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华论坛]“看客现象”透视
作者:陈先发 佘林颖

《新华月报(天下)》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安徽省马鞍山市街头最近出现了令人警醒的一幕:面对歹徒当街抢钱,年近古稀的退休干部田继荣老人怒吼一声,冲上前揪住歹徒。围观人群由五十多人很快聚集到二百多人,但令人愤怒的是,虽然老人再三向围观人群呼喊求助,却始终无人应答。一些年轻人甚至边看边嘲笑,却不出手逮住抢包的歹徒。
       田继荣老人在致媒体的信中伤心地发问:“如今的年轻人是怎么了?抓个抢包的歹徒难道比黄继光堵枪眼还难吗?”
       目前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态,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刺耳的“不和谐音”。
       安徽大学一位中文系教授说,上个世纪初,鲁迅笔下的看客是麻木的,两眼茫茫然;而当代的看客则是活泼精明的,目光炯炯;前者四肢发达,精神萎靡,没有文化;后者受过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能说会道,且精于盘算;两相对照,实在太残酷了。一个世纪弹指而去,鲁迅先生所痛斥的国民劣根性之一——“看客现象”,不仅没有灭迹,甚或在个别地区有“发扬光大”的势头。
       市场经济时代,遵循经济规律、守纪合法的“逐利”行为本是正常和健康的,但在少数人那里“搞活经济”演化成了“惟利是图”的狭隘价值观,把“义”看成了“利”的敌人,把见义勇为看成是“傻子的举动”,是可怕的人生哲学。利,有所图,有所不图;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真正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做到实处,绝不能见利忘义,扮演可耻的看客角色。重利不忘义的古训,理应重新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看客们的不同面孔:公共汽车上扒手偷窃有人袖手旁观,闹市口民工跳楼有人仰头看“白戏”,弱女子当众遭遇性骚扰有人全程摄像在网上发帖子“作秀”……人们在思考,当今随时随地都能聚集起来的一群看客,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安徽省社科院和安徽大学的专家教授作了一番分析。
       看客的基本心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人生观。记者曾在合肥火车站一讨薪民工跳楼的现场,追问一个当场“鼓掌喝彩”的市民:“如果是你在绝望地想跳楼,你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活下来吗?你看到别人鼓掌会怎么想?”他说:“我永远不会沦落到这一步,所以我才会鼓掌”。可见在看客内心,首先想到的仍是“我”的处境,但他不会再往深处追问一层:社会正是由无数个“我”组成的群体,任何一个“我”都有遇到危难的可能,任何一个看客都有因危难而被别人“冷漠地看”的可能。
       精神空虚、百无聊赖、过度寻求感官刺激的“看戏心态”,在不少年轻人中颇有市场。从他人变故与危难中,既感受到了自己的安全、无碍;又有“高空跳活人,血浆飞迸,或自焚者诉冤申屈,烈焰腾空”这样“花钱也买不到”的场面看,一种无聊甚至阴暗偏狭的心理,促成他人之祸成了看客之乐。
       “金钱至上”的心态。别人的危难甚至成了少数看客“冷酷谋利”的良机,不是缺少救人于危难的本事,而是给钱就当“英雄”、不给钱就当看客。在郑州市黄河富景生态园猴岛附近一座独木桥上,一个12岁女孩走到桥中央时,突然因害怕而蹲下,手按着桥面不敢前行。就在小女孩进退两难时,岸上人却起哄——“把钱扔过来,我们就救你……”后来,小女孩落入水中。或许这些看客并无见死不救之心,但他们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却是一个“钱”字。
       此外,胆小怕事、明哲保身、心理不够健康等,都可能构成看客的微妙心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受访者谈起看客现象,都感到义愤难抑:斥责看客行径无异于冷漠杀人、助纣为虐。而一些专家学者则不完全是作义愤的附和。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说,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人们逐利思想(包括确保自身的安全)并没有什么过错。如合肥最近发生一民工在工地上摔死,面对有关部门的调查,同工地的工友却保持沉默。这沉默除了有胆小怕事的因素外,还有一个经济问题在里面。因为工头威胁民工“不许说”,说了就会被撵走。民工都是靠打工挣一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这个经济账不能不算。另一种情形却是可恶,如有人向跳楼现场的看客兜售望远镜,这就是见利忘义。做人应该有一个起码操守,那就是见利不能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