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华人]华人征战好莱坞
作者:周黎明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徐克、于仁泰、元奎、林岭东、陈可辛、陈凯歌等均拍过西片,都是铩羽而归。这并不表明这些影人能力低人一等,但可以证明他们水土不服。
       说李安是眼下华人影人的NO.1,绝非夸大其词。
       
       3月5日(美国时间),李安成为第一个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华人,他的《断背山》也赢得两项大奖。
       华人获奥斯卡大奖,李安不是第一人,之前柬埔寨华侨吴汉曾获最佳男配角奖(《杀戮战场》),苏聪曾获最佳配乐奖(《末代皇帝》),《卧虎藏龙》更是让多位幕后英雄捧到了小金人。然而,同是奥斯卡,奖项却有大有小。最佳导演是所有个人奖中的最高一档,它将标志着李安在电影界取得的最高荣誉。
       当然,光是一个奥斯卡只能代表一时的成就,并不能表示相对稳定的行业地位。李安能取得与古典音乐界的马友友和建筑设计界的贝铭相媲美的江湖地位,是他过去十多年靠一部又一部成功作品积累起来的——从“父亲三部曲”的扎实根基,到《理智与情感》的登堂入室,到《卧虎藏龙》掀起外语片风暴,李安用他独特的东方美学,展现了长袖善舞的艺术生命力和事业韧劲。
       由于好莱坞在全球电影业的绝对主导地位,李安在美国的成绩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散射全球;退一步看,他的《断背山》也已经征服了从威尼斯到伦敦的八方高手。说李安是眼下华人影人的No.1,绝非夸大其词。事实上,我们如果回顾历史,李安可以说是在电影之都攀上了最高峰的人。
       说实在的,华人在好莱坞的成就,跟德国、瑞典影人相比,属于小巫见大巫。但这样比较并不公平,因为我们是东方人,要在白皮肤的汪洋中以黄皮肤立足并取胜,难度远大于欧美其他国家的“移民”。
       黄宗两夺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正因如此,黄柳霜(1905~1961)作为所有闯荡好莱坞华裔影人的先驱,意义尤其重要。这位英文名字叫做Anna May Wong的女星生在广东,小时候移民美国,在默片时期便登上银幕。她最早于1919年参演《红灯笼》,之后出演了60多部影片,其中只有极少数成为经典,比如玛琳·黛德丽的《上海快车》。她演的都是配角,甚至是一晃而过的龙套角色,但她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因为她以独特的东方形象引起了广泛注目。白灵现在走的异国神秘性感路线,跟黄柳霜一脉相承,甚至很多造型都在模仿。这些形象也许不是我们想宣传的中国人形象,但在那个年代,华人能引起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已经是破天荒的奇迹了。
       
       李安之外,在美国成就最高的华裔影人,应该首选黄宗(James Wong Howe,1899~1976)。他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共为125部影片掌镜,其中包括一大批经典片,曾10次荣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两次获奖,分别是1955年的《玫瑰文身》和1963年的《原野铁汉》。他以善于布置光影著称,运镜流畅,敢于创新。在《灵与肉》(1947年)中,他穿着溜冰鞋,手扛摄影机,拍摄拳击赛,以制造身临其境的效果。当年好莱坞为了请嘉宝重新出山,拟派出一位能让嘉宝折服的摄影师,此人便是黄宗。从获得奥斯卡肯定的次数看,他超过了李安,但在电影创作中,黄宗为华人争光只是在族裔这一相对单薄的层面,李安更胜一筹的地方,是他将东方美学观输入了主流西方电影。
       当然,黄宗和李安都是幕后英雄,对于台前的演员,黄柳霜之后,能称得上明星的好莱坞华人是关南施(Nancy Kwan)。她于1939年出生在香港,母亲是英国人。关南施从小学芭蕾,一个偶然的机遇把她推上影坛,成为《苏丝黄的世界》(1960)的女主角,次年又在好莱坞主演了《花鼓舞》。这是两部曝光率颇高的影片,前者讲一个画家和善良妓女的浪漫故事,后者是一部关于第二代华人如何处理文化冲突的歌舞片。可惜之后她的作品影响甚微。虽然关南施经常演女一号,但在造型方面,她往往停留在奥黛丽·赫本和碧姬·芭铎的阴影里,反而没有黄柳霜那种扑面而来的异国情调。
       可供华人施展机会少之又少
       有过好莱坞经历的华裔演员最强烈的感受是没戏可演。在黄柳霜那个年代,华人角色都是由西方人扮演的:卡普拉的《袁将军的苦茶》(1933)中,军阀袁将军是由瑞典演员尼尔斯·艾斯特扮演的;改编自赛珍珠原作的《大地》(1937),男女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国农民,但王龙和欧兰扮演者的祖籍却是奥地利和德国;连拍46部的《探长陈查理》也是洋扮中装,其中主要扮演者是瑞典演员。大名鼎鼎的凯瑟琳·赫本和英格丽·褒曼均扮演过中国妇女,靠一流的化妆技术取得“乍一看还真有几分像”的效果。
       这种靠贴透明胶把双眼皮粘成单眼皮的做法,到1950年代开始行不通了。后来,更开明的社会氛围要求东方人演东方人,但华人演华人在完全国际化的环境中是永远不可能的,因此关于《艺伎回忆录》选角的纷争在老美看来乃无事生非。毕竟,西方电影演员从来不按国别来分派角色,除非需要作特殊的强调。但即便不考虑其他亚裔演员的竞争,可供华人一展演技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只有1961年的《花鼓舞》、1987年的《末代皇帝》、1993年的《喜福会》等极少数作品(以及《国王与我》、《西宫小姐》等舞台剧)能为华裔演员提供较多的机会。
       周润发、李连杰、成龙,都没过语言这一关
       移民影人的起步较高,每人都可以拿出一批过硬作品。像周润发,就是以明星的姿态进去的。成龙两度闯好莱坞的经历颇具代表性,第一次他以三流明星的身份,出师不利,第二次改为一流明星,反而旗开得胜,这至少说明了好莱坞对于黄皮肤黑头发的接受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周润发、李连杰、成龙基本上保留了男一号的地位,但各人的情况略有不同:周的4部主流片(《血仍未冷》、《再战边缘》、《安娜与国王》、《防弹武僧》)均为失败之作,如果不是李连杰放弃《卧虎藏龙》,他在好莱坞除了片酬几乎颗粒未收,而且《卧》不能算是好莱坞作品。如今他接演《加勒比海盗续集》的反角,算是策略调整,即放弃鸡首,甘做凤尾;李连杰可以说达到了类似尚格云顿、史蒂芬·席格的地位,但从未接近过施瓦辛格、史泰龙在动作片领域的高度;成龙以《尖峰时刻》取得了好莱坞一线明星的成就,但难以持续。可贵的是,他能屈能伸,能进能退,依然积极参与本国的影业。
       他们3位成就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真正过语言关,尤其是跟打进好莱坞的欧洲明星相比,但跟美国本土的华裔演员相比,他们已经很幸运了。像主演《李小龙传》的李截(Jason Scott Lee)、曾有偶像风范的王慎德(Russell Wong,又写成王盛德,系王敏德的哥哥),英语对他们均为母语,如果美国是东方人市场,他们的前程可能会宽广得多。
       温明娜和刘玉玲是近年在好莱坞曝光颇高的华裔明星,虽然都算不上一线明星,但已远离了失业的困境。她们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定型:温比较温婉贤淑,属于“好女孩”型,跟华裔作为“模范少数民族”的形象很吻合;刘则如同是东方美女蛇,咄咄逼人,象征着东方女性的干练及高超手段。这两种貌似南辕北辙的个性特征在《大地》、《天与地》等片的女主角身上都神奇地融合在一起,只可惜那些有质量的角色不是每年都有。
       至于男星,在《卧虎藏龙》将功夫片推向主流之前,回旋余地更窄。传统上,亚裔男子被刻画成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书呆子,但华人社区为了摆脱“模范少数民族”的“枷锁”,不时发出抗议,所以现在这类角色也不多见了(黄亮荣在《侏罗纪公园》里演了一个)。《喜福会》中有好几个亚裔男子,但除了王慎德扮演的反角,其他几乎连配角都不如。华人自己编导的作品尚且如此,要在非华裔题材中出演无需大展拳脚的角色,那更是难上加难。
       李安和李小龙一文一武,无人匹敌
       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是一排失败者。徐克、于仁泰、元奎、林岭东、陈可辛、陈凯歌等均拍过西片,都是铩羽而归这并不表明这些影人能力低人一等,但可以证明他们水土不服。长期居住美国的王颖靠《陈失踪了》这部小成本影片获得同业的刮目相看,可惜此后便开始滑坡,后来的作品虽然也以唐人街作背景,但影响甚微,而他拍摄的主流片(如《曼哈顿灰姑娘》),成绩比陈冲的《纽约的秋天》也好不了多少。
       对于演员来说,李小龙是一个特殊现象——这位美国出生的香港人最早在香港登上银幕,后来到美国求学,又试图在好莱坞打开一片天,但成绩平平,最后回到香港,靠三部半影片,成为全球的功夫巨星。一般华人演员都是由里到外,从大中华市场扩展到西方市场,而李小龙则是从外到里然后放射天下。李安的事业轨迹跟李小龙颇为相似,他是先本土后海外,辗转腾挪,他第二次“回归本土”就是用国货征服世界的《卧虎藏龙》,如今的《断背山》虽然是地道的美国题材,但处理上蕴藏着丰富的中国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多数闯荡好莱坞的华裔影人只是“个人行为”,其成功有一定的励志作用,但宣传中国文化的周边效应并不显著,而李安和李小龙则不仅是个人事业的辉煌,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文化通过最普遍的娱乐形式渗透到西方主流社会,并且为对方所接受和欢迎。李安和李小龙一文一武,他们的威力是其他华裔影人难以匹敌的。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