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区域发展]浙江:循环经济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浙江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经济总量大、资源自给率低。作为一个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在当地企业家精神、地理集中、专业化分工和内源性民间力量等共同推动下,走出了一条“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聚—专业市场—民营体制”四位一体的,使得浙江经济持续走在全国前列。透视循环经济和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历程,浙江经济增长快、规模大、活力强的区域特色经济的起步和发展无不依靠循环经济这一重要法宝,并经历了二个阶段,即区域特色经济起步时期的“再生资源利用”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源高效利用”阶段。
       具体发展过程表现为以下环节及特征:产品来源由走街串巷收购发展到从国内企业收购废料和国外进口废料的多元化回收过程;产品生产由普通日用品向配件、整机生产和高技术产品生产转变;产品质量由起先的劣质产品向贴牌、品牌和名牌提升;企业规模由小作坊、小工厂的初级加工向现代化大企业和国际化大集团发展。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就是依靠“千山万水、千门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浙江精神和废旧物料回收利用的低成本资源优势,使浙江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的持续竞争能力。
       在浙江区域特色经济起步和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是循环经济解决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初期的原料来源。改革开放之初,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没有打破,浙江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得不到计划分配的原料,意识到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不足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制约,聪明的浙江人就走遍全国收集废旧物资,进行拆解利用,以解决企业发展的“无米之炊”。如今闻名全国的宁波慈溪小家电制造业、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金华永康五金制造产业、台州玉环阀门产业等,均是在当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再生资源利用仍然是这些特色产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二是循环经济形成了价格竞争优势。由于废旧物资利用比使用新的原材料价格低,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浙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如生产低压电器所用的紫铜板带,市场过去一直被国有大型铜加工企业把持,永康等地的民营铜加工企业就利用废杂铜来加工同等质量的铜板带,每吨价格比原生铜加工的板带低2000元。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价格成了竞争的利器,民营企业迅速占领了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三是通过循环经济发展初期获取的第一桶金,企业在短期内完成产业发展的原始积累,壮大了企业规模,繁荣了特色产业。如浙江海亮集团就是靠买卖废铜烂铁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铜加工企业,进而促进了与铜、铝等再生资源相关的绍兴诸暨店口的五金业发展,形成了以中国南方五金城为依托,以中国·海亮集团为龙头的铜加工、以浙江万安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配件、以浙江盾安集团为龙头的制冷配件设备和以枫叶公司为龙头的新型管材等四大企业群。2004年店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76亿元,店口镇成为“全国百强镇”和“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镇”。四是通过铜、铝、钢铁、塑料、纸等再生资源的利用,并在利用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了浙江相关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永康通过铝、铜等再生资源的利用,形成了芝英镇以铜板带加工、古山镇以铝合金铸造、桥下镇以铝冶铸为主业的企业集群。继而通过延伸产业链,搞产品深度开发,涌现了万余家五金、机械企业,形成了以电动工具、家用五金、摩托车汽车配件等支柱产业,打造出了“中国五金科技城”。台州路桥通过进口废五金、电器拆解,不仅形成了每年60亿元产值的拆解行业,而且推进了当地电线电缆、电机、水泵、摩托车配件、水道配件、卫生洁具、装饰装潢五金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吉利”汽车、“钱江”摩托、“飞跃”缝纫、“苏泊尔”压力锅、“星星”电器等为代表的产业群。五是循环经济有效保护了环境、保持了生态平衡。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起到了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作用。如杭州富阳造纸业,利用回收废纸替代竹木草作为造纸原料,机械化代替了手工造纸工艺,全市造纸企业建成废水一级处理设施,新建造纸企业全部进入园区,走上了废纸再生造纸环境污染越来越少的良性轨道。日前,富阳造纸业每年回收利用废纸300万吨/年以上,约占全国生产量的10%,节约竹木资源达800万立方米/年,相当于全市现有竹木资源的2.7倍,在有效治理造纸污水的基础上,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认定的“中国白板纸基地”和富阳市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和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将进入“资源高效利用”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特色产业经过人力资源、技术、资本的不断积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自主产权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相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型,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更为突出,循环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时期、新要求、新机遇,浙江更应从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循环经济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深远意义,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5年12月15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