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区域发展]高端视角:山西与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
作者:山西省统计局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如何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山西全省上下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中部六省(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属于欠发达的中间层次,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发展的第二阶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中部各省经济社会均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中部地区的能源大省,山西在快速发展、努力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同时,面临中部其他省份以及西部大开发中迅速崛起省份赶超的压力。重新审视山西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山西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位置,增强紧迫意识,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大省,有助于真正实现山西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
       本文就近年,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一个对比,以希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山西与中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
       一、山西省经济总量与人均指标在中部乃至全国的地位相对滞后
       表现为:GDP继续保持中部第3位,增长速度排在第5位;人均GDP列第4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幅分别居中部第5位和第2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及增幅居第3位和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中部最后一位、增幅居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6.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中部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居中部第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中部第5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居最后一位;总人口和就业人口均居中部第2位,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居第3位。
       二、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且三大产业构成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其结构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2004年,山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1.6%,在中部六省中排在第1位。但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明显偏低,2004年为32%,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在第三产业内部,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山西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产业(如邮电、通讯等)和新兴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明显发育不足。同时,山西产业结构升级较慢,演进过程还存在着第一产业基础不稳,国民经济增长基础不牢的事实。
       三、体现农村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指标有高有低,农村工业化进程方面相对落后
       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工业或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村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的主导力量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各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由于缺乏中部各省乡镇企业的有关数据,无法直接比较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但各地区农村从业人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资料也可以为我们比较这一水平提供佐证。2004年,山西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9.3%,比全国平均水平64.8%高4.5个百分点。中部各省中,山西农村从业人员比重最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例为3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和湖南省并列排在第一位。在农村工业化或者非农化进程方面,山西和中部其它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也没有形成互补局面。
       四、山西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聚集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一方面可调整和完善经济的空间布局,增强集聚和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现代化和文明的程度,它引致整个社会的历史性变迁——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通过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是工业化的国际经验。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构成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居中部六省下游水平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一个静态的概念,用以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既反映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实力,又能够勾画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趋势。2002年,我国一些经济学家专门组织了对中部六省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测算。选取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开放程度、产业与金融效率、基础设施、科技与人力资源等六大要素、52项指标,建立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思想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平均增长在中部六省最末位。但同时也揭示近年山西竞争力发展趋势以及山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竞争力位次存在潜力与可能。
       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山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仅处于中游偏下地位,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优势比较微弱。这一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受诸如政策、制度、人力资本等生产效率因素的牵制,更受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制约。
       一、政策差异因素
       发展经济学认为,不发达经济状态的形成与资本短缺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在自然条件、原材料和资本三要素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政策性因素体现出来,国家不同时期政策的差异直接导致不同地区投融资规模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起刺激或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虽然中西部属国家非重点投资区域,但国家对中部六省的投资力度有很大差异。2004年,山西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3.2%,分别低于湖北的8.7%,江西的5.6%、安徽的5.0%、湖南的4.2%、河南的3.9%。在金融信贷方面、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新兴的重要融资渠道方面,山西对新兴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到2005年底,山西在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有22家,而河南有27家,湖北有53家,湖南有34家,安徽有29家。
       政策差异导致的投融资差异,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生产要素投入因素
       长期以来,山西资金外来源渠道狭窄,内部挖潜不够,投资不足的矛盾突出。
       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总量小、质量低,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落后和逐渐弱化的直接原因。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财政、金融、资本市场、外资、民间资本是我国投资的五条重要来源渠道,山西在这五个方面利用力度,利用效果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金融信贷和引进外资工作在中部六省处于落后水平;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少,民间资本启动难度大等都是山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能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山西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时期,尤其要求重视和加强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教育经费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一位;科技投入低,科技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山西科研成果少,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山西人力资源开发中企业家人才稀缺,尤其是大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人才稀缺。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短缺。三是人才流失严重。
       
       三、经济开放度因素
       经济开放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关系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其处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过渡地带特别是濒临港澳台这一优越地理位置,不断通过引进资金、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他们经济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山西由于受外贸依存度、投资依存度较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因素影响,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总量仍然偏小。近几年来,山西省的GDP占全国的比例保持在2%左右,外贸进出口占全国的比例不到1%,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2005年,山西省进出口总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在中部处于下游水平;资源性商品仍占主导地位;出口商品的档次低,竞争力不强;国际旅游业发展落后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低的旅游外汇收入极不相称;山西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业务量小;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较低;对内开放程度也不高。集中表现在引进外省资金少,本省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低两方面。山西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改革与发展因素
       1978年以来,山西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中部较好省份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山西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种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机制和体制较大程度地存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所有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太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山西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分配制度方面改革滞后;市场经济配套改革落后;金融改革方面的滞后同样突出。
       五、制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制度的变革与优化还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利用制度变革与优化来降低复杂系统中行为不确定性更显得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不但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由法律、制度、政策等组成的综合制度条件,而且还在制度变革的最终体现―市场化进程方面赢得了先发优势。但随着其它地区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受企业政府干预相对加强、投资向国有部门倾斜力度加大、金融部门市场化进展趋缓和向非国有企业贷款比重下降等制度性因素影响,山西市场化位次逐步下降。
       六、金融效率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媒介,金融要素是否活跃、结构是否合理与竞争力密切相关。虽然山西一直重视金融发展,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有待加强。金融效率不高的直接表现是投融资机制不活,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低下,潜在投资能力尤其是民间投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七、文化因素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培植、学习现代先进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晋商文化使全国人民刮目相看。但由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传统观念在一定范围内还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以文化因素为核心的软环境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
       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比较分析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我国形成了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新的格局下,山西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崛起。
       一、要素禀赋方面
       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
       首先,山西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价格大多已放开且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一优势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山西的潜在市场,予以大力开拓。山西既可利用环渤海圈的良好区位,又可以积极争取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独具“双优”特点。山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山西农业资源中,粮、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比较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上,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第二,山西省具备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
       第三,山西资本相对稀缺,因此,加速资本积累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
       二、结构转换方面
       山西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即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和先进部门或地区并存。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从生产率低的地区或部门流向高的地区或部门,有助于提高要素利用率,达成后发优势。东部和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山西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如何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农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难点和突破口。从所有制结构看,山西省国有企业比重大。由于责、权、利不对称的软预算等问题,国有企业竞争力低。由于制度积累的成本较高和大批国有企业的沉重历史包袱,所有制结构调整并不轻松。另外,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工业主要是以初级制成品制造业为主。从国际市场看,这些产品的供给总的来讲是供过于求的,其价格是不断下降的。而且,很多国家还通过反倾销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手段,对上述产品的出口设置重重障碍,从而对产品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产业结构的演进实际上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度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受诸多短期无法克服的因素的制约,不能简单认为山西因具有区位优势和要素成本优势,就可以有效承接东部及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三、技术创新方面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山西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进步。
       四、政府职能和国家政策方面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山西省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做一个有效、有限的政府。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不应作为增长的直接提供者,在能发挥市场功能的领域,政府应减少干预。而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竞争不完全的环境下,政府的有效干预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五、经济发展阶段
       2004年山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标志着山西经济已处于“起飞阶段”的初期。特别是现在山西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在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过程中,随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大规模展开、新兴产业的迅速拓展等,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中产阶层比重的扩大,山西经济理当完全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思考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在新经济主要指标中处于全国比较低的水平,即使与中部各省份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从薄弱环节抓起,奋起直追。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山西省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十一五”规划,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各国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的快速增加,远胜于实际资本投资的报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与科技投入是发展新经济的关键。为此,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山西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加大科技投入规模,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山西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科技人员数量、科技投入强度、科研物质条件等都相对落后,制约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况,山西省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三、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山西省信息化建设近年不断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提升对外开放度。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山西和其他中部省份一样,对外开放度低,三驾马车不能均衡使力,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一直很弱。因此,树立开放意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对外贸易实现新的突破,尽快使本地区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
       山西要实现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就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在依靠省内财政扶持和本地存量的挖潜的同时,还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和外部的力量结合起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应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的投资,进一步增强山西工业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山西区位、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与对接,进而提升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增强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力。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高速引擎。从目前来看,山西省不仅城镇化水平低,而且缺乏强大的城市经济圈的带动。虽然近几年来,山西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增长极的雏形已经形成,但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作用的比较分析看,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六、提高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首要因素是要素的投入增长状况,其次是市场发育完善程度。市场化进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在那些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就比较快;市场化进程比较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就比较慢。目前山西和中部地区面临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体制创新和市场化程度落后,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迟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山西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速度。
       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及早步入传统产业的拓展期。传统产业在山西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在满足投资、消费需求和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举足轻重,而且在发挥山西比较优势,扩大商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依托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
       八、进一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尽快走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转变。在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进行超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多极化城市网络体系,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
       九、继续谱写晋商文化,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支持山西经济的发展。浙江近10年来之所以发展迅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支持浙江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山西人要摈弃一些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轻实重名的落后意识,树立重商务实的新观念,将聪明才智用到发展经济、兴办实业上来。
       (本文选用时,本刊编辑做了相应删节)
       名词解释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8%。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建国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能源、汽车、飞机、造船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工业,东北地区具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农业,幅员辽阔,地多人少,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交通运输,东北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的18.3%,铁路的密度是全国平均密度的2.17倍;矿产资源,在目前全国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中,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金矿、钼矿、镍矿和铝土矿都居全国前列;森林面积达8.67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总和的50%;教育和科技方面,东北地区有高等院校142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11.6%,每万人中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东北的人口城镇化程度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区位优势,地处东北亚的中枢,背靠华北,便于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