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评]道教研究的创新之作
作者:黄霞平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适应新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如何缓解物质富裕与精神贫乏这种失衡的状态?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我们如何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推动新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京大学哲学系与宗教学系孙亦平教授推出的新著《道教的信仰与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8年1月版),就是这样一部通过系统地阐述道教文化的信仰与思想,展现道教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的力作。这也是孙亦平教授从事道教研究二十余载心血凝结而成的著作。
       
  该书在自序中指出,全书以道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历史发展为经,以其信仰、思想、仙学、伦理观、社会观和科技成就为纬,希望以经纬交织的方式,来展现道教历史事件所呈现的文化意义。内容包括:前言;第一章,道教信仰的基本特点;第二章,道教理论的主要内涵;第三章,道教仙学的文化精神;第四章,道教伦理观的基本特征;第五章,道教社会观的独特内蕴;第六章,道教之术与中国古代科技;结语,道教思想的现代意义。如果说,前言是全书的总纲的话,那么,结语道教思想的现代意义对全书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该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而言:
       
  首先,在与儒、释、道三教的对比中,突显道教实现终极目标的特点。该书在前言中指出,儒家以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修齐治平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佛教则以出世不离入世为特点,以出世求解脱为目标。就宗教性而言,道教在神圣与世俗之间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中间道路。道教将超越之道融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在世俗生活中为人类建立起神圣的世界。神仙世界是道教对现实美好社会之向往的一种曲折反映。
       
  其次,开辟了道教研究的新视角。该书虽然以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为经,但却又不同于普通的道教史著作。一般的道教史著作,往往按照道教本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来加以叙述。关于道教史的著作,已有不少日本、中国的学者做了开拓性的研究,如日本的小柳司气太、常盘大定、吉冈义丰和窪德忠等学者,中国的卿希泰和任继愈先生。该书却独树一帜,一方面,从信仰角度切入,在宏观上对道教思想加以研究;另一方面,把道教放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微观上运用大量相关的典型资料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思想。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从得道成仙的信仰角度切入,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道教理论、仙学、伦理、社会、科技思想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这样的思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分析过程中贯彻了史与论相结合,学术性和通俗性相融合的方法。观点鲜明,史料详实,文笔晓畅。从全书的内容及结构看,孙亦平教授掌握了大量详实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客观的科学的结论。作者驾驭资料、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素养通过书中大量的史籍疏证表现出来,使我们对“道教有了一个系统而又清晰的认识。”
       
  最后,在揭示道教历史价值基础上,更注重道教内涵的现实社会意义。该书在自序中指出,“我们介绍道教历史,研究道教文化,不仅仅是要展现道教信仰和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当前的新文化建设,为了有益于当代的社会人生”。对道教信仰与思想的研究,我们不仅仅是做学术上的考证,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审视,认清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应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价值,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文化上的自觉。如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可以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中发展壮大自己,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该书的写作背景,就是以文化自觉的态度重新理解和诠释道教文化,并在基础上推陈出新,以继承和发扬道教文化优良传统。注重道教客观的现实社会价值正是道教优良传统的核心所在。今天,道教正在走向世界。道教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各层面,支配或影响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注重道教内涵的现实社会价值,使道教研究工作增添了时代气息,具有了新的活力。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道教研究者对今天的新文化建设做出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