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策划]大别山的“地锅饭”
作者:朱忠良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的家乡在河南信阳,大别山的革命老区。从军30多年来,家乡的“地锅饭”——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幻着丰富的滋味。从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到注重科学饮食的新世纪,“地锅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回想当年,以“地锅饭”充饥的窘况,到今天,“地锅饭”成为家乡“农家乐”的特色小吃。岁月荏苒,时光穿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家乡的面貌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这一变化的历史见证人,我怎么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呢!
       家乡的“地锅饭”,原料简单,做起来也容易。灶台用黄泥土垒建,架一口铁锅,以树枝、树叶做燃料。主食是红薯加大米,放在一起煮,家里条件好,就多放一些米,不好,就少放一些米;家里人多,就多加一些水,人少,就少加些。在困难的年代里,吃菜是一个大问题,很多的时候是只有饭,没有菜;或者是以自家腌制的腊菜、咸菜作为一日三餐的下饭菜。偶尔改善一下伙食,也是把像样一些的菜,诸如豆腐、肉、萝卜、粉条等一起放在地锅内,叫做“一锅焖”。虽然做得简单,但却别有风味。可以说,我就是吃“地锅饭”长大的。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唯一的“棒劳力”,我享受的特殊待遇就是碗里的米比姐姐、妹妹们要多一些,改善伙食的时候,我吃的荤菜比姐姐、妹妹们多一些。
       入伍前,家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谓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根本没什么经济产业,农耕水平也很低,一年的粮食收成(主要是大米)在交完公粮后,勉强够全家的口粮,基本没有富余。很多时候母亲不得不用红薯、南瓜、土豆、野菜和大米掺杂在一起煮稀饭吃。尽管如此,许多家庭在青黄不接时就已断粮了,父辈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厨房的烟囱一天能冒3次烟。
       那时,我正从学校毕业回乡务农。家里真穷,农村日子真苦,我暗暗下定决心,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腔热血,尽快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组织上让我当上了村里的民兵排长、“反修”小组组长,我积极组织民兵开荒增地,搞生产互助。那段时间村里的生产搞得有声有色,也确实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后来因为我建议将新开的荒地就近承包给各户以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村里判定思想不纯净、有“资本主义苗头”,不但把我的“官”给撤了,还取消了我“入党积极分子”的资格。当时农村有两句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有堵住资本主义的路,才能迈开社会主义的步”。村里也有很多“土规定”,如一户家庭有一个人的只能养一只鸡,有两个人的只能养两只鸡,三人和三人以上的最多只能养三只鸡;每户的宅基地房前1丈6尺,房后6尺,在这个范围才能种自家的菜。
       渐渐的我发现,虽然我每次劳动,都走在最前面,拼命带头干,但我身后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家出工不出力,磨时间,耗工夫,干多干少一个样,一样得那么多工分,人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难调动。看着仍然贫穷,但却越来越懒惰的人们,我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我在苦闷中彷徨,家乡的苦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部队到公社招兵,因为我在村里劳动表现突出,就通知我去试试。结果,命运就此出现转机,一试就被选中。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参军几乎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母亲非常支持我去参军,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通情达理,不顾家庭的困难,毅然把唯一的儿子送到部队。离开家乡的那天,全村的人都来送我,我带着无限的怅惘和遗憾,饱含热泪对乡亲们说:“我现在没本事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等我在部队锻炼3年,回来再带领大家一起干!”谁曾想,这一许诺竟是一张“空头支票”,如今,3年早已过去,30年也已过去,除了对家乡那份永远的牵挂和关注的目光外,我竟无法兑现这一许诺!
       就这样,1976年底我穿上了绿军装。想起家乡依然落后,乡亲们依然过着穷苦日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干出个模样,希望能改变家乡穷苦落后的现状。现在回想起当年的雄心壮志,依然感觉豪情满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时代变迁的春雷已经在家乡的土地上隆隆响起,家乡的各项建设也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渐渐苏醒,逐步迈向发展的快车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后,家乡的改革也在这一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渐渐启动。1980年夏,刚刚在部队提干的我,穿着“四个兜”的衣服回乡探亲。利用这次机会,我到村里转了转,但没有看到繁忙的生产景象。同村里人聊起农村改革,他们都是满腹的担心和犹豫,害怕将来自己真富了,哪天政策再一变,又该挨批斗了。通过部队的教育学习,使我对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方面,我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挨家挨户地解释分田到户的优越性,鼓励大家要相信党、相信国家;另一方面,请乡里的领导到村里作报告,详细介绍相关政策。当大家听到“个人财产30年不变,土地政策50年不变”时,仿佛吃了“定心丸”,村里开始显露出勃勃生机。
       进入90年代,个体经营初具规模,人们的思路更活了,以往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村里人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把农产品运出山,投放到市场,搞专业化生产。村里很快出现了“养猪大王”、“蔬菜大王”、“板栗大王”等等。“万元户”多起来了,农民真正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当然,这个时期的“地锅饭”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大进步了,讲究炒、炖、煎、炸,注重口感和营养的均衡,用老家人的话说,现在天天都像是在过年。
       现在,乡亲们利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和当地盛产多种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创办“农家乐”,把“地锅饭”的品牌推介出去,吸引城里人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呼吸新鲜空气,品尝乡土风味浓郁的特色食品。
       抚今追昔,大别山的“地锅饭”,是家乡的名片,是永远的眷恋。家乡“地锅饭”的演变史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的一个缩影,难忘它苦涩的昨天,期盼它更甜蜜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