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半真半幻]哲人老李
作者:胡 弦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哲人老李其实是个鞋匠。——巷口一片天,撑一把伞,伞下就是老李的鞋摊儿。
       日光流年,有许多东西却一直没变,比如这巷子,比如这鞋摊。但人已大变,白发取代了黑发,一代人口中的小李也换成了老李。
       君子远庖厨,哲人轻钱财,老李亦然。他是赖修鞋糊口的,但小孩子不带钱,他是断不会撵回家去取的,还惯让小媳妇老太太占点小便宜,老李赚钱不多落个好名声。我们见到的老李常是低着头的,噼噼啪啪丁丁当当,面前是一堆五颜六色的鞋子。
       身为鞋匠,对鞋子自然研究颇多。据说从前(大概是15、25年前吧)修鞋业生意清淡,原因是那时的鞋子好像不易穿坏,坏了人也舍不得修,逼得许多鞋匠改行。老李却悄没声地坚持了下来。现在生意好了,他的抱怨却一天多似一天(这也符合哲人的毛病)。他说眼下,鞋子的款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造鞋的人好像专跟人的脚过不去。他的论断得到了证明,有一次,我给新买的鞋子钉掌时,他枯树根一样的手指在鞋窝里摸来摸去,问,这地方是不是垫脚,我说是,他说你看,新鞋子不敲打都没法穿了。
       老李修鞋无数阅人无数,习惯是边干边说。他说,有的人穿好鞋走斜路……他说,有的人专拿小鞋往别人脚上套……他说,人不怕鞋臭,就怕心里也臭……这些话大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场白或结束语。故事挺好,摊前就总聚了几个人在那儿听。有一次,他还冲着一个人的背影“呸”了一声道:仗着鞋底硬,就什么梯子都敢爬、什么窟窿都敢钻,早晚怕会掉了鞋底儿。
       果然,过了不久,那个人跑不动了——犯了事蹲进了号子。众人皆叹老李有先见之明。
       老李确乎是个哲人,坐着不动便知天下故事,于一双鞋上能数说人间至理。不过顺便说一句,老李自己不穿鞋,他是个残疾人,没有脚。
       可大伙都说,老李积德行善,一辈子干的都是帮人走道的事儿。
       [黄竹淋荐自《讽刺与幽默》2007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