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科学]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李长春

《新华月报(记录)》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7年11月13日)
       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飞行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同观看了发射。曾培炎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奋战在工程研制、建设、试验一线的全体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
       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
       所谓变轨,是指改变飞行器在太空中的运行轨道。变轨是一项非常尖端的测控技术,对卫星轨道的测量、发动机点火时间的计算以及遥控技术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0月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10月29日17时49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卫星发动机点火12分钟后,北京中心监视判断,卫星变轨成功。
       10月30日17时40分,嫦娥一号卫星到达远地点,距地面高度达12万公里,创下我国航天器飞行测控新纪录。
       10月31日17时28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四次变轨。
       11月2日10时2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了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500秒后,修正工作顺利完成,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预定方向继续飞行。
       据介绍,这次轨道中途修正,因为控制量较小,仅启动了卫星上两个小发动机,对卫星飞行轨道进行微量调整,确保卫星与月球交汇。北京中心对卫星中途修正轨道测量结果计算表明,本次修正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嫦娥一号”顺利到达近月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原定计划,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要进行两到三次中途修正,而实施过程中仅用一次修正就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卫星轨道测定与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11月5日11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月球捕获卫星。“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据介绍,所谓近月制动,就是使在地月转移轨道高速飞行的卫星减缓速度,完成“太空刹车减速”,建立正常姿态,进行环月飞行。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114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距月球约200公里的近月点时,卫星飞行速度达到每秒约2.4公里,如不及时有效制动,卫星将飞离月球,与月球的再次交会将更加困难。如果制动量过大,卫星将会撞击月球。因此,第一次近月制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风险性,直接关系飞行任务的成败。这次近月制动成功,为“嫦娥一号”最终进入“使命轨道”进行科学探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已具备对距地球38万公里卫星进行精确测控的能力,标志我国航天测控水平有了新突破。
       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电祝贺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取得圆满成功。
       胡锦涛在贺电中说,欣闻“嫦娥一号”第一次近月制动取得圆满成功,卫星已进入环月轨道,我谨向参与“嫦娥一号”研制、指挥、测控和保障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望再接再厉,夺取绕月探测的新胜利!
       温家宝在贺电中说,欣悉“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实现近月制动,进入绕月轨道,我谨向参与工程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望同志们继续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大力协同,扎实工作,确保绕月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1月6日11时3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小椭圆轨道。
       据介绍,第二次近月制动主要目的是使“嫦娥一号”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使其进入“过渡”轨道,从而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
       11月7日8时34分,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成功进入经过月球南北两极,轨道周期127分钟的圆轨道。
       曹刚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实况。
       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从发射以来,经过326个小时的飞行,顺利实施了4次加速、1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共8次变轨,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3个阶段,总飞行距离约180万公里,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卫星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证明我们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地月转移轨道设计、远距离测控与通信、卫星制导与导航等技术,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李国平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绕月探测工程已实现阶段性目标。”
       11月18日,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从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至今,嫦娥一号卫星完成了卫星星光环月、定向天线自主跟踪地球、日凌期间测控站通信跟踪影响、紫外环月等试验。
       11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进行三体定向姿态控制,逐步打开科学探测仪器,开展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11月20日,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的公用设备如一次电源、数据存储器、通信总线等全部打开。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讯,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以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图片正式对外公布为标志,嫦娥一号卫星在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后开始实施的各项在轨测试任务已基本完成。
       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发来贺电。贺电全文如下:
       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并参加月球探测工程的全体同志: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并传回月球三维影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举国欢庆、全民振奋的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参加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重大跨越,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你们作出的杰出贡献,将彪炳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今后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你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不断攀登航天科技新高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11月2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授予在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8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
       当天,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全国妇联日前决定,授予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姜杰等7名先进个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8所电动液压事业部电液伺服设计组等3个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当天,国家邮政局宣布,定于2007年11月26日发行《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纪念邮票1套1枚。
       11月27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从26日晚到27日,嫦娥一号卫星上搭载的干涉成像光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也陆续开机。
       人民日报北京11月27日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作出决定,表彰为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集体和青年科技工作者。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定于2007年11月28日发行中国探月首飞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由沈阳造币厂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从11月27日晚23点开始,嫦娥一号卫星上包括微波探测仪、激光高度计、X射线谱仪和伽马射线谱仪在内的最后四台探测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上所搭载的所有八种科学探测仪器已全部打开。
       12月1日15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远望三号船顺利抵达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港口,至此,我执行嫦娥一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航天远洋测量船全部胜利返回祖国。
       自今年10月初起,远望二号、三号船相继出征,在太平洋海域联袂执行嫦娥一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简仕龙介绍,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测控技术上属于深空测控范畴,测控距离达40万公里,相比以往远了近10倍。
       12月3日,中国航天基金会向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发放了总额为840万元的“绕月探测工程特别奖”,用来奖励在绕月探测工程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据10月25-31日、11月1-8、19、27、28日、12月2日《人民日报》,11月28日“中新网”和12月4日《北京日报》)
       同志们、青年作家朋友们: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之际,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这是继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我国文学界的又一次盛会,也是2001年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以来广大青年作家的又一次相聚。大家欢聚一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交流思想,切磋艺术,为繁荣我国文学事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言献策,令人欣喜和振奋。我代表党中央,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青年作家朋友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的文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青年作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未来。青年人思维敏捷、充满朝气,富有远大理想、富于创造精神,始终是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不断发展繁荣,文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青年作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全国青年文学创作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6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进入中坚行列,7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迅速成长,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广大青年作家在不断的学习和思索中升华情感,在与时代洪流的融合中增长才智,在借鉴和继承中提高学养,在挥洒才情中开启新篇,讴歌时代、反映现实、关注民生的热情不断高涨,思想水平和艺术表现力不断提高,奉献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与广大中、老年作家一道,使新世纪我国文学的天空群星璀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对青年作家朋友们的不断进步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敬意。
       当前,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正深入推进,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广阔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时代,一个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极大迸发的时代,必然是广大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文学作品空前繁荣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杰出的文学作品来讴歌和颂扬,伟大的事业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充沛的力量。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令后人引为骄傲和自豪的精品力作,是广大青年作家义不容辞的庄严职责。借此机会,我向广大青年作家朋友们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青年作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功立业。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都要奋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努力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战略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相信,广大青年作家朋友一定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加深对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认识,加深对文艺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振奋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之中,以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的文学创造,以更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谱写新的篇章。
       希望广大青年作家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从人类文艺发展史看,一切优秀文艺作品都反映了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和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都是隽永艺术魅力和现实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结晶。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文艺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要求。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创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抓住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关键,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指明了方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努力通过多样化的题材体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主旋律,使作家的创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使文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我相信,广大的青年作家朋友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通过自己的文学实践,努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人民,使人民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教益和陶冶,真正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希望广大青年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自觉把艺术创造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三贴近”原则是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的根本途径。古往今来,无数优秀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创作出厚重、隽永之作的关键,不在于资历学历、不在于专业业余,最根本的是看他们是否拥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深刻的生活感悟,是否始终关注现实生活、聚焦普通群众,作品是否经受住人民群众检验、给予人民群众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每天都涌动着新的事物,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作家要想敏锐地把握时代变迁的主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我们说的实际,就是今天中华民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这是文学的立根之本;我们说的生活,就是今天亿万人民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历程,这是文学的重要源泉和表现内容;我们说的群众,就是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人民,他们是文学表现和服务的主体,也是文艺作品的鉴赏主体。我们的作家只有真正深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联系,从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深刻表现时代精神、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我相信,广大的青年作家朋友一定会自觉走与人民共命运、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将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将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把丰富独特的想象与脚踏实地的体悟结合起来,把飞扬灵动的才情与鲜活感人的火热现实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创作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永远涌动源源不断的生活激情,在时代的进步中催生优秀的作品。
       希望广大青年作家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文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出更多创新的文学成果,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文学本质上是用情感、形象的方式对生活的表现和重铸,特别需要创造的激情和创新的勇气,需要打破陈规的胆识。青年作家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勇于探索创新,富有生机活力,最少保守思想,最具进取精神,在创作中常常领风气之先。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新特点,适应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的新需求,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大力推进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青年作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创新不是简单的追新逐异。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要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我相信,广大的青年作家朋友一定能够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创新的勇气和激情,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在继承传统中开辟新风,在博采百家中创造辉煌,以更多精美的优秀作品赞美时代、歌颂生活、服务人民。
       希望广大青年作家不断加强人格修养与锤炼,努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美好理想的抒发、对人们道德情操的陶冶,在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就难以写出精神品位高尚的作品,难以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家。靠人品立身,靠作品说话,是每一位青年作家都要铭记的箴言。人品重于文品,立德先于立言。青年作家正处在人生的选择期、探索期和成长期,一定要确立高远的人生目标,努力提升思想境界。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加强业务学习,广泛涉猎经济、政治、科技、法律、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坚定正确的创作方向,秉持高尚的文学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修炼良好的个人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弘扬良好的职业精神,珍惜和爱护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甘于寂寞、孜孜以求,克服浮躁趋利的心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加强团结、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前辈、互谅互助。我相信,广大的青年作家朋友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创作与修身共进,文品与人品齐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赢得社会赞誉,赢得人民的尊重和喜爱。
       青年作家的成长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要根据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探索文学人才辈出、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和组织形式。要尊重文艺规律、尊重创造性劳动,同青年作家广交朋友,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他们的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级作协要重视青年文学工作,重视培养青年作家,在深入生活、扶持创作、加强培训、评奖激励、理论评论、宣传推介等方面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要充分发挥中老年作家传帮带的作用,积极提携、真诚帮助青年作家更快成长。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把青年文学工作作为整个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作协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文学队伍。新闻出版和文化单位要大力加强对优秀青年作家的扶持,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青年作家朋友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兴起必将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壮丽的事业呼唤伟大的作品,伟大的时代造就杰出的作家。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作家,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都大有可为、前程似锦。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职责,积极进取,潜心创作,奉献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1月14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