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政治意识”的时代感受
作者:邵显亭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政治意识”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复杂”的词语。
       在上世纪那个讲究阶级斗争的年代,这个词语在不少时间和场合是一个让人战战兢兢、让人感到生硬冰冷的词语。那时的“政治意识”从一个侧面来说,更接近于一种“斗争意识”,“政治意识”在火爆的运动中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很多时候只剩下“斗争”两字在指挥着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阶级专政”,就像“砸烂狗头”这个现在看起来非常刺眼的词语,就是当时的现实写照。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另一种回忆录》中,通过收信这一平常的人际交往方式,对此曾有这样的细致描述:“大家也许认为,收到信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用不着大惊小怪。但是,对我这‘曾经沧海’的人来说却不是这样。我除了在‘文革’初期收到一些‘砸烂狗头’一类的信以外,几乎有五六年的时间,一封信也没有收到过。我已经变得不惯于收信,收信后不知所措了。”
       先生的话很形象,不是个中人,难解其中味。的确,在那时,没有人愿意在“政治意识”方面显示自己天生弱智,“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简单而又简单的判断,非常流行。人人都有政治意识的时候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意识只是止于狂热而非理性的时候,常常意味着它的贬值和虚无。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对“政治意识”恐惧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现在这个词语,反而成了人们比较爱说和爱听的东西。比如,有贪官落马的时候,人们会说他政治意识不强,抵御不了现实的诱惑,被腐蚀了;某人行政不作为的时候,人们同样会说他政治意识有问题,不够自律,是惰政表现。现在是一个逐步学会从民生的现实角度观察问题的时代,深得民心的“和谐”两字甚至被解读出了汉字的象形意义——“禾”、“口”即人人有饭吃,“皆”、“言”即人人有话说。这时候,政治意识依然是一种评价标准,只是它身处讲究“和谐”的时代,没有了冷箭冰霜。
       比如房价是当前最热议的话题,但问题是,这种争论大多是“学术”名义下“有关人士”的争论,他们有着滔滔不绝的术语,他们善于运用精确的数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争论之激烈,常常还上升到对人品的“探讨”。但“空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没有“原则”的“放炮”,更常常沦落到单纯的口舌之争。当老百姓对“专业人士”的争论已经心有疲惫的时候,他们更希望听到一些政府的声音,因为政府是为民众服务的,是民众利益的代言人,他们不能失语。
       所以,当因劝告老百姓暂缓买房而“出名”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最近再次直言“住房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的时候,这种政治意识迅速博得了许多人的敬佩。“责任型”政府和其主政者,就应该学会弥补和纠正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而非一沾“市场”两字就撒手不管。
       看来,同一个词语随着时代的不同,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恨之或爱之,皆有理由。大概,这就是词语的功能之一,也是汉语的魅力之所在吧。一位诗人说过:“再过几百年,如果在纸堆中,挑出一行诗,就可以使这个时代再现!”诗是如此,词语何尝不是这个样子!
       [杨孔翔荐自《济南时报》200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