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对“6199部队”的关注
作者:符 号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他们都有父母,父母却不在身边,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边打工。他们由留守的爷爷奶奶照料,他们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留守老人”照料,过“六一”儿童节的和过“九九”重阳节的“隔代组合”,有人戏称为“6199部队”。
       父母打工不足半年或者没有办理暂住证的农民工,子女无法跨进城市学校的大门。而父母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和最低标准的生活,使他们无力承担城市学校高昂的学费。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回乡当“留守儿童”。把“留守儿童”交给“留守老人”,有人雅称为“把‘未来’交给了‘过去’”。那是反复盘算后的无奈选择、咬牙决定。
       无忧无虑的天性并未使“留守儿童”因父母的缺位而泯灭,他们从小学会自己穿衣、叠被、整理书包,年纪稍大一点的自己做早餐、干家务活、农活,甚至反过来照应家里的“留守老人”。比起城市的同龄小孩,他们要能干得多懂事得多。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知道父母在哪里打工、打什么工;父母呢,顶多也就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半月一次,每次一两分钟。三四年、五六年甚至十几年过去,渐渐地他们由挂念、盼望,到失望、到淡漠,到后来只剩下相片中父母模糊的身影。长年亲情的缺位,少有了日常的抚慰,当他们由“留守儿童”变成“留守少年”,他们中不少人就变得焦虑、自卑、自闭、逆反,暴躁,不愿与人交往,成天生活在窄小的自我空间里。当嘴上茸毛渐渐变粗,身体各个部件发育迅速,他们开始对“隔代监护人”没完没了的唠叨与言不及义的教诲而感到厌烦,“6199”之间常常“话不投机”。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价值观是模糊的,少了心灵倾诉的对象,他们成了精神的孤儿。于是旷课、辍学、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和社会上不良成人厮混,不良习惯习气,蛇一样纠缠着他们。无论身体、智力、成绩、心理、品行,都往往明显落后于其他孩子。农民工父母创造着今天的财富,而孩子的毁弃又可能流失未来更大的财富。当初,他们想以暂时的“骨肉分离”为代价,改变自己和孩子的命运,到头来,他们没有料到在收入增加境况改善的同时,贫穷的命运有可能继续留给他们的儿女。无奈辛酸的两难选择的背后,反映出在现代化冲击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呵护与家庭生存境遇间的直接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现实生活的折射。
       权威部门统计,眼下我国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多达两千多万,相当于世界好几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其实城市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大趋势,由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也是不可逆转的。发达的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仅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二。只是眼下中国的城乡壁垒,不该让数以千万计的乡村“留守儿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巨大代价的付出者。很难想象,这种状况的延续会不会反作用于未来的社会。
       制度的优越不仅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而且要“上好学”,这乃是我们张扬正义与平等旗帜的钢性指标。然而单靠农民工自身的搏击是无法改变的。尽快打破城乡壁障,改革户籍制度,改变二元模式,切实保障农民子女的教育平等权益,为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尽快建立农村中小学校留守儿童有效机制,已成为关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一切有志之士面对的课题。如何让“6199留守部队”有效减员缩编,如何让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社会权益,提高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生活环境,已非未雨绸缪,而属亡羊补牢。从根本上讲,这乃是滋润我们的乡村、我们的民族的人文“环保”工程。
       [韩玉乐荐自《工人日报》200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