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试论首都戒律伦理观的践行方式
作者:王 进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引言
       

       
  一般来说,成熟的组织化的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宗教伦理道德,这些宗教伦理道德主要体现于戒律之中。道教戒律是道教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去恶为善的具体化、操作化程式,是全方位的对“德”的诠释。唐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十二部义》说:“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之缚,能分善恶之界,又能防止诸恶也。”“戒,止也,法善也。止者,止恶。心口为誓,不作恶也。”作为条文内容的戒律,是道教徒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其在道教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仅次于教义。“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有经而无戒,犹欲涉海而无舟楫,犹有口而无舌,何缘度兆身耶!”唐京都长安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的《三洞众戒文序》说:“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故《灵宝升玄步虚章》云: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又太极左仙公云: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由是详之,夫戒者,戒诸恶行,防众行之最。若不持戒,道无由得。”唐代三洞道士朱法满编《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四说:“夫经以检恶,戒以防非。”道教戒律就是要求道教徒为善止恶的一套规则,目的在于“戒人治行,身入光明,远恶就善,终归福门”,“广度天人,生死蒙惠,免脱八难,身超三界,受庆自然,世世欢乐,享祚无穷”。
       
  由此可见,道教戒律具体体现了道教的道德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道教戒律实际上是一种伦理符号,伦理观为其内在核心。然而,道教戒律在道教内部,除了伦理说教以外还有一定的强制性,对违反戒律的信徒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此外,道教还把戒律贯穿在各种日常的宗教仪轨中,使道教徒在程序化的仪轨中不断地重复践行戒律的伦理观,把道教戒律的伦理观渗透到道教徒的日常生活之中。总之,道教为了使戒律能够得到有力的推行和实施,采取了许多现实有效的实践方式。
       

       
  二、道教戒律伦理观的践行方式
       

       
  道教戒律既是要求教徒遵守的清规戒律,也是道教在追求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和谐的伦理关系上所作的探索与努力。道教戒律蕴涵和体现了道教的伦理观,可以说,道教戒律实为一种伦理符号,伦理观是其核心和精髓。道教为了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要求信徒切实践行道教戒律的伦理观,主要表现为道教徒的持戒。具体而言,道教戒律伦理观的践行方式即持戒主要为以下四种。
       

       
  (一)循序持戒
       
  道教认为众生道性平等,人人均有成道的可能,但人天质各异,悟性有高有低,所以各授戒律不同。道教传授戒律有严格的顺序,大抵从低级到高层。隋唐道土潘师正将戒律分为“有得戒”、“无得戒”两种,并解释说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因众生根性有差别,得道有深浅不同层次,故设科立教,便有殊别。根据隋唐道教的规定,始起心人道,需要受三归戒,表示皈依道、经、师三宝,然后依次受箓生五戒、八戒,在俗男女无上十戒,新出家者初真戒,正一弟子七十二戒,男官、女官老君一百八十戒重律,清信弟子天尊十戒、十四持身品、五千文金纽、太清阴阳戒,太上高玄法师二十七戒,洞神三道要言五戒、十三戒、七百二十戒门,升玄内教百二十九戒,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中盟智慧上品大戒,大盟三元百八十品戒、上清智慧观身三百大戒。唐朝道士张万福也主张根据修道对象不同授予不同戒律的原则。他认为“气有清浊,人有贤愚,故教有三乘,形分万等,法门渐顿,盖有由矣”。唐代经戒的传授则是按道士的不同道阶,传授不同经戒。全真道的三坛大戒更是规定,受持初真戒精进者方可受中极戒,受持中极戒精进者方可受天仙戒。道教戒律的次序性十分明显。初出家的道士、女冠及在家善男信女奉持戒条较为粗疏的《初真戒律》。持守言行,无丝毫过犯者,受《中极戒》,《中极戒》有300条,较《初真戒律》而言,规定更为详细,要求更加严格。得受《中极戒》后,勇猛精进者,可受《天仙大戒》,《天仙大戒》所规定的条目和内容均十分抽象,可“使三身解脱,八识消亡,九难十魔,不敢侵犯”。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戒律对道徒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道教戒律的根本和基础之五戒,要求不妄语,天仙戒中增至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而道教戒律的主体又是伦理道德,不同修行阶段的道徒所持戒律不同,也即是所应持守的伦理道德不同,按其善行的多少,所证的果位也相应不同。行五戒者得生人道;行初真戒者得了脱生死,超三界;行天仙戒者得生天道并得大罗金册之果位,方可度得众生。也就是修德越多,积善越多,果位越高。在这里,道教徒从遵守“五戒”(不杀生、不荤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盗、不邪淫)开始,也就是从道德的伦理底线开始,不断向高层次伦理攀登,循序上升,逐步成仙,伦理道德水平逐渐提高。
       

       
  (二)修心持戒
       
  道教认为,善恶由心造,心为善恶之源,祸福由之而起。心生善即善,心生恶即恶,这即是“心”造作善恶的功能。基于此种心为生命之根、善恶之源的思想,道教戒律,尤其是全真道戒律把“修心”、“戒心”列为其要务,把心的一点点疏忽过失列为“恶”,要人竭力戒除,不妄作邪念,去恶于心。道教奉行“知心即是道”,强调“心”这一道德动机的主要语言符号的功能,在其戒律的伦理观中处处要求人们在心的一念处下功夫。道教强调持戒之要在于心,“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生死出入,皆只因心头一念。因此,真正做到“持戒在心”,就能人圣成真。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讲:“吉凶善恶,皆由心造,为善获福,为恶受殃。”《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指出:“众生受诸恶业,皆由自心。妄想颠倒,不悟无为,一切罪根,皆从心起。”《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所说十戒的第二戒即是“不得妄作邪念”。《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要人守五道戒,第一“不得淫佚不止,志意邪念,劳神损精”;第二“不得纵情喜怒,积怨发愤”,并劝人以戒制情,善守中和之德。《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中提及“教人明心”之法:“不杀微命,是教尔等发慈悯心;不起淫意,是教尔等发洁白心;不生诤念,是教尔等发忍辱心;不盗一荠,是教尔等发净明心;不欺一愚,是教尔等发真实心;敦行尽力,是教尔等发报本心;语文无妄,是教尔等发诚一心;于魔不转,是教尔等发坚固心;宏发愿力,是教尔等发广大心;事圣不倦,是教尔等发精进心。”所谓怜悯心、洁白心、忍辱心、净明心、真实心、报本心、诚一心、坚固心、广大心、精进心这“十心”就是“戒心”的具体内涵,亦是戒心的具体要求。
       
  对于道众而言,戒心即是“防”,也就是狠斗恶字一闪念,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甚或还没
       有征兆之前,就已将其遏止住,努力用内化于自我的善良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道教戒律是诸法之要,人道之阶,圣真之果,凡夫之防。这个“防”字就是“防患于未然,防过于未萌,防心于未兆,即昔贤所谓惟精惟一,兢兢业业之道”。如何治心?即以心治心,以善压恶,以善心制服恶念。具体说来:“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长长心治不悌心,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诚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无礼心,以循理心治无义心,以清介心治无廉心,以自爱心治无耻心,以积德心治为恶心,以利济心治残贱心,以臣扶心治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
       

       
  (三)自主持戒
       
  道教向来高扬“自主”的旗帜,强调人的自力,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戒律中的伦理观展示给人们的是高扬自主性。《碧苑坛经》说:“同道修行,冷暖各人自知,进退各人自到……只要各各努力向前,老老实实,乃把个戒律,行持紧紧,戒中忘戒,律外加律,功夫深刻,火候到时,自得祖师提拔。接引通真,切不可没主意,倚师父、靠道友,执名着相,终日终年,随人脚跟瞎走。又须要拿定心肠,不生疑惑,一心一意,死而不悔,到得火候齐时,岂不闻皇天不负苦心人耶?邱祖遗有无声偈言:……生死无常须自悟,死得自家人不顾,莫将自己靠他人,就是神仙也自度……自个按律觅行持,自然天神暗默知。”连神仙都要自度,更何况凡夫俗子?惟有精勤持戒到一定火候方有祖师提拔。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长短,并非完全由上天所命定,也非他人所能定夺,主动权操持在人类自己手中。人只要通过积极的修炼,就可超越死亡,求得生命之永恒,进而位列仙班。其中,持戒即是其主体性的具体操作化程式之一。“凡有性灵,莫不成真……然人每由情欲相交。登真无路,终始迷昧,不能解脱”,而要成真“当由初真戒、中极戒谨慎修行至天仙大戒,心地光明,德充道极,无戒可说,无律可持”。无疑,在道教看来,人若自主持戒则可成真。道教戒律中的伦理观也处处体现了这一自度性,即人的主体性。它所列种种,明确界定了什么是善,如忍辱慈悲、济人拔苦、孝敬父母、友好邻人、忠顺朝廷等;什么是恶,如说人过恶、浮华妄语、恶口赤舌、盗窃财物、离别家室、落子伤胎等。个人在道德实践中,依据道教戒律所列之道德原则进行自由选择,而此行为均取决于自我意志,这即是道德的主体性。进一步说,个人行善还是作恶全由自己,自我是道德行为的责任承担者。戒律中所倡诸善奉行、诸恶莫作的伦理观,最终落实还是需要持戒的人自己来实现。
       

       
  (四)禁欲持戒
       
  在道教看来,道德上的罪恶是由于肉体的物质欲求对灵魂的污染,因而,物质追求和肉体情欲乃是万恶之首,只有否定物质生活,弃绝肉体欲求,自觉忍受苦难才是灵魂得救之道。“敬重禁忌,不敢有违失意”,“知天上所施,禁忌众多,当辄相承,不得有失也”。因此,道教主张禁欲。其基本精神可用《清静经》的“澄心遣欲”四字来概括。
       
  道教把断除酒色财气等较粗的人欲作为首务。戒酒,是道教的基本戒条。《积功归根五戒》第二戒规定“不得荤酒”,《初真十戒》规定“不得饮酒食肉”,《女真九戒》也要求“断绝荤酒”。全真道在创教之初即在其道戒中反复强调:“酒为乱性之浆,肉是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应予戒除。《金关玉锁诀》以断酒肉为修行天仙之道的要务。《老君说五戒》曰:“酒戒者,南方火也,太阳之气,物以之成,而人好酒,则心受其毒。”《初真十戒文》解曰:“不饮酒者,所以戒乱性也。盖酒本以行礼,浃洽和气,古人主宾百拜终日而不至醉,示有节也。后人嗜欲无厌,纵饮谋醉;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或以致病,或以构祸,罔觉其非。”可见,道教认为酒能乱性,且不生智慧,除非在教徒“身病”及“法礼”的情况下,否则不得饮酒。至于色欲,更被道教视为攸关生死之事,更应严格戒除。《积功归根五戒》中把“不邪淫”列为一大戒。对居士而言,“不邪淫”是指禁止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对出家的道人而言,则是彻底禁止淫欲。《丹阳真人语录》就说:“酒肉犯之犹可恕,若犯于色,则罪不可容诛矣。……盖色者甚于虎狼,败人美行,损人善事,亡精来神,故为道人之大孽也。”总之,“凡人行道,总须依此十二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悉思虑”。《丹阳神光灿立誓状外戒》进一步强调:“永除酒色财气。”一切与酒色财气相关的行为均应避而远之。若“酒色财气食荤但凡一者”,罚出;若“饮酒茹荤食肉,搅乱常住者”,杖责逐出。
       
  其次,道教,尤其是全真道还要求道士降低物质生活要求,摒绝一切过头的物质欲望,《丹阳真人语录》说:“不得穿好衣,不得吃好饭,……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缕缕,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真仙直指语录》之“十劝”中也说要“薄滋味、弃荣化”。《全真清规长春真人规榜》说:“每一衣一食不过而用之,每计庵粮不可积剩,治身衣物不可贪求。”《女真九戒》第五戒对“女真”要求“衣具质素,不事华饰”。《中极三百大戒》要求道士“不得羡慕富贵、希图逸乐”(第38条)、“不得用金银食饮”(第39条)、“不得营谋身后厚葬体骨”(第40条)、“不得贪著滋味”(第44条)、“不得择美食”(第70条)、“不得观看妓乐”(第73条)、“不得择好房舍床榻息”(第152条)、“不得评论人家饮食好恶”(第153条)、“不得荣饰衣服华丽”(第183条)、“当念远声色歌舞之术”(第232条)等。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的道教戒律伦理观的践行方式外,在伦理观上,道教辅以神明监察和因果报应的说教,形成了积善以求成道和获得福报,积不善将得到神明的惩罚和获得恶果的逻辑关系,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处于否定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还针对一般的社会信众,创造了功过格,就是把自己每天所做的善事和恶事记录下来,最后将善恶根据大小进行抵消后确定自己的功与过。功过格的使用,使人对自己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处于道德评判之中,而且评判的道德标准就是道教戒律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