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策划]用镜头记录家乡贵阳的历史变迁
作者:陈 钢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78年,一纸命令把我从连队调到团机关,我的职务是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到任那天,我的直接领导——团政治处宣传股长把一台锈迹斑斑的海鸥4A双镜头相机交给我,表情凝重地对我说:“记住,这就是你的‘新武器’,你要为了党的新闻事业和军队建设,学会熟练地使用它!”
       从此,我开始了我一手拿笔,一手拿相机的“记者”生涯。我感到欣慰的是,30年来我没有辜负老股长的嘱托,不仅用我的笔,而且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了我们这支伟大的军队和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一日千里、蒸蒸日上的巨大变化过程。30年后的今天,每当我翻开那一本本剪报和画册,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就会在我的眼前豁然展开,于是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自从当了新闻干事,我随身总是带着相机,开始时是新闻职业的要求,到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兵营还是在训练场,无论是在祖国的名山大川还是城乡的大街小巷,我都是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无意间的这种习惯还让我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题材:记录我的家乡——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自上世纪末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
       说起来,那是20多年前的往事了。
       改革开放的初期,远在祖国大西南的贵州省由于底子太薄发展很慢。我的故里贵阳虽然是省会城市,但与沿海和内地的城市发展相比,显得步履艰难,落后一大截。一次我因为回家照顾住院手术的母亲,无意间走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在贵阳冬季特有的潮湿阴冷的灰色苍穹下,毛主席挥手的巨大雕像站立在那里,他老人家的眼前是一片灰蒙蒙的天地。整个城市谈不上什么规划,几座老旧的水泥建筑很不协调地耸立在一片片青瓦覆盖的古旧建筑当中。街不直,路不宽,树不绿。就连走在路上的行人也都显得精神不振。当时我的心中不由得涌出许多思绪: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艰难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真正富强起来,人民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我的家乡发展为什么还这么慢?怀着迷惘,盛着期待,我拿出随身的相机,把镜头对着这灰色的广场拍下了一张照片。
       当时,心里头隐隐约约地感到,这灰色沉寂的一切正酝酿着什么,一场变革即将到来,我的照片也许会在将来有些用场。当我按下快门时,始料不及的是我已无意间站在了家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点上。在随后一、二十年间我对这座古城发展孜孜不倦的追踪纪实拍摄,使我成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时节和地点发生的一个人文事件的历史见证人。
       我早先的拍摄并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是利用每年探亲休假的时机到街上去拍摄。从内容上来看也多是些新盖的大楼、新扩的街道之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拍摄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起来,有了更多的视点,更宽的视角,拍摄也从盲目变得更加自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关注“物”的改变到更多的关注人的发展。我镜头的最大焦点,锁定在那些过去“身无三分银”的贵州人,是怎样走出“地无三尺平的大山”而奔上小康道路的。我发现,关注人的改变才是揭示社会变革的本质要求和最佳途径,于是我的相机更多地对准了家乡人,拍摄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喜怒哀乐,拍摄他们生活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和随之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那种改变就只能用“崛起”来形容了。每次回到故里,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筑城,无数的新景观、新事物、新风尚真是令我的镜头应接不暇。当我走在我从小就熟悉的那一条条贵阳古老的街道时,去年还是破败的木板房,今天就已被一排排气派的现代商厦所取代;一个个旧式的青瓦白墙的老民居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新式楼盘;过去狭窄弯曲的街道不仅变得宽阔笔直,而且,一条条城区高架公路,一座座立交桥就像美丽的彩虹从古老的城市上空飞过,使过去狭窄拥挤的老城变得充满了现代气息而显得生机勃勃。
       特别是我镜头中的那些人,无论他们是街边的小贩,还是打工的“背篼”;也不管是广场的舞者,还是上班的白领,都早已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脱胎换骨,昂首走在了时代的大道上。当我站在高处,把镜头对着那林立的高楼、绿树掩映的广场;当我行走在大街小巷,用相机记录着百姓们还不算太宽裕却也过上了安乐恬静的好日子;当我沿着蜿蜒清澄的南明河,拍摄古老而又风姿绰约的杨明寺、甲秀楼;当我徜徉在石板铺就的护国路,留连于修葺一新的达德书院,用快门从时光隧道中去寻觅抗日英烈和一代名将王若飞将军历史的遗迹时,不能不为家乡飞速的变化而振奋。
       当年在人民广场上心中的那些疑虑早已被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信心所取代。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将景观与空间作一种固化之际,在定义了现实的同时,也赋予了时间与空间以崭新的生命意义。相机蜕变为压缩、凝聚了时间、想象与记忆的历史容器,我则在自己身逢其时而又不经意间走上的这条“行行摄摄”之路上收获了无限的快乐!
       一晃儿,30年过去了。我纪实拍摄的成果已被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政府部门认可,变成了两本印刷精美的大型摄影画册。其中第一本《十年凝眸——贵阳二十世纪末变迁》获得国家人口奖;第二本画册《青瓦上的崛起》也已正式出版。两本书都已成为省、市政府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展示发展巨大成果的重要工具。我也从一个青年干事变成了今天的一名师级领导干部。当年把我引入摄影之门的那台海鸥4A 相机早已成了“古董”,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中。手中的相机也“鸟枪换炮”进入了数码时代。然而,唯一没变的是我早已养成的纪实摄影的习惯。用生命去体悟岁月,以镜头去抚摸历史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下一个30年中,我仍将带着执着和感动,将拍摄和思考放进我的行囊,在这条充满着艰辛而又铺满了乐趣的路上,跳出旅游者式的审美观赏,脱离风花雪月式的文学浪漫审视,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继续跟踪和拍摄我的家乡,拍摄我们这支军队,拍摄我们伟大的祖国昂首阔步奔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试想一想,再过30年,在我的镜头中,我的家乡、我们的军队、我们的祖国将是一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