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治]汪道涵同志在上海逝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5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原中顾委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12月30日,汪道涵同志的遗体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
       汪道涵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汪道涵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12月30日专程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汪道涵同志送别,并慰问其亲属。
       10时许,江泽民、曾庆红、陈良宇、徐匡迪缓步来到汪道涵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汪道涵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曾庆红转达了胡锦涛和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汪道涵同志亲属的深切慰问。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人士参加送别。专程从台湾前来的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夫人及子女,国民党的代表,连战先生的代表,亲民党、新党、新同盟会、中国统一联盟、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代表,无党籍人士,参加过汪辜会谈及两会商谈的原海基会会务负责人和台湾经济界、新闻界的有关人士,以及大陆台资企业协会负责人也到龙华殡仪馆参加送别。
       在送别之前,曾庆红与专程前来参加送别的岛内人士和大陆台资企业协会负责人会面,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汪道涵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表示慰问和哀悼的还有: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李鹏、万里、乔石、朱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薄一波、徐才厚、何勇、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顾秀莲、路甬祥、韩启德、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肖扬、贾春旺、王忠禹、刘延东、马万祺、董建华和李德生、张劲夫、黄华、王芳、谷牧、郑天翔、刘复之、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张震、倪志福、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韩杼滨、吴学谦、杨汝岱、任建新、朱光亚、胡启立、陈锦华等。
       汪道涵1915年生于安徽嘉山,1933年l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新四军四支队、五支队。1940年后任淮南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淮南地委财经部部长、行署副主任。1945年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胶东区行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1949年后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78年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1985年后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1991年12月起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当选为中顾委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汪道涵同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财政、工业等战线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上海主持市政府工作后,在市委领导下,主持制定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等一系列事关上海重大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先行提出了浦东开发、申办世博会、建设航运中心等重要主张和意见,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突出贡献。
       汪道涵同志关心台湾问题,致力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991年12月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他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1993年4月,汪道涵同志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1998年10月,汪道涵同志再次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汪道涵同志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
       12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举行悼念仪式,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汪道涵会长。
       悼念仪式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中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和海协常务副会长李炳才。陈云林、李炳才向记者介绍说:自汪道涵会长病重以来,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汪老的病情,多次委派我们和其他同志前往上海看望。台办和海协的同志也多次前往上海看望汪老,报告工作。5天前,我们在专程看望汪老时,他在病榻上仍然非常关心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非常关心和思念台湾同胞。如同每次谈话一样,汪会长念兹在兹的是两岸同胞团圆、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嘱咐我们要努力工作,尽早促成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协商,努力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他那种期盼两岸关系发展、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实现的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令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如今,汪会长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感到万分的悲痛与不舍。
       陈云林、李炳才最后表示,明月不沉,哲人不朽。我们会继承汪道涵同志的精神和遗志,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继续促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12月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汪道涵会长因病不幸辞世后,海协于午间具函通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协函电全文如下:“我会汪道涵会长因病不幸于12月24日晨在上海去世。特此通报。”
       当天下午,海基会给海协回函,函电全文如下:“贵会本(12)月24日函敬悉。有关贵会汪会长今晨于上海病逝的消息,业已转告主管机关。谨代表我方表示沉痛哀悼之意,并请转告家属节哀。”
       当晚,已故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女士表示,对于汪道涵先生辞世,辜家深感悲痛,除哀悼外,也盼望两岸关系能再创新局。
       当天,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分别致电海协,对汪道涵会长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马英九唁电全文如下:“惊悉道涵先生逝世,令人痛悼!道涵先生长期致力两岸关系,以温和理性创意之风格,扮演关键角色,对增进和平交流,贡献卓著。敬请先生亲属节哀顺变。”
       连战唁电全文如下:“遽闻道涵先生仙逝,至感哀悼!道涵先生致力两岸关系,德高望重,所做努力和贡献,永为各方景仰,足令两岸人民永远怀念!谨向先生亲属诚挚慰问。”
       宋楚瑜唁电全文如下:“惊闻汪老先生于今晨辞世,不胜悼念,特电敬致哀忱。对汪老先生长期沟通两岸事务之付出和贡献,深表敬佩与肯定。今年五月间,个人及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代表一行蒙汪老先生拨冗于上海会面,先生之精辟见解及对两岸和平之企盼,令人景仰。遽遭大故,伤痛逾恒,尚祈节哀珍重。特电专唁,敬颂礼安。”
       郁慕明唁电全文如下:“惊闻汪道涵先生辞世,慕明率新党同志同申哀悼: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哲人其萎,民族同悲;风木萧萧,典型长存!”
       12月30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送别仪式结束后,海协负责人专门发表谈话,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人士对汪会长的悼念,表达诚挚感谢。
       海协负责人表示,汪道涵会长逝世后,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方面、党派、团体,香港、澳门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政界人士,纷纷发来唁电、送来花圈,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汪会长逝世的沉痛哀悼和深切缅怀,高度评价汪会长对两岸关系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夫人和子女,党派、团体代表,工商企业界、新闻界等各界人士以及汪会长生前友好,专程赴上海参加汪会长送别仪式,再次表达对汪会长的情谊和敬意。海协对此深为感激。
       负责人表示,汪道涵会长送别仪式已于30日上午礼成,海协受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委托,受汪会长家属委托,谨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人士的关心和慰问,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当天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受海协会长汪道涵家属委托,对海基会的慰问表示谢意。
       (据2005年12月25、27、3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