得怎样才能查到,否则就无从谈起。
       试想,如果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某些新技术、新理论方面的知识,研究和思考问题时怎么能运用自如呢?在我国加入WTO、对外交往普遍增多的新形势下,假如头脑里国际法方面的知识和观念压根儿就没有,处理问题时又怎么能自觉遵循它呢?有的领导干部感到新知识层出不穷,永远也学不过来。信息时代,新知识的确层出不穷,一个人要掌握所有新知识也确实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学习新知识的理由。
       公务员身边的学习资源随处可见,会议、网络、报刊,都可以让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极其丰富,这就使我们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展了,学习的价值和功能也得到了增强。通过学习,我们似乎一下子多长出了几条臂膀,增大了力量。人类已跨入知识普及和创新的时代,相应的,我们公务员也就不能再满足于传统意义的读读书、看看报、简单获取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单纯地为追求一纸文凭而学习。而是要时时处处注重学习,同时要善于学习,使学习成为政府的基本生存状态,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政府环境。这样,不仅对公务员自身意义重大,而且有益于带动整个社会的学习气氛,并逐渐向学习型社会过渡。
       2.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
       学习不仅是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去学习。也就是说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倡一种“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有”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提倡一种开放、接纳、包容之心,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戒备、防卫心理,促成合作的产生。
       学习是一项回报颇丰的投入。有人说,以前人们认为学习就是培训,学习就是花钱。其实,学习远非如此。在自主学习的现代社会,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投入,培训就是一种最大的福利。投入总会有回报,况且学习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多少人通过学习,使自己充实,对周围的人也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受到了他人的尊敬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更多晋级加薪的机会,这就是正的“外部效益”。
       21世纪的生存观念之一就是学习,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国家的公务员都要把学习作为时刻准备完成的任务。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以来,西方世界就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学习,就死亡”。英特尔的总裁格鲁夫也说:“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所以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速度的竞争,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比别人学得更快”。
       3.不断学习新知识
       “储蓄”二字已演绎成人们的一种时尚用语。譬如,储蓄亲情、储蓄生命等。而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最紧要、最宝贵的莫过于储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周易说:“学以聚之”。聚就是积累。积累就需要学习、研究。积累贵在点滴,积少成多。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说:“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没有知识的量的增长,也就没有知识的突变创新。打破平面徘徊,由一个层次跃上更高一个层次,先要经过积累量变,尔后才有层次上的突破。通过积累可以使知识序化。积累不仅是搜集存储,还包括参互比证,分类整理,系统综合,序化成知识链、知识网。
       (摘自《国家公务员九项能力培训教程》之《学习能力》,徐颂陶主编,徐颖、徐向阳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