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华论坛]中国教育需要内外兼修
作者:童大焕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日前,“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观点又被重申。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判定中国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这个教育改革是不是使得中国绝大部分的人从中受益了。如果是绝大部分人受益的话,就是成功了;如果绝大部分人没有受益的话,那就是失败了。中国教育在2005年两级人口初中覆盖率和毛入学率有95%的人,高中入学率已经达到50%。而我们国家发展实力不足以支撑这样大的教育规模,今后中国教育事业要发展的话,仍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帮助等。
       按照这个观点的理解,笔者认为其言外之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大部分人接受义务教育了,教育就成功了,而且因为国家现有实力不足以支撑现有教育规模,因此教育收费制度也是合理的。
       那么,教育的功能、目的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有两点。一是世界公认的促进社会公正、保障公平竞争,这是教育的“正的外部性功能”;二是教育要开启民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公民的自由、独立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播下种子,这是教育的“正的内部性功能”。教育成功与否,要看这两个功能实现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看是否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文凭。如果仅仅是让人们有书读、有文凭可拿,而无助于公平竞争、无助于国民素质和创造力的提升,这样的教育就只是为教育而教育,是一种形式主义,不仅无益,而且劳民伤财。
       从教育的正的外部性来说,不久前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共同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可知教育不仅没有成为改善社会不公之“远水”,反而成为加剧社会不公之“近火”,主要原因就是其高额收费制度,还有不平等的大学配额制度,也是“劫贫济富”型的。从教育的“正的内部性”角度看,今天的应试教育已经使多少孩子丧失了灵性与自由,成为不合理的大学录取制度的“陪读”和牺牲品?从大学角度,如果教育的结果不是真正出人才,而是盖了大楼、走马观花似地请了许多华而不实的“明星学者”,并且学生的社会合格率和优秀率不升反降,这样的教育投入就是亏本的。
       我们不妨看看印度。印度的入学率从小学到大学都远低于我国,全国有七成的文盲,但其高素质人才质量和数量却远高于我国。它抢下了美国五成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签证,活跃在国际上的顶尖经济学家中就有一大批是从印度完成本科教育后走出去的,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还有一批完全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顶尖经济学家,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巴格瓦蒂、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森、英国剑桥大学的达斯噶普塔等。其国内的经济学者也可谓人才济济。有人说,如果说在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只有5位左右的话,那么用同样的标准,在印度国内至少应该有50位合格的经济学家。同时,在当今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最高领导层中也活跃着一大批在印度接受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如麦肯锡公司前CEO拉雅·古普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等。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中,也有大量印裔的专业人才,其数量远远超出任何其他国家。这些印裔国际顶尖人才,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创新与崛起。
       印度的秘密在于,一方面,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上,印度人特别注重教育公平,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做到了免费或低费教育,穷人的孩子也一样有机会上大学。另一方面,从教育的内在灵魂上,其教育首重逻辑,从小到大,没有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从根本上培养完整的思考及逻辑推理能力。在印度,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课程,考试的方式一律都是申论题。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对于印度学生来说可能是不可思议、极度陌生的。就拿印度学生最拿手的科目——数学来说,数学的作答方式一定是从定义、定理推演,一层一层地把题目解出来;对于“盖棺论定”的历史科目,也别以为就是简单的是非判断可以通过,每个历史事件都得从背景分析、原因探索,进一步对这个事件作深度评论。而这一切,都是独立思考、科学探索、科学创新所需要的分析和逻辑方法。
       一个国家把逻辑当成教育的首要目的和方法,不能不说这个国家的科学、理性与明智。早在一百年前,教育家严复先生就认为,西方文明、民主、富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逻辑的发达,中国人要学习西方文明,首先就要从逻辑开始!这样的空谷回音,穿过一百年历史和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新!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充斥的是知识和观念的灌输,而大量的知识和观念,缺乏的正是逻辑等方法的支撑。我们常常沾沾自喜于我国学生比美国等同龄人知识面宽广,但那不过是对前人知识的重复记忆而已,属于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东西又有多少?学生们敢于挑战权威的独立精神、怀疑精神又有几分?我们有无数的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却为什么本土上始终培养不出真正创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惭愧与悲哀?我们喊了多少年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难道就是琴棋书画、音乐舞蹈这些“花花草草”吗?
       因此,中国的教育,迫切需要“内外兼修”的大变革,外,注重公平;内,注重逻辑与思维的训练,而不是知识和观念的灌输,要从根本上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
       (4月18日《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