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科学]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刘云山出席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1月17日,第十九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部署了2006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云山强调指出,“扫黄打非”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职责,以查办重要案件和强化日常监管为重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协同配合,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方法手段,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文化环境。
       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05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69亿件,取缔非法报刊79种,查禁有害游戏软件50款,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17条,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对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起到了震慑作用,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平稳健康有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文化安全,树立了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刘云山指出,“扫黄打非”重在常抓不懈,贵在持久深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面对文化市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扫黄打非”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云山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宣传、政法、新闻出版、公安、文化、教育、信息产业、工商、海关、交通、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要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把打击侵权盗版与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拒绝盗版,从我做起”的保护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把规范市场秩序与促进市场繁荣结合起来,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会议表彰了2005年“扫黄打非”工作有功集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据1月18日《人民日报》)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与河南出版集团结盟
       1月19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与河南出版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开创了我国出版集团跨地区合作的先河,对于推动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据介绍,两大出版集团的合作,是以资本为纽带、以资源为基础、以项目为带动、以共赢为目的的战略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出版、发行、进出口贸易、物流、印刷、数字化网络出版、海外出版和发行网络建设资源共享等多方面,重点在图书出版、渠道建设、电子音像和新兴媒体等方面稳步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出版品牌和市场主体。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这一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出版经营模式的大胆尝试,也是双方适应出版国际化趋势和国内外出版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成果,对于推动和深化文化体制、出版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是国家级大型出版发行机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资产总额55.7亿元,旗下拥有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19家图书出版单位,9家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当代》、《三联生活周刊》等44家期刊,3种报纸,220家国内连锁书店和卖场,23家海外连锁书店和办事机构。
       河南出版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全国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资产总额51亿元,拥有大象出版社等9家图书出版单位,2家电子音像出版、制作单位,14家期刊,8家报纸,2家大型印刷企业,3家出版物发行企业,1家印刷物资企业。
        (据1月20日《人民日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
       2月12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唐宋古琴、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3000多件难得一见的图片、实物集体展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为成果展揭幕。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等9个部委联合主办的这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也是对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及宣布设立我国文化遗产日的一个有力回应。
       2月13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李长春来到国家博物馆。从唐代“枯木龙吟”琴、宋代“鸣凤”琴到南京云锦织机、天津杨柳青年画,从制瓷、染织、刺绣到泥塑、剪纸、风筝扎制等民间工艺现场演示活动,李长春饶有兴趣地仔细观看,与民间艺人们亲切交谈,不时询问有关情况。
       李长春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对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普查工作,制定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遗产,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刘云山、顾秀莲、热地、华建敏、刘延东、张思卿、罗豪才、黄孟复、张榕明等一同参观了展览。
       (据2月13、14日《人民日报》)
       河南鹤壁发掘先商文化遗址
       新华社郑州2月8日讯,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鹤壁市刘庄遗址首次发现先商时期大型公共墓地,填补了先商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新平说,这是2005年度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最重要的发现。先商文化是夏代商人族群创造的文化,此前我国发掘的先商文化遗址主要是居址,从未见到过这一时期的墓地。此次发现将为研究先商文化葬俗葬制、人种族属、社会结构、商人渊源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实物资料。
       据介绍,墓地位于遗址上层,分为东、南、西三块,三者相连,布局呈“U”字形。在发掘的336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墓葬208座,占墓葬总数的60%以上,一般随葬陶器1至6件不等,出土有石钺、绿松石串饰以及鼎、鬲、罐、豆、盆、圈足盘等陶器近500件。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以中下阶层为主的氏族墓地。
       一座石棺墓引起了专家的特别注意,这一石棺由13块自然片石组成,上部平盖3块片石象征棺盖。此外,还发现有近20座在墓主人头脚两端放置一块或多块石头的简化石棺墓。赵新平说,这一时期的石棺墓主要见于我国北方长城内外附近区域,中原地区前所未见,石棺墓的发现为探索商族的起源特别是“商族北来说”提供了新线索。
       刘庄遗址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实施的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刘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大批仰韶时代晚期遗迹以及较大规模的先商墓地。
       (据2月9日《人民日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举行
       1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在京举行。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至立强调,要把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学位和研究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抓实抓好。一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结构,培养各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二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三要进一步发挥“211工程”、“985工程”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四要重视在产学研结合研究中培养创新人才,将研究生的培养与科技创新活动、生产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本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年)》、《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关于2005年博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报告》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工作要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部长周济,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等出席了会议。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作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5年工作报告》和《国(境)外学科专业设置调研情况的报告》。
       (据1月25日《人民日报》)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曾培炎致信祝贺
       1月22日上午10时,“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靠泊在青岛团岛码头。它经过近300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各项任务,回到出发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致信祝贺,他希望广大海洋工作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认识海底世界,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培养海洋人才,为推动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科考队员和船员亲友在码头上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大洋一号”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出发,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启程前,曾培炎作出批示,他指出,开展环球海洋科学考察,对提高海洋科研水平,掌握国际海底资源情况,增强国际海底事务中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他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确保首次考察圆满成功。
       据国家海洋局介绍,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共历时297天,行程43230海里,先后有包括美国、德国一些海洋研究机构在内的国内外20多家研究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大洋考察活动。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环球考察的三个预定目标已达到并有所突破。一是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工作由单一的太平洋考察区域向三大洋的扩展,实现了由单一的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向多种资源综合调查的转变,拓展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中的活动空间;二是对西、中太平洋海山区的富钴结壳、三大洋中脊上几个关键热液活动区的海底硫化物系统及其周边极端生命现象的考察均有新的发现,并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三是顺利完成了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装备的现场试验和验收。
       (据1月23日《人民日报》)
       信产部发布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
       1月20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TD—SCDMA标准,这意味着我国3G商用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标准发布后,国内外参与TD—SCDMA产品开发生产和运营的企业在产品需求定义、设备合作开发、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将有法律上的技术依据,企业技术和市场分工将进一步明确,同类设备的性能和指标也越来越具有可比性。
       目前,TD—SCDMA已经形成了从核心技术到标准、从芯片到整机、从终端到系统网络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参与开发TD—SCDMA系统和终端设备的中外企业也越来越多。在进一步的网络规模试验和设备的互联互通测试中,迫切需要统一的技术规范来明确产品必须支持的功能选项、技术指标、实现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为加速TD—SCDMA商用产品开发、测试、生产和组网应用,中国通信标准协会经过由国内外企业广泛参与的充分讨论和主管机构的严格审查后,制定了完善的TD—SCDMA系列通信行业标准。
       据悉,另外两个3G通信行业标准也正在积极测试完善中,信息产业部将随后择机发布。此外,我国3G的监管政策、互联互通、技术改善、资费标准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1月21日《人民日报》)
       月球探测工程标识揭晓
       2月10日,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京发布,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
       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据了解,此次标识征集活动于2005年8月15日启动,共收到参选作品1026份,同时在网上开展了全国票选活动,此次入选标识的作品还获得了网络人气奖。
       (据2月11日《人民日报》)
       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
       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最新疫情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比2003年减少了19万人。现有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
       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注射吸毒为主要途径到经性传播为主要途径,这一变迁符合国际上艾滋病传播的规律。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虽然仍占较大比例,但主要是1996年以前发生的感染。
       近两年,全国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和死亡病例报告数出现大幅增加,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2004—2005年,全国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占累计报告病人总数的60.7%,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占累计报告艾滋病死亡总数的63.4%。
       (据1月26日《人民日报》)
       两院院士评出2005年度
       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1月16日,经过路甬祥、徐匡迪等57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3.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5.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
       6.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7.测定珠峰新“身高”8844.43米;
       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
       9.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研制成功;
       10.最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1.“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
       2.“深度撞击”计划获得成功;
       3.美国研究人员发明取代晶体管的新元件;
       4.天文学家首次拍到太阳系外行星照片;
       5.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差异图”;
       6.澳大利亚科学家成功地将光束“冻住”1秒钟;
       7.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高效率燃料电池;
       8.科学家制造出超大容量纳米级信息存储材料;
       9.美国科学家制造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10.法国科学家首次找到控制单分子行动的方法。
       (据1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