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区域发展]打造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 引领经济发展
作者:马晓民

《新华月报(记录)》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是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后正在崛起的、以产业分工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我国第四大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和泉州市为中心,外延到莆田、漳州、宁德,并向三明、南平和龙岩辐射。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也是福建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金融业发达,港口经济是其一大特色。厦门则是我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吸引了大量外商、台商的投资,在促进当地经济总量不断发展扩大的同时,也使其地域优势日益显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城市群既是开展对台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地,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桥头堡,又可在合作中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速度,增强海峡两岸经济的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双赢。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00年到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GDP年平均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增长率为9.38%)高出1.46个百分点。正是由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高速度增长,才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引擎,也才使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7年2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公布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给予了明确界定,即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在这一区域基础上,构筑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漳州、莆田、宁德为经济支点,并向三明、南平和龙岩辐射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从而形成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一种强有力的支撑。作为一个经济区,只有形成自己的城市经济中心和城市群,才能有凝聚力和集聚功能,也才能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目前,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华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以外的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海峡西岸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显著的趋同和协作态势。近两年来,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特征及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看出,福州、厦门、泉州这三个城市以最大实力、最大增速领跑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这三个城市板块拥有自身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福州和厦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沿海临港经济发达,这使得这两个地区制造业水平发达,以运输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呈上升态势,制造业发展特别迅速。泉州板块经济发展也已经明显开始提速,不仅追求数量的扩张,而且转向追求质的提升,在“十一五”期间要把湄州湾的泉港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石化航母”。其他地区如莆田、漳州和宁德板块也正在追求这一质的变化。
       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
       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心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都呈现“三一二”格局。其中,一产比重最高的是福州,二产最高的是泉州,三产最高的是厦门。由于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心经济区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因此,这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第二产业快速增长的抑制。
       由于三市经济实力比较接近,单独发展某一城市是不现实的。为此,根据三市产业特色不同,福州以东南沿海重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现代闽江口滨海港口为主体,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港城市;厦门以大型台资、外资企业为主,发挥国际交流、对台合作、港口航运、金融服务、旅游和科技研发中心的作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构,逐渐向漳州腹地挺进,与泉州、漳州、莆田等城市组成闽南区域经济圈,与珠三角和港澳台经济区对接;泉州遍地的民营企业,成了地方经济的主导力量,经济发展后劲大,拉动力强。此外,“十一五”末泉港将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石化基地。根据发展趋势,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将逐渐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以达到经济结构的提升与优化。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中的一些矛盾有待解决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欠缺,是制约海峡西岸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瓶颈。从产业高级化程度、科技教育资源的集中度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基础都要强于海峡西岸城市群。特别是人均GDP,海峡西岸城市群也低于上述三大城市群。万元GDP的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是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迅速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水平,是这些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快速发展的今天,整体消费需求还明显不足,产业集聚也没有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比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低,其单位国土面积的GDP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围绕第二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城市化率比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明显偏低,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低10个百分点左右。要进一步提升海峡西岸城市群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群内部资源潜力,加强城镇化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提高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化率的同时,也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与经济区的发展与建设。
       总之,海峡西岸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之间的相互依托,是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所在。打造并大力推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而且能够带动东南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实现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目标。
        (5月10日《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