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灯下翻书]贪术当属滕子京 
作者:李兴濂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满天下,也使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随着《岳阳楼记》而流芳千古。《岳阳楼记》开篇就写“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原以为膝子京是因为与当局政见不同而被贬谪。近读司马光《涑水记闻》,发现这个膝子京却是个为政不廉的贪官。他之所以被“谪”,是因为贪污。他在宋仁宗庆历年间被任命为泾州知府。在泾州任上,“用公使钱无度”,就是挥霍贪污公款无以数计。“为台谏所言,朝廷遣使者鞠之”,被人举报,朝廷派人来审查。不过,这个贪官很狡猾,一听说这个消息,便将所有帐单票据全部销毁。“使者至,不能案,朝廷落职徙知岳州”。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给他定罪法办,只好调动工作,降职使用,从繁华的泾州调到偏僻的巴陵,算作一种处分。
       按理说,滕子京应思过改正,体察民情,注意节俭,勤勤恳恳为当地老百姓干点好事才是,比如像白居易、苏轼那样兴修水利,修个“白堤”,“苏堤”。或者办个学堂,问问桑麻。为民造福。他却挖空心恩重修供几个达官贵人,乡绅们在上面饮酒作乐、玩赏风景而别无它用的岳阳楼,而且他的老毛病又犯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借重修岳阳楼之名,乘机贪污大把银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贪官爱钱,贪之有术。这次滕子京贪污比在泾州更为高明。“修岳阳楼,不用库钱,不敛于民”,而是出了一张布告,让那些债主们将多年催讨不回的陈年旧帐的借债人报给他,由他派人催索。讨得的钱献给官府重修岳阳楼。那些债,反正老讨不回。债主们卖乖讨好,自然乐意。借债人惧怕官府,无可奈何只好交钱。滕子京就这样得了许多钱。他吸取了泾州贪污要查帐的教训,这回“所得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他不设会计出纳,自己掌管这笔钱。既当会计出纳,又当修楼的包工头,这才是贪污的保险之举。他一人包办建筑材料、工匠,造假帐,打白条,谁能说得清!滕子京不愧是贪污老手。
       一座岳阳楼,花费知多少?且来往帐目复杂,进出金额巨大。滕子京便乘机捞钱,“自入者亦不鲜”,腰包里塞了不知多少!由于他贪污手段高明。且不是贪国库钱,不是贪老百姓血汗钱。并把岳阳楼修得极为壮美华丽,金碧辉煌,又有京官范大人为他写了楼记,替他鼓吹“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政绩。自然是“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没有人写举报材料,没人查办,反而称赞他是能人。然而,当我读了司马光《水记闻》的这段记载,岳阳楼在我心里大打折扣。成了贪官的形象工程,膝子京贪污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