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国际]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第五次亚洲女议员和女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2007年11月27日至28日,由亚洲议员人口与发展论坛主办的第五次亚洲女议员和女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致贺信。
       吴邦国在贺信中指出,亚洲议员人口与发展论坛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鼓励亚太各国议员积极参与人口与发展事务,推动各国落实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计划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亚太各国议员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亚洲女议员和女部长会议作为近年来亚洲论坛的一项重点活动,在鼓励女议员和女部长在人口与发展事务上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倡导性别平等,推动妇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示相信,这次会议将为认识和促进解决妇女以及人口发展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动力,将有助于推进亚洲各国改善妇女和女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也将进一步增进亚太各国女性议员和部长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友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她说,亚洲各国妇女发展中有许多相似的问题,加强交流与合作将有利于我们共同推动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能从各国促进妇女和女童教育权的努力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赋予妇女和女童教育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会议期间,来自2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的100多名代表围绕共同关心的妇女和女童教育问题广泛交换意见,交流经验,全方位研究探讨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发表了旨在促进妇女教育权等多项主题的宣言。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以及各个分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中国代表团成员分别就教育改变态度和行为、通过教育对抗艾滋病、议员发挥作用应对机遇和挑战以改善妇女及女童的教育状况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代表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会议宣言。该宣言中提出,教育和培训能够使妇女和女童通过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增加收入的能力,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可使妇女和女童的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并使其为社会及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为妇女和女童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使她们享有平等的地位、获得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机会。
       ······>>> <<<······
       11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五次亚洲女议员和女部长会议的代表。
       会见结束后,吴邦国还集体会见了来自2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并与她们合影留念。顾秀莲出席了上述活动。
       (据2007年11月28、29日和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二届欧盟—非洲首脑会议举行
       
       2007年12月8日至9日,第二届欧盟—非洲首脑会议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在欧盟与非洲之间建立权利平等、责任共担的平等伙伴关系。
       会议期间,欧非双方领导人围绕以下议题展开闭门磋商:和平与安全、民主与人权、贸易与发展、气候变化与能源、移民与就业。
       会议由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和非盟轮执主席、加纳总统库福尔共同主持。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应邀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欧盟27个成员国和非洲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会议。
       经过紧张的工作,与会领导人通过了《欧盟—非洲战略伙伴关系》和《行动计划》等文件。
       文件表示,欧盟和非洲将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应对全球的挑战。会议确定,欧盟—非洲首脑会议今后将每三年轮流在非洲和欧洲举行。
       苏格拉底评价这次会议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欧非两大陆关系史上记录了新的一页。他说,会议取得的结果解开了两个大陆关系中存在多年的死结。
       打造欧非平等战略伙伴关系这个主题贯穿会议始终。正式提出在欧非两个大陆之间建立平等战略伙伴关系,这在欧非关系史上恐怕是第一次。历史上,欧洲、非洲曾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库福尔在峰会上严肃地指出:近500年来,非欧大陆关系“一直就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关系”,罪恶的黑奴贸易曾经持续300多年,之后,欧洲某些国家又开始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政策。
       “平等”、“尊重”、“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成为峰会的最强音,但同时也仍存在有违会议主题的声音。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津巴布韦内部事务横加指责;英国首相布朗因没能达到阻止穆加贝与会的目的而拒不参会。
       由此可见,欧非要建立起真正的平等伙伴关系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本届峰会毕竟成功举行,并开启了欧非建立平等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 (据2007年12月9-10日《人民日报》)
       《里斯本条约》签署,欧宪危机告一段落
       
       2007年12月13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里斯本条约》,这标志着困扰欧盟长达两年半的制宪危机暂告一个段落。如果该条约将来获得各成员国批准,将为欧盟的机构改革铺平道路。
       在此后的政府间会议架构下举行的谈判中,成员国采取了妥协的态度,尽量满足英国、爱尔兰、丹麦、波兰、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要求。这一系列的让步最终使条约在10月份正式获得领导人批准。《里斯本条约》保留了欧宪条约的基本内容,但却并不一定要经过全民公决,所以降低了被否决的风险。
       《里斯本条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新条约要对欧盟的机构进行大手术,其执行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安东尼奥·米西罗利说,由于新条约中规定的改革措施是全新的,条约生效后,可能会有一段磨合期。比如,新设的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职责分工并不完全明确,三人能否合作默契也有待观察。此外,欧盟委员会委员人数减少后,各成员国之间如何分配委员名额也没有最后确定。由于新的“双重多数表决制”牵涉到人口数量,各成员国如何界定各自人口总数也将成为新的问题。
       (据2007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
       援助巴勒斯坦国际会议在巴黎举行
       
       2007年12月17日,援助巴勒斯坦国际会议在巴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争取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直接的政治和经济支持,帮助巴勒斯坦建国。他说,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应该是一个“独立、民主、和平、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是以色列等周边国家的“可靠伙伴”。
       萨科齐还宣布,法国未来3年将向巴勒斯坦提供近2亿欧元的资金援助。
       来自近70个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和阿拉伯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大约90个代表团出席会议。代表们研究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出的“2008—2010年改革与发展计划”,讨论了旨在改善巴勒斯坦人当前生活状况的应急措施。各方慷慨解囊,承诺在未来3年向巴勒斯坦提供74亿美元的援助。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出席会议并发言。他表示,中方欢迎和支持巴勒斯坦过渡政府总理法耶兹提出的巴勒斯坦2008—2010年经济发展计划,认为这将有助于改善巴人民生活,增强其对和平的信心,为政治和谈营造良好氛围,给未来的巴勒斯坦国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说,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主张并坚定支持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阿拉伯和平倡议”和“路线图”基础上,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巴以争端。中方主张平衡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积极推动叙以、黎以两线谈判。同时,中方一直通过各种形式向巴勒斯坦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巴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为支持巴勒斯坦2008—2010年经济发展计划,中方将在此期间向巴政府提供8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中方将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促和努力,为中东和平事业作出贡献。
       
       捐款额大大超出巴勒斯坦的最初预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巴政府制定了未来3年即2008—2010年经济发展计划,需要56亿美元资金用于同期财政预算和经济发展。会上,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发言中提出了这一数字,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避免巴勒斯坦陷入“全面的灾难”。此外,阿巴斯还在会上要求以色列解除对巴控区的经济封锁,停止建立犹太定居点。
       哈马斯强烈反对这次会议,称其是“针对巴勒斯坦事业的危险阴谋”,其领导人尤素福说“这是一笔带毒的援助”。
       此次国际援巴会议是继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后,国际社会围绕解决巴以冲突所进行的又一集体努力,也是自1996年在巴黎召开的援助巴勒斯坦国际会议以来最大规模的援巴行动,它对促进巴局势稳定进而助推巴以和平进程和巴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据2007年12月18、19日《人民日报》)
       俄罗斯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法案,俄罗斯从2007年12月12日起正式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俄外交部12日就此发表声明指出,冷战时期签署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已不适合当前欧洲的局势,也不符合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在暂停执行该条约和相关国际协议期间,俄将停止向伙伴国提供常规武器相关信息,发展常规武器的数量也将不受限制。俄罗斯希望北约国家对此做出积极反应,并与俄方进行具有实质内容的建设性对话。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由北约和华约于1990年在维也纳签署,条约对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各类常规兵器总量、地区限额、国家限额、核查方式等做出了规定。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要求修改这一条约。1999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修改协议》,2004年俄议会批准了该协议,但迄今仍没有一个北约国家批准这一协议。俄方认为,北约东扩后其成员国拒绝履行并拖延批准该条约,其目的是不断加强“单方面”军事优势。
       11月30日,普京正式签署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联邦法案,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切和不安。北约发言人阿帕苏莱伊当天在表示遗憾的同时,呼吁俄方不要采取影响该条约完整性的任何单方面行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指责俄罗斯的决定只会增加欧洲安全体系的不安因素。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则认为,俄方举动意味着“单方面放弃了近20年来最重要的军备控制体系”。
       (据200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新能源法案
       
       200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能源部签署了一项旨在降低汽车油耗、改善清洁能源机制的新能源法案,使之成为法律。
       根据这项《能源独立和安全法》,美国的乘用车油耗到2020年将比现有标准降低40%,达到每加仑35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这是自1975年以来美国首次通过立法提高汽车油耗标准。在降低油耗的同时,汽车厂商不得降低安全标准。新能源法要求美国到2022年生产至少360亿加仑的生物燃料,其中210亿加仑必须来自木屑和杂草制造的纤维素乙醇。布什表示,这将分散能源供应来源,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新能源法在照明和设备的节能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比如从2012年起逐步淘汰白炽灯等。
       布什在签字仪式上表示,这项新法律将带来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12月13日,美国参议院最终以压倒多数通过新能源法案。
       当天早些时候,因在取消对石油公司的减税优惠上存在明显分歧,美国参议院以一票之差未能通过新能源法案。之后,民主党作出妥协,同意删除法案中的该税改条款,使法案最终以86票赞成、8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已被删除的税改条款规定,原先给予大石油公司的135亿美元的减税将被取消,转而用于促进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源效率。此举遭到共和党的强烈反对,美国白宫也明确表示,该法案会使美国人面对更高的能源价格,如果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布什总统将动用否决权。
       尽管众议院12月6日已通过该法案,但由于参议院对法案作了部分修改,因此众议院要对新法案进行再次表决。
       12月18日,众议院以314票比100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修改后的新能源法案。
       (据2007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和12月21日《人民日报》)
       泰国人民力量党赢得大选
       2007年12月25日,泰国选举委员会主席阿披差宣布了国会下议院选举计票正式结果。在国会下议院480个议席中,人民力量党获得233个席位,成为下议院第一大党。
       赢得本次大选的人民力量党是由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转化而成的,在竞选活动中打出他信的招牌以争取支持。以民主党为首的反他信阵营,则在竞选活动中不断提起“他信制度”深层次的弊端,并明确表示不会与人民力量党进行合作。支持和反对他信的两股政治势力的矛盾依旧尖锐。
       两年的政治纷争和社会分裂,已经对泰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世界银行预计,2007年泰国经济增长率为4.3%,位居东南亚倒数第一。这种状况已经引起泰国政界和人民的反思。本次大选可以说是泰国结束政治乱局的一个良好开端。
       2007年8月,泰国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草案,随后制宪大会通过选举委员会法草案、政党法草案和国会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草案,为举行新的大选奠定了法律基础。
       人民力量党主席沙马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人民力量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将奉行他信政府实施的政策,并为他信洗脱滥用职权和贪污等罪名,为被法院禁止5年内参政的前泰爱泰党111名执委平反。这引起了反他信势力的不满。
       大选的结果显示,人民力量党在泰国东北部和北部选区占有优势,而民主党在泰国南部则得到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成为议会第二大党。这种自泰国2005年和2006年大选就已经形成的政治上南北对峙的局面在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据2007年12月25日《文汇报》和12月26日《人民日报》)
       巴基斯坦人民党领袖、前总理贝·布托遭恐怖袭击
       不治身亡,穆沙拉夫谴责恐怖行为
       当地时间2007年12月27日下午5时,巴基斯坦人民党领袖、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在结束了其为2008年1月8日竞选举行的群众大会讲话后,突然遭到自杀性炸弹袭击,当场受重伤,另有20人死亡。随后就传出她生命垂危的消息,北京时间当晚9时15分,贝·布托的发言人通过电视台宣布说,贝·布托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基地组织的一名发言人宣布对暗杀贝·布托事件负责。这是在70天内贝·布托第二次遭遇恐怖袭击,上一次遭遇袭击是在她结束流亡生活从国外返回卡拉奇的路上。在贝·布托遇袭几乎同一时间,在巴基斯坦另一位前总理谢里夫所领导的穆斯林联盟的群众大会上,也发生了激烈的枪战,谢里夫派的4名党内积极分子在这起交火中身亡。
       贝·布托是巴基斯坦著名政治家,现年54岁,是前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女儿,有“铁蝴蝶”之称。她曾两次担任过总理,后因腐败案件被流放他国达9年之久。贝·布托也是巴基斯坦政坛中最著名的亲美人士,是西方普遍看好的巴基斯坦的“民主斗士”。在贝·布托回国之前,就已传出她与现任总统穆沙拉夫进行秘密政治交易的传闻,但当她回国后,由于双方之间的分歧表面化,贝·布托公开宣布与穆沙拉夫对抗。为了对西方表现出其反恐决心,贝·布托曾一度对外宣布,如果她执政后,不能根除恐怖主义,就将允许美国联军和北约盟军越界进入巴基斯坦部落区,打击恐怖武装,或者邀请美国对巴基斯坦部落区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空袭。她还曾主张把有私售核武器技术嫌疑的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移交”给美国。但另一方面,她主张妇女解放,主张巴基斯坦坚定反恐,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因此,她在巴基斯坦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看守内阁总理苏姆罗分别发表声明,对贝·布托遇袭身亡事件表示谴责,并要求人民保持冷静。穆沙拉夫还宣布巴基斯坦全国将为贝·布托遇害哀悼3天。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发表讲话,谴责此次自杀式爆炸事件,指出这一暴力事件的制造者试图破坏巴基斯坦政治和解与民主进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说,俄罗斯坚决谴责此次恐怖袭击事件。法国外交部长库什内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此次袭击事件,称暗杀贝·布托的举动是“可憎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7日晚表示,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恐怖行径。“我们对贝·布托遇害感到震惊,向贝·布托及其他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12月28日,中国政府致电巴基斯坦政府,对贝·布托遇刺身亡表示深切哀悼。
       唁电说,惊悉贵国前总理、人民党主席贝·布托女士不幸遇刺身亡,中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
       唁电还说,贝·布托女士是巴基斯坦资深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生前为促进中巴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贝·布托女士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暗杀贝·布托事件,并重申了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的一贯立场。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巴基斯坦,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挑衅。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称这起袭击事件是一起针对民主和巴基斯坦整个国家的“冷血袭击”。此外,日本、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泰国、印度、阿富汗、伊朗、英国、埃及、叙利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阿联酋、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对袭击事件予以谴责。
       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代表中国政府赴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吊唁贝·布托。
       当天,贝·布托的遗体由巴基斯坦军用飞机运抵她的家乡信德省苏库尔镇胡达巴赫什堡村的家族墓地。贝·布托的遗体被葬于其父之墓旁。
       30日,巴基斯坦人民党决定任命贝·布托的儿子比拉瓦尔为人民党主席,贝·布托的丈夫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为人民党联合主席。
       (据2007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9日、200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中国新闻网”)
       乌克兰议会批准季莫申科出任政府总理
       2007年12月18日,乌克兰议会以举手表决方式批准季莫申科联盟领导人季莫申科出任政府总理。这是乌自1991年独立以来首次以这种方式对任命总理进行表决。
       根据正式计票结果,共有226名议员支持季莫申科担任总理职务,这是宪法规定议会批准任命总理的最低票数。地区党、乌克兰共产党和利特温联盟的议员们没有参加投票。
       季莫申科在投票前向议员们发表讲话,表示将进行宪法改革、保障反对派的监督权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致力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
       当天,议会还批准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领导的看守内阁辞职。
       现年47岁的季莫申科曾在2005年2月担任政府总理,但同年9月被尤先科总统解职。在2007年9月30日提前举行的第六届议会选举中,她领导的党派季莫申科联盟赢得议会450个席位中的156席,该联盟随后同拥有72个议席的“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自卫”联盟组成议会多数派。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12月6日根据议会多数派的建议提名季莫申科为总理,但议会11日在表决时以一票之差未能批准她担任总理职务。尤先科随后再次提名季莫申科为总理,并要求议会对此进行表决。(据2007年12月18日“新华网”)
       英国《自然》杂志盘点2007年重要科技新闻
       2007年12月20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其评选的2007年重要科技新闻,其中一些主要新闻如下:
       一、人体皮肤细胞“仿制”干细胞。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小组于11月20日分别宣布,他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变成了干细胞。科学界普遍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以使人类避开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从而大大推动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
       二、诺贝尔和平奖关注气候变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12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全球环境与气候状况所作的不懈努力。
       三、人工喂养北极熊引发争议。由于出生后遭“母亲”遗弃,德国柏林动物园的小北极熊“克努特”一直由人工喂养。然而,它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一些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质疑,他们认为,人工饲养侵犯了动物权利,所以应对“克努特”实施安乐死。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争议,“克努特”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四、地震引发核辐射恐惧。日本新地区7月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该地区一座核电站的核物质发生泄漏。尽管日本有关方面称,泄漏不对人构成威胁,但事故还是引起人们对日本55个核电站安全性的担忧。
       五、糖尿病药物文迪雅的安全性受到质疑。文迪雅是一种畅销全球的糖尿病口服药,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药会大幅增加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这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随后要求生产商在这种药物的包装盒上加标警告内容,并修改说明书。
       六、人类破译个体完整基因组。6月,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的詹姆斯·沃森获得了他本人的完整基因组图谱;9月,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和他的研究小组又公布了文特尔本人的“双倍体基因序列”,即遗传自父体和母体两套染色体的完整版基因序列,这是人类首份个人版全基因组图谱。
       七、中国和日本加入探月行列。日本和中国分别于9月和10月向月球发射了“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目前探测器均运行良好,并向地球传回了照片。
       八、灵长类动物细胞首次被克隆。11月,美国俄勒冈州健康和科学大学宣布,他们用取自不同猕猴的皮肤细胞和卵子培育出胚胎,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它使得科学家距离克隆人类胚胎并提取干细胞又近了一步。
       九、俄罗斯对北极提出主权要求。俄罗斯科考队员8月2日乘“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成功下潜至42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他们在进行科考的同时,还在洋底插上了一面1米高的俄罗斯国旗。俄科考队队长、知名北极专家、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说,“北极是俄罗斯的”。这一表态遭到了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国的强烈反对。
       (据2007年12月21日“新华网”)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
       2007年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
       一、“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取得进展。它研究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单核苷酸之间的碱基差别,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2007年,有十多个研究项目采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病人和健康者的DNA,来确定哪些微小差异会带来疾病风险。
       二、美国和日本科学家6月宣布利用基因改造技术,把老鼠皮肤细胞诱导为一种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多能干细胞”。美日两个研究小组11月分别报告利用人体皮肤细胞制成“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这些成果可能改变此前围绕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之争。
       三、研究人员利用设在阿根廷的皮埃尔·奥热观测台发现,经常光临地球大气层的宇宙射线可能来自“活跃星系核”。所谓“活跃星系核”,是指星系紧密的中心位置,这里通常都是大型黑洞所在的位置,会喷发巨大的等离子体射流到星系之间的空间。
       四、科研人员确定了人类贝塔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这是一个重要的G蛋白偶联受体,它通过传递体内激素、血清素以及其他分子的信息来管理人体内部系统。从抗组胺剂到贝塔受体阻滞剂等一系列药物都是以该受体为靶向,了解受体结构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
       五、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上的进展也许预示着下一个材料革命。2007年,几个研究小组让两种氧化物“生长”在一起,制造出了带有一系列有用的电磁性能潜力的界面结构。
       六、物理学家实现了所预测的量子旋转“霍尔效应”,这是电子从某些材料中流过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奇特现象。如果这一效应能在室温下工作,它可能催生新的低功耗的“自旋电子学”计算设备。
       七、研究人员发现,机体内抵御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有“立刻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科研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发现在T细胞的两极产生了两类不同的蛋白质,一类带有“战士”分子标记,另一类则显示“记忆细胞”的特征,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入侵。
       八、化学家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的制造药物和电子化合物的新技术。
       九、对人和老鼠的研究都表明,记忆和想像源自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记忆的一个关键中心。科学家因此推测,大脑的记忆也许能通过重新整理过去的经历,来产生未来的情景。
       十、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完全破解西洋跳棋,这是迄今用计算机破解的最为复杂的棋类游戏。科学家设计出的人工智能程序“奇努克”与任何人类棋手对弈,都不会被打败。再高明的人类西洋跳棋棋手,在一步都不走错的情况下,也只能和“奇努克”打成平手。
       《科学》杂志同时也按惯例评出2007年最令人失望的科学事件:美国布什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采取顽固态度。
       (据2007年12月22日“新浪网”)
       【本栏责任编辑 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