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科学]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4月3日,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颁奖仪式,为获奖者颁奖,并与获奖者合影留念。
       曾培炎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
       曾培炎鼓励广大地质工作者勇担历史使命。他指出,加强地质工作是全行业的光荣使命。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包括属地化的地勘单位,也包括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要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成为勘查市场的重要力量。矿业企业要推进探采结合,加大勘查投入,在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面向地质工作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最后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发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再创新的业绩!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今年是第九次。在颁奖仪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宣读了《关于颁发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决定》,授予赵文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授予夏代祥等8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授予崔盛芹等5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授予曾勇等2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有关地方、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地勘单位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
       (据4月4日《人民日报》)
       陈至立强调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
       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
       3月31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邓楠在会上作了关于《工作规则》和《实施方案》的说明。
       国务委员、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主持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工作。
       陈至立指出,制定和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至立强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紧紧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为传播科技知识、宣传尊重科学和崇尚科学重要载体的作用;加强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推动形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要以全体公民为科学素质建设的主体,发动全民参与纲要实施。
       陈至立要求,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切实把《科学素质纲要》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方面要明确职责、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健全队伍,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供有力保障;系统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并付诸实践;加强督促检查和监测评估,建立动态协调机制。
       (据4月1日《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举行成立大会
       3月30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讲话。她强调,要支持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民间慈善基金组织,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形成更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
       陈至立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事业。我们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大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另一方面,要调动公众和社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事业,汇聚民间资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陈至立指出,成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经常性的全国助学、助教及其他有关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支持一些贫困地区解决在改革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心工程。她希望基金会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广募资金,保证基金数量的持续增加,为实现基金会助学助教的宗旨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所有捐款都实实在在地用在学生身上,用在教育事业上;以规范的管理树立基金会的良好信誉,努力提高管理和专业化水平,管好、使用好社会捐赠的资金,做好每一个公益项目。她还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继续为捐资助学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发起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收到第一批捐赠单位和个人捐赠款逾2亿元人民币。
       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负责人,首批捐赠单位代表、首都部分高校的师生代表共800余人出席了大会。
       (据3月31日《人民日报》)
       中美科学家发现水下超咸涡旋
       3月22日,从中国海洋大学传来消息:中美科学家借助太空卫星上的星载传感器,探测到800多米水下的超咸涡旋——“地中海涡”,从而开创了从太空探测深层海洋现象的先例。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美国气象协会、美国特拉华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3月21日联合公布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
       “地中海涡”是一种高温高盐的水下涡旋,出现在大西洋西班牙、葡萄牙沿岸深度超过800米的水下。作为海洋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这种涡旋的出现有助于推动大西洋暖流的形成和发展。1978年,科学家首次确定了“地中海涡”存在。因为涡旋中温度较高的咸水来自地中海,故得名“地中海涡”。
       为确定“地中海涡”的位置和轨迹,2000—2005年度中国海洋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严晓海等海洋学家通过多种星载高科技传感器获取研究资料。通过将多种传感器结合起来,中美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手段来监控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海水运动。严晓海教授指出,这种新手段的研究发明,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中海涡”对全球海洋循环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3月23日《人民日报》)
       吉林发现新属种恐龙化石“长春龙”
       人民日报长春4月11日讯,记者从吉林大学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科研人员经过研究认定,3年前在吉林省中部出土的一具恐龙化石是一种新属新种的鸟脚类恐龙化石。根据它的挖掘地点和样本保存地点,吉大博物馆研究人员将这具恐龙化石命名为“长春龙”。
       这具恐龙化石全长约1米,头骨长为115毫米,吻部短,眼眶长度接近头骨长度的1/3。这种恐龙具有5颗前上颌齿、眶前孔小、外下颌孔缺失、前齿骨发达等特征。经科研人员研究认定,这是鸟脚类恐龙化石,根据其头部特征判断,这条恐龙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属新种。
       吉大博物馆副馆长金利勇研究员说,这条恐龙是混合了原始的和衍生性状的小型鸟脚类恐龙,是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中发现的第一种原始鸟脚类恐龙。它对于研究鸟脚类的演化、角龙类的起源,深入了解松辽盆地白垩纪脊椎动物群的组成结构、生态环境以及这一地区的古地理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吉大博物馆恐龙研究课题组成员陈军介绍,这具恐龙化石是2003年吉大博物馆研究人员在长春及周边地区发掘出的400多件古生物化石中的一件,经过约3年的修复,恐龙化石已基本恢复原貌。
       陈军说:“通过化石判断,这条恐龙虽然身材娇小,但已经成年。由于它两条前腿较短,后腿修长优美,因此我们判断它是一种喜欢用前腿抓树叶吃的小型恐龙。”
       经专家初步鉴定,与这具恐龙化石同时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中还有兽脚类、角龙类等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哺乳类、鳄类化石。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被描述的恐龙大约有350个属、650-700种。中国已描述和定名的约有100种。
       (据4月12日《人民日报》)
       国家体育总局推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国家体育总局3月29日宣布,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点的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
       体育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建设方式采取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配置器材,利用村公共用地,农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进行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冯建中说,由于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底子薄、欠账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缺少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工程,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公共服务,必将有效地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据3月30日《人民日报》)
       我国卫生人员达635万人
       人民日报北京4月8日讯,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卫生人员635万人,其中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543万人,农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2万人。我国每千人口医生、护士(师)数虽然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但已超过了亚洲地区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所有卫生人员中,有194万名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5万名注册护士。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目前全国医药卫生界两院院士已达1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23万余人。
       但是,我国卫生队伍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少,但整体素质不高。卫生技术人员中尚有46万名非专业学历人员;专业卫生人员主要是大、中专业学历者,占到总数的74%,博士、硕士学历的只占总数的1.1%。二是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城市卫生人才密集,农村卫生人才缺乏;东部地区人才密集,西部地区人才缺乏;大型医疗机构中人才密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三是农村、社区和西部地区卫生人才队伍急需加强。四是卫生管理人员与职业化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共有卫生管理人员37万人,其中43%的是医学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适当增加卫生人员数量,重点调整卫生人力城乡分布、地域分布和专业分布,调整东西部卫生人才分布,加大西部卫生人才建设和东部支援西部的工作力度,鼓励、吸引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西部就业服务。
       (据4月9日《人民日报》)
       我国严控人体器官移植
       人民日报北京3月27日讯,我国将严格控制人体器官移植数量,严格技术准入。今后,未取得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人体器官移植;已取得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如果患者平均长期存活率达不到要求,将被取消资质。
       日前,卫生部出台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将成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
       根据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必须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为三级甲等医院,并必须有具备移植临床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和与开展的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有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等。
       对已取得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患者平均长期存活率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撤销其科目登记。卫生部对已取得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器官移植情况进行巡查,凡发现不符合该规定的,责令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撤销其科目登记,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规定强调,医疗机构每例次人体器官移植前,必须将人体器官移植病例提交本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与伦理委员会进行充分讨论,并说明人体器官的来源合法性及配型情况,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移植。人体器官不得买卖;用于移植的器官必须经捐赠者书面同意;捐赠者有权在移植前拒绝捐赠器官。
       人民日报北京4月11日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移植的器官主要来源于公民去世时的自愿捐献。一些境外媒体称中国随意摘取死刑犯人体器官用于移植的报道严重失实,是恶意诋毁中国的司法制度。
       (据3月28日和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九届冬季残奥会在意大利举行
       3月10日至19日,第九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相聚都灵,参加了这个以“跨越每一个障碍”为主题的体育盛会,创造了参赛代表团数和运动员人数的纪录。
       在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冰球和轮椅冰壶5个大项的角逐中,58枚金牌各归其主。俄罗斯、德国和乌克兰分别以13枚、8枚和7枚金牌排在金牌榜的前三位。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季残奥会上未能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来自黑龙江的盲人姑娘韩丽霞获得越野滑雪女子15公里(视力障碍)比赛的第七名,在全部7名中国队参赛队员中成绩最好。
       赛后,中国队领队王晓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队运动员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与欧美选手的差距在缩小。
       第十届冬季残奥会将于2010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
       (据3月21日《人民日报》)
       中国选手许昱华获得2006国际象棋
       女子世锦赛冠军
       北京时间3月25日晚,2006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决赛第三局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结束,中国选手许昱华执黑经过58回合的艰苦鏖战、力克俄罗斯棋手加里亚莫娃,以2.5∶0.5的总比分荣登世界冠军宝座,成为继谢军、诸宸之后中国第三位世界棋后。
       前两局许昱华1胜1和,第三局的胜利使她提前一轮夺冠。这是中国女棋手自谢军1991年首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后第六次荣获女子个人世界冠军,许昱华也成为历史上第十一位国际象棋棋后。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获得过奥赛、世界杯和世锦赛三项冠军的棋手。
       (据3月2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