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国际]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中东
       
       1月9日至1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东进行了访问。这是继去年美国倡议并主导召开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会议之后,布什为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强势地位而采取的又一重大外交行动。
       布什在其任期最后一年伊始就涉足中东,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力推巴以加快谈判,促进和平进程;二是游说阿拉伯盟国认同“伊朗威胁论”,遏制伊朗的影响;三是扭转伊拉克乱局,改善美国形象。但从地区情势和各方反应来看,布什的高调出访并未实现预期目标。
       做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布什此访的重中之重。在会晤以巴领导人后,布什就巴难民回归、巴以最终边界划分和耶路撒冷地位等以巴冲突核心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布什称,难民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巴勒斯坦国得到解决,同时辅以相关赔偿机制。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以来对阿拉伯土地的占领,确保巴成为独立自主国家。可他又说,以巴未来边界将不可能完全依据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停火线,双方应根据目前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达成协议。关于耶城归属问题,布什认为这是一个棘手难题,牵涉政治和宗教。他再次要求以巴为在今年内达成和平协议作出“痛苦让步”。
       从布什的上述表态看,美国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未变。这自然引起巴方不满,特别是关于边界划分,布什的提议遇到了“红灯”。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13日重申,以临时边界建国的方案现在和将来都是“完全被拒绝”的。目前,巴以虽然启动了核心问题对话,但双方冲突仍呈恶化趋势。15日,以军在加沙大打出手,造成至少19名巴人死亡,另有45人受伤。哈马斯除了誓言要“血债血偿”外,还把以军暴行归咎于布什来访,颇具讽刺意味。
       美国总统一次访问四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可谓前所未有。渲染“伊朗威胁论”,是布什的使命之一。在阿布扎比,布什发表演讲,将伊朗定性为“恐怖主义头号支持者”,罗列的“罪状”是:资助世界各地极端主义者;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在有关国家制造不稳定;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拒绝公开其核计划,对各国安全构成威胁。美国要遏制伊朗,离不开中东特别是海湾诸国的支持和合作。因此,利用海湾国家对伊朗大国野心的担忧,对它们的安全作出承诺,促使它们更加仰赖美国,强化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孤立伊朗,是布什的如意算盘。然而,尽管海湾诸国与伊朗存在矛盾和纠纷,但它们心里明白:伊朗是近邻,且实力不俗,与它保持良好关系符合自身的利益。何况,伊朗掌控着海湾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海峡或燃起战火,海湾国家将首当其冲。因此,布什要海湾诸国追随美国打压伊朗,甚至同美国的黩武政策捆绑在一起,似乎只是一厢情愿。
       布什启程前往中东当天,虽有6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一次军事行动中被炸身亡,另有4人受伤,但布什仍认为,伊拉克安全形势已有所好转,并称美国可能在今年年中从伊撤出两万人的部队。陪同布什访问中东的国务卿赖斯还对巴格达进行了突访,意在给伊拉克领导人撑腰壮胆,敦促他们作出更多努力稳定局势。这些举措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据1月17日《人民日报》)
       日本众议院通过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
       
       在1月11日上午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被参议院否决之后,日本众议院当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对该法案进行重新表决,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最终凭借在众院的席位优势使新的反恐特措法获得通过。
       虽然新反恐特措法只是一部有效期1年的临时法案,但过去半年来日本的国内政治几乎全是围绕这部法案展开的。日本曾在2001年制定过一部反恐特别措施法,日本政府根据该法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由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护卫舰组成的舰队为美英等参加对阿富汗战争的军舰提供油料补给。7年来,日本政府通过3次延长该法案以支持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然而去年7月执政党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丧失席位过半的优势之后,日本自卫队舰队能否在反恐特措法到期后继续留在印度洋成为未知数。
       最初,日本政府希望在野党能够理解自卫队补给舰为盟军舰艇免费加油,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意义,从而同意第四次延长反恐特措法。然而,在野党方面却指责日舰加给美国军舰的燃油被挪用于伊拉克战争,而没有用于阿富汗反恐战争。经过调查,自卫队补给舰的航海日志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日本在野党也因此更加反对让自卫队舰队继续在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为了表明决心,去年9月9日在悉尼与美国总统布什会谈后誓言,如日舰不能继续在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他将辞去首相职务。安倍回国后发现,在野党并没有任何让步迹象,于是9月12日宣布辞意。福田内阁成立之后,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向国会提出与原有法案内容相近的新反恐特措法。但在野党对新法案仍持反对态度,日本执政党不得不利用在众议院占有三分之二以上席位的优势重新表决被参院否决的法案。
       对于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强行通过新的反恐法案,日本舆论褒贬不一。有媒体认为自卫队尽快重返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对于维护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日本政府早就应该果断地行使宪法赋予的这一权利。但也有媒体认为执政党应该与在野党进行充分的政策协商从而达成一致,执政党在众院拥有的席位优势是2005年大选的结果,而去年举行的参议院选举更能代表当前的民意,用众院推倒参院的表决结果不合情理。
       不管舆论如何评价,日本防卫省早已开始启动重新派遣自卫队舰队的准备工作。海上自卫队的干部表示,平常需要1个月的准备时间,但此次只能用2个星期准备。
       此次新反恐特措法获得日本国会通过让日本政府松了一口气,美国方面表示欢迎。
       1月24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基地为“村雨”号护卫舰举行了隆重的出发仪式。包括前首相安倍晋三、防卫大臣石破茂以及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在内的多位日本政要出席了仪式。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淡海”号补给舰从长崎县的佐世保基地出发。由这两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将在3个星期之后抵达印度洋海域,为在那里的美英等国军舰提供油料补给。
       (据1月12、25日《光明日报》)
       素林出任东盟新秘书长,新加坡率先批准《东盟宪章》
       1月7日,泰国前外长素林正式从新加坡籍的王景荣手中接棒,成为东盟新任秘书长。
       当天,新加坡宣布,批准2007年11月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各成员国共同签署的《东盟宪章》,从而成为东盟10国中第一个批准该宪章的成员国。
       早在2007年7月于马尼拉召开的第40次东盟外长会议上,素林就被一致推选为东盟新任秘书长。早年曾是穆斯林学者的素林8次出任泰国国会议员,并于1997年至2001年主掌过泰国外交部,具有丰富的内政外交经验。
       在交接仪式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素林表示,新加坡率先批准《东盟宪章》对全体东盟成员乃至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他将全力游说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效仿新加坡。
       观察家认为,作为第二位担任东盟秘书长的泰国人,素林肩上的担子不轻,因为他当家的五年,将是东盟能否实现《东盟宪章》所规划蓝图的关键性五年。
       首先,《东盟宪章》能否得到全体成员国的尽快批准,将是素林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根据《东盟宪章》条文,该宪章将于最后一个成员国批准之日的30天后正式生效。但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却表示,在个别成员国“状况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想使反对派主导的菲参议院通过《东盟宪章》难度很大。如何让“新加坡效应”真正发挥作用,将考验素林的政治智慧和说服功力。
       
       其次,如果说卸任秘书长王景荣因为《东盟宪章》终获签署而名留史册,那么如今素林的政绩将由《东盟宪章》能否从纸面走向现实来评定。特别是到2015年建成包括经济、安全和文化三大支柱在内的东盟共同体这一带有时间表的“硬任务”,素林五年主政期间的进展程度将直接决定其能否最终实现的命运。此外,东盟如何在风生水起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既发展自身又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如何提升与中、日、印等主要对话伙伴的合作交流等,都是素林必须考虑的大事。
       当然,更重要的是怎样实现《东盟宪章》在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愿望,即从形式到思想上实现东盟从一个松散的组织向以宪章为本的共同体的转变。正如王景荣的离别赠言指出的,“(履行宪章)不仅仅是设计一块印尼蜡染布,而是编织这样一块蜡染布”。素林能否把十根颜色千差万别的“线”巧手编成一块斑斓而又和谐的“蜡染布”,人们将拭目以待。
       (据1月8日《文汇报》)
       沙马当选泰国新总理,温家宝致贺信
       1月28日上午,泰国新任国会下议院议长荣育在曼谷国会大厦主持召开下议院全体会议,选举新一届政府总理。共有476名下议员出席。经过公开投票,由第一大党人民力量党提名的该党主席沙马·顺达卫获得310票,成功当选新总理。
       现年72岁的沙马是泰国政坛老将,以好辩善言著称,曾担任副总理、内政部长等多个内阁职务,并于2000年至2003年间担任曼谷市市长。2006年沙马当选泰国上议院议员,但不久后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上议院随之解散。
       2007年8月,沙马出任人民力量党主席。在大选前的竞选活动中,沙马曾表示人民力量党执政后将延续被军事政变推翻的前总理他信政权及前执政党泰爱泰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特别是底层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为要务,并且为他信回国提供便利。
       1月29日,沙马在曼谷接受王家御令,正式成为泰国历史上第25位总理。
       当天傍晚,沙马在其位于曼谷的寓所内接受了由泰国国王普密蓬和国会主席荣育联名签署的委任书。随后,沙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示将率领内阁成员尽快使国家摆脱非正常局面。
       沙马说:“我从政已超过40年,从一名地方议员到副总理,从上议院议员再到总理。我有信心像此前24位总理那样管理好国家,因为在每一位总理的心里,都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1月3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信沙马·顺达卫,祝贺他当选泰国总理。
       贺信说,欣悉阁下当选泰王国总理,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名义,向阁下致以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中泰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中泰各领域友好合作全面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切实利益,也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我愿与阁下密切合作,保持和发扬中泰传统友谊,将两国战略性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据1月29日《光明日报》和1月29、30日,2月1日《人民日报》)
       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停火协议正式失效
       1月16日,斯里兰卡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停火协议正式失效,当天清晨斯南部就发生一起公共汽车遇袭事件,导致至少24人死亡,66人受伤。这意味着双方艰难维持了近6年的停火状态宣告结束,这个国家可能会面临新一轮暴力冲突。
       在挪威的斡旋下,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于2002年2月签署旨在遏制相互间冲突的停火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在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通知挪威政府其退出协议14天后,协议自动失效。1月2日,斯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停火协议。
       斯政府称,在停火期间,猛虎组织暗杀了包括斯外长在内的多名政府官员,多次发动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从2002年2月至2007年4月共违反停火协议3830次,使这一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废除协议只是个形式问题。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斯政府之所以退出停火协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为了缓解国内强硬派在民族问题上给政府施加的压力,以稳定政权;二是为政府军采取军事行动解除法律和道义上的限制。斯军方已提出在今年底前通过军事手段打败猛虎组织的时间表。
       斯里兰卡民族冲突已持续近30年,双方多次经历了“冲突—谈判—冲突—谈判”的循环,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分析人士指出,斯政府此次再次强化军事手段,目的是先从军事上击败或严重削弱猛虎组织,然后再提出政治解决方案,迫使其接受。
       一些国际防务专家指出,斯政府的陆海空部队、警察以及民兵的总人数在30万左右,而猛虎组织的核心力量只有1万人左右,但在过去几十年的冲突中,斯政府并未在军事上对猛虎组织占明显上风。
       从国际上看,虽然猛虎组织已被多个国家或组织列为恐怖组织,其经费来源受到很大限制,但遍布世界各地的泰米尔人仍会以各种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有能力与政府军对抗。反观斯政府,它对国际援助的依赖性强,其退出停火协议后面临的国际压力将增加,获得的外来援助可能会大幅减少,其财力难以支撑长期战争。
       斯和平进程4个主席方挪威、日本、美国和欧盟12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斯里兰卡民族冲突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强调他们支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支持挪威继续对斯和平进程进行斡旋。
       2002年签署停火协议以来,斯政府与猛虎组织进行了8轮谈判,但由于双方难以弥合分歧,谈判以失败告终。猛虎组织虽然同意通过泰米尔人聚居区的自治来部分解决民族问题,却没有放弃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族国家的努力,而政府方面坚决反对泰米尔人聚居区实现独立。双方立场的差距,加上猛虎组织拥有强大武装的事实,使斯民族问题不论通过政治手段还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都存在很大难度。
       (据1月17日《文汇报》)
       萨卡什维利再次当选格鲁吉亚总统,胡锦涛致贺电
       1月13日,格鲁吉亚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在提前于5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前总统萨卡什维利以53.47%的得票率胜出,再次获得5年总统任期。另据中央选举委员会对同时进行的全民公决的初步统计,约有70%的选民赞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今年春天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在1月5日举行的格总统选举中,有来自欧盟、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独联体等60多个国际组织的1000多名国际观察员,以及2000多名本地观察员对选举进行了监督。
       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的观察员认为,格总统选举存在不足之处,但大体符合民主选举的国际标准。美国观察员认为,选举是民主的,并呼吁格民众保持克制。俄罗斯则认为格总统选举是“不自由和不民主的”。
       当地舆论认为,在格国内政局出现动荡的不利形势下,萨卡什维利赢得连任,其主要政策主张也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显现出渴望稳定的多数选民对萨卡什维利依然寄予厚望。也有分析同时指出,萨卡什维利表示将对国内政策进行大幅调整,当前并不平静的社会局势预示着其推行新政将面临更多考验。
       萨卡什维利在赢得连任后呼吁所有政治派别团结起来,共同解决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同时他还希望组成一个包括反对派人士在内的新政府,尽快制订出国家摆脱贫困的计划。分析人士指出,在萨卡什维利过去执政的4年期间,格国内生产总值虽有所增长,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他承诺的打击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恢复国家领土完整三大执政目标也没有实现。据统计,格目前全国人口为450万,其中近1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失业人口多达30万。如何尽快兑现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的承诺将是萨卡什维利新任期内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格国内围绕此次总统选举产生的社会对立情绪也并未得到根本缓解,格反对派对选举存在严重舞弊行为的指责依然没有停息。格反对派政党13日在第比利斯市中心举行数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显然,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反对派的挑战,也成为重新执政的萨卡什维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萨卡什维利,就他再次当选格鲁吉亚总统,向他表示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
       贺电说,中格建交16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关系顺利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富有成果,双方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也保持着良好合作。格鲁吉亚是高加索地区重要国家。中国重视发展中格平等互利、健康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尊重格鲁吉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我愿与你一道,不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把中格友好合作关系推上更高水平。
       1月20日,萨卡什维利在格首都第比利斯宣誓就职。
       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5国总统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等20多个国家的来宾参加了就职仪式。
       (据1月14、19、21日《人民日报》和1月14日《光明日报》)
       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新华社评出)
       
       2007年12月27日,新华社评出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驻伊美军损失惨重,伊拉克局势依然严峻。
       二、俄反制美战略紧逼,俄美关系降温。
       三、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半岛形势趋向好转。
       四、联合国派遣混合维和部队,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取得进展。
       五、美次贷危机拖累经济增长,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六、欧盟通过《里斯本条约》,制宪危机有所化解。
       七、全球气候变化举世关注,“巴厘岛路线图”艰难出台。
       八、东盟签署《东盟宪章》,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
       九、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
       十、中东和会在美举行,巴以和平进程艰难重启。
       (据2007年12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和12月27日《新民晚报》)
       2007年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解放军报》经过对2007年国际军事新闻进行梳理,与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共同评选出2007年度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一、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
       二、联合国首次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部署维和部队。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首次访问日本。
       四、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并开始去功能化工作。
       五、俄军恢复战略轰炸机例行巡逻。
       六、驻伊美军年死亡人数创伊战以来新高。
       七、美军正式组建非洲司令部。
       八、日本从印度洋撤回自卫队舰艇。
       九、土耳其越境打击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
       十、伊朗扣押15名英军水兵。
       (据2007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
       【本栏责任编辑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