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每月要闻]第二届中国公民首先论坛在南昌举行,刘云山致贺信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9月20日?熏在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四周年和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中宣部宣教局、中国伦理学会、江西省委宣传部、南昌市委在南昌举办第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以“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探讨进一步加强改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对进一步加强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刘云山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培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主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历史过程。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要适应改革深化、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大家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遵循,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公民道德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进展,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既要靠法制,也要靠道德。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强改进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在广泛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先进、尊重差异、照顾多数,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和乡规民约,把倡导的道德要求融入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中。要大力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他们身上凝聚的崇高道德力量感染和教育群众,使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央和地方有关方面负责人、专家学者、先进典型、文艺体育界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孟建柱、徐惟诚、袁贵仁、苟天林、张晓兰、余欣荣、罗国杰、张云泉、王乐义、王义夫、焦晃等作了发言。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作总结讲话。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邱娥国代表与会同志宣读了《第二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宣言》。
       (据9月2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