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策划]感受巨变话改革
作者:米 东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生,几乎是伴随着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我,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每时每刻都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回顾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总是令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一
       1983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正值而立之年的我,携笔从戎来到当时的军械技术学院,先后担任过教员、教研室副主任、科研处处长、科研所副所长、系主任、副教务长、训练部长、副院长,2004年起担任学院院长,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这25年,不仅是我个人成长进步的25年,更是军队装备建设和学院迅速腾飞的25年。
       我刚到军械工程学院报到时,被分配到计算机教研室。当时学院复建不足10年,办学条件还比较简陋,冬天的校园甚至有些荒凉。我与同事一起挤在院办公楼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当时,没有一间像样的实验室,更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全院集会、点名、看电影等大型活动都在露天广场进行。
       当时,各条战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院校高学历教员也为数不多。当年的我血气方刚、踌躇满志,认为改革开放把全国人民都带入了“科学的春天”,大学老师更应该做时代的弄潮儿。凭着这种信念和追求,我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讲课、出书、搞课题、写文章,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同,很快就走上了领导岗位,使我有机会亲历和见证了学院建设的不平凡历程。
       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挑战,我军加快推进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1990年,为了使列装后的自行火炮尽快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总参谋部把培养自行火炮技术保障人才的任务赋予了我院,学院按照总部通知要求,自行火炮专业建设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从地炮、高炮教研室抽调骨干,从装甲院校和研究单位选调人才,组织人员跟产跟研参加培训,赴生产工厂搜寻教学器件,到研究单位查询技术资料,着手编写培训材料……到1991年,当时已列装的自行火炮全部到院,1992年5月即正式开训,首批为部队培训了130余名自行火炮技术保障人才,缓解了部队“装备等人才”的燃眉之急。1992年9月招收首期自行火炮维修与管理专业学员,标志着自行火炮专业正式形成教学能力。1996年,在沈阳某师举办的全军自行火炮技术保障研讨会上,向全军营以上自行火炮建制单位领导展示了我院自行火炮专业建设成果,并将技术规程、培训教材、挂图等配发全军有关部队,为部队自行火炮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受到总部首长的高度赞誉和部队的广泛欢迎。
       1995年5月,我从科研所副所长调任兵器工程系主任,开始直接参与自行火炮教研室的建设。我们把引进高学历人才作为加强自行火炮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自行火炮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采取特招入伍的方式,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引进了两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他们的带动下,围绕自行火炮的科研学术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三
       1991年的海湾战争,凸显了导弹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发展我军导弹装备的重要性,这就使导弹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培训工作变得更加紧迫。早在1992年我担任科研处长的时候,学院就酝酿成立导弹工程系,并不断扩编导弹工程教研室,到了1995年10月,经上级批准,学院毅然将控制工程系改建为导弹工程系。1998年总装备部成立后,学院装备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98年下半年,我调任学院教务部担任副教务长后,主抓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参与了大型导弹装备的请领和导弹专业建设。针对大型复杂装备的人才培养特点,我们研究制定了“大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学员既了解所有导弹装备,保证其岗位适应性,又有重点地精通一种装备,提高其岗位针对性。
       四
       学院新型装备专业建设的成绩得到了总部首长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军委和总部首长先后莅临学院检查指导。2005年,“军队工科院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那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每当我看到和温总理的合影,总是感到无比荣幸。
       承训装备的变化、学科专业建设的成绩,反映了部队装备建设的巨大进步,也进一步突出了学院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院全面建设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学院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原来一排排的库房已逐步被一幢幢雄伟的建筑所取代;主训装备已与部队列装的武器装备完全同步,建成了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室体系和两门国家精品课程;教员队伍中不但有大批的专家学者,而且产生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轻教员中100%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才培养层次逐步提高,先后招收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建成了2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个是一级学科),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院承担着包括国家“863”创新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在内的几百项科研课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高等级奖励。
       抚今追昔,我深切地感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学院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受惠于30年的改革开放。我为能够置身于这伟大的时代而骄傲,为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而自豪。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在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任重道远。但我坚信,有军委和总部的正确领导,有十七大精神的指引,我们的军队必将日益强大,学院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