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策划]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中的党建工作
作者:胡宗文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前,四川省地震重灾区已经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但是,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的建设,也包含着精神方面的重建,譬如,灾区党的组织建设,就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重建任务。我所在的绵阳市游仙区党组织在灾后重建中,运用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思路,先后建立临时党委5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3个,帐篷党小组296个,帐篷党员活动室36个,实现了哪里有灾民安置点,就在哪里建立党组织。在这些临时党组织的积极领导下,广大党员成了灾区稳定,维持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大军。
       
       一、创新工作理念,丰富组织工作内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当前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不仅点多面广,而且由选址建房的土地使用,地质生态安全评估,建材与资金的调剂,帮农村灾民建好永久性住房和经济结构调整,社区公益设施建设,新农村规划等工作线长面广、头绪繁多、具体细致。需要党建工作必须以服从和服务于灾后重建的各项发展的大局来思考。如:打破部分乡村社区界线,根据重建工作实际,建立联合党总支、板房社区临时党支部、分类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对大灾中失踪或伤残的党员干部除安置好家属生活外,又按组织程序组建、补选领导班子;吸收抗灾积极分子和大学生村官中优秀分子入党,不断为党充实新鲜血液。总之,强化大局观念才能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组织活力的增强,群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也是灾后重建家园中党的组织工作的切入点。要始终注意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灾后重建步伐中的积极性,就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旋律,找准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结对共建、远程教育,短期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加大提高党性修养力度,从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党建工作的创新还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惠民的工作理念。近年来,绵阳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游仙区也建立了“群众事务一站式服务”等惠民举措,在大灾大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关注民生,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了。
       二、创新工作方法,增添组织工作活力
       为了开展好灾后重建中的党建工作,我们还摸索出一套适合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的服务对象的工作方法。一是注重运用改革成果。4年前,游仙区被列为四川省17个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县(市)区之一,在落实党代表大会职能、发挥党代表“常任”作用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灾后重建中我们充分运用创新成果,建立党代表接待室,联络点,设立党代表热线,不断强化了对各地灾后重建的监督。二是始终关注民生问题。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里,游仙区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率先深入救灾一线,全区震后因组织得力,没有一人因抢险迟缓而死亡,区内企业、政府机关党员干部不仅在3小时内全面清查了敬老院、医院、学校危房的受灾情况,而且做好塌房户灾民的临时安置,5小时解决了饮水、吃饭、看病等应急的困难。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告急,按市委指示,全区要转移群众8万多人,区指挥部分片演练3次,正式命令转移仅3小时就完成了,而且妥善解决好了转移后的居住、就医、饮水、吃饭、娱乐和社会安定等问题。
       三是坚持引导党员带头。游仙镇石垭村党支部书记申治国灾后不等不靠,带领群众重建家园,有些人劳力少,他就租来挖掘机平整地基。东林乡党员陈杰,在京务工闻讯家乡遭灾,立即向中组部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并组织公司员工捐款18600元。
       三、创新工作机制,谋求组织工作实效
       突出重点,建立党内关爱机制。党内关爱在灾后重建中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乡镇建立了党员关爱中心,每个村(社区、企业)建立党员关爱站,确保党员在政治上、生活上有优越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党组织带动和党员带头,党组织援助和党员结对帮助为主题的“双带双助”等活动;通过积极筹集资金设立了“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大力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通过建立受灾党员接待室,受灾党员咨询点,严格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加大受灾党员帮扶力度。
       分类实施,建立城乡互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村、社区、乡镇(街道)、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扎实开展“党建富民、城乡互动、重建家园”工程, 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按照“部门与乡镇(街道)、近郊村与偏远村、轻灾村与重灾村、富裕村与困难村、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企业与重灾地”等结对共建的思路,成立由联系乡镇的区级领导担任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的临时党委,下设联合党总支以及各专业党小组,努力实现资金共筹、工作共抓、经验共创、成果共享的主要目标。如:游仙镇申家村和观太乡简家店村根据各自产业特色及重建实际,联合党总支下设了劳务输出、种养殖、营销及建筑5个支部,成立了10个党小组,两村互动帮扶的内容也以“协议”的形式明确下来。目前,全区共建立灾后重建临时党委11个,板房社区临时党支部16个,结对共建的联合党总支达到180多个,强力推进了灾后重建和发展。
       把握关键,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要把群众诉求和督查考核进行有力结合,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科学稳步推进。一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把准民心脉搏。游仙区建立的受灾党员接待室,两个多月来,接待灾区党员236人次,受理办妥关系民生互动诉求179件,通过政策法律解决疑难问题57起。二是强化督查,正党风顺民心。游仙区组织部聘请了民主推荐的126名党代表和522名党员成立了游仙区党代表、党员监督核查组、发放监督证,深入抗灾和重建家园第一线,监督救灾物资发放、资金使用、重建规划程序的合体化,建设工程招标透明度,工程质量的监督等。
       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游仙区委组织部看望组工干部时说,在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基层开展工作,非常不容易,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四川省委、绵阳市委领导在视察游仙灾后重建工作时,也充分肯定游仙区委党建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党建工作,服务灾后重建,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