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区域发展]从资源型经济大省迈向创新型经济强省
作者:刘建华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河南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近几年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如何在这一基础上,保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是在新一轮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1.从人口、资源大省到经济大省的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河南逐步由一个人口、资源大省,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省。2005年河南GDP为10535.2亿元,占全国的5.8%,增长1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在全国居第5位。中部六省中,河南GDP总量和增速均居首位。河南不仅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大省:2005年河南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7%,总量居全国第5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据此,河南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2.经济大省与科技小省、创新弱省的不对称性
       河南虽然已经跻身到经济大省的行列,但是,其科技进步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2005年全国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全国31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划分为六类:
       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60%的地区;
       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61%)的地区;
       第三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监测标准40%的地区;
       第四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监测标准40%以下,但高于1/3的地区;
       第五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监测标准的1/3,但达到1/4以上的地区;
       第六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监测标准1/4的地区。
       从这个分类和排名可见,河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地位是不对称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5位,而科技进步水平却排在全国第21位。
       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河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在全国第20位。具体体现在:一是研究与发展经费严重不足,2004年研发经费总支出占GDP的0.48%,大大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位于全国第25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1.26%,在全国排第19位。二是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每万人中为15人,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22位。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弱,截止到2004年底,全省100家重点企业中,竟有45家是“零专利”,80家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四是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相对薄弱,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偏少。五是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3.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
       河南经济总量近几年能够居于全国前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大而且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78.69亿元,同比增长41.3%,全年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三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河南资源丰富,是资源大省。首先,河南人口资源丰富,达到9768万人(2005年底数据),居全国第1位。其次,河南耕地资源丰富,全省有耕地资源8110.3千公顷,居全国第4位。第三,河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157种,探明储量的81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5位的有26种,居前10位的有48种。依托丰富的资源,河南发展起了以轻纺、食品、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为主体,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当前河南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资源型区域把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量、完成矿产资源的初加工为追求目标,忽视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河南省的部分地、市经济,以矿产资源开采和粗放型初加工的矿业工业结构为支撑,结构单一,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结构超重型化比较突出。一旦自然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区域必然出现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生态危机的“三危”现象。
       二、河南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的对策措施
       河南要实现从资源型大省加速向创新型经济强省迈进的总体目标,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河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准确把握推进自主创新的思路
       推进河南自主创新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体系”、“两个转变”、“三个突破”。“建设一个体系”,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两个转变”,一是,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模仿为主逐步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在省级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企业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三个突破”就是在重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河南要依托百户重点企业和50家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点突破,使其技术创新力量达到全省的70%以上。
       2.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构筑功能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型河南的本质在于:实现从传统的依赖于资源的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实现从失衡发展向协调、和谐发展的转变。其特征为: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创新人才大量聚集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领先,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快速发展。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抓好两头:一是要集成创新资源,重点突破,搞好一批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足够数量的新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实施初创型科技企业培育工程,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自主创新要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要按照“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机制、人才流动和培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产学研合作由区域性资源合作向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转变,由成果型松散模式向实体型紧密模式转变。
       3.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
       一方面,河南的科技资源稀缺,另一方面,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又不高。为此,要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知识创新平台。二是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载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是以信息网络为纽带,采用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条件共享平台。重点对科技信息、大型仪器、实验动物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四是以培育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构建社会创业平台。五是以培育风险投资机制为核心,构筑科技创业融资平台。同时,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形成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
       4.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的保障和关键。要突破创新资源供给的约束,既需要外向循环作为补充性的重要策略,更要注重发挥现有人才的潜能和活力。河南虽地处中原,交通方便,但大多城市目前的配套功能普遍不理想,人居环境和条件欠佳,如果没有特定的优惠政策很难引进人才和技术,甚至现有的人力资源还会流失?如何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首先要从制度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微软成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它在人才策略上实施的“股票期权制度”,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正是这项创新制度,保证了它在发展初期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的稳定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河南”,需要有大批的创新人才队伍。和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大,我们必须大胆通过制度创新,在人才的引进、聘用、培养、考核、分配上出台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政策,形成一种快速吸纳人才、不断聚集人才、人才资源增殖快于物质资源增殖的机制。
       5.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应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依法保障科技投入的增长,保证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的比例要逐年提高。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投入体系,确立企业成为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的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源对民营资本、国家资金、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凝聚作用。
       6.以发展创新文化为中心,努力培育全社会良好的创新环境
       文化是创新的母体,有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有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中原文化的内涵是崇尚“中庸”的孔孟哲学。在社会理念上重道德轻律法、重政治轻经济、重义轻利,在经济政策上又主张“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农抑商”,等等,其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有极大的反差。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商品意识淡薄。小富即安的思想突出,合作、诚信意识差,这些都不利于创新。需要大力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崇尚竞争、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带头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侵权、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6月15日,《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