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料与知识]《灵源大道歌》与《至真歌》、《道枢·灵源篇》的关系考
作者:尹志华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以来,该《歌》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众多内丹修炼者和气功爱好者所熟知。笔者曾撰文指出,前贤关于《灵源大道歌》不见于明《道藏》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明《正统道藏》所收董漌醇编《群仙要语纂集》卷下载有《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内容与陈撄宁先生所注解的《灵源大道歌》完全一致,仅个别文字有异。[1] 笔者后来又发现明代李濂编《汴京遗迹志》卷十一所收《希元观妙先生祠堂记》,载曹仙姑生平甚详。据此《记》可知曹仙姑本名希蕴,后宋徽宗赐名道冲,又先后赐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希元观妙先生。曹仙姑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譺?訛 卒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享年77岁。
       
  董漌醇《群仙要语纂集》所收《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下简称“董本”),全文128句: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
       
   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2] 得一善持谨勿失。
       
   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
       
   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用竭元和神乃去。
       
   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
       
   磋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
       
   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
       
   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
       
   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萦心两何异。
       
   但看婴儿处胎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
       
   绵延迤逦归元命,[3] 不汲灵泉常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
       
   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
       
   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
       
   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如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
       
   皆由虚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
       
  初将何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
       
   念中境象须除拨,梦里精神牢执持。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
       
   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干。
       
   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
       
   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
       
   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
       
   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
       
   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
       
   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
       
  我今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静。
       
   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比如闲处用工夫,争似泰然修大定。
       
   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
       
   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御。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
       
   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
       
   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
       
  缥缈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
       
   名与身兮竟孰亲,半生岁月太因循。
       
  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
       
   可怜一个好基址,金殿玉堂无主人。
       
  劝得主人长久住,置在虚闲无用处。
       
   无中妙有执持难,解养婴儿须惜母。
       
  缄藏俊辩黜聪明,收卷精神作愚鲁。
       
   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4]
       
  董本歌名中缺“灵源”二字。按,南宋内丹大家夏宗禹《悟真篇讲义》卷二曰:“及观《灵源大道歌》,又只说‘此物元来无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则为汗,在鼻感风则为涕,在肾感合则为精,在眼感悲则为泪’,亦不说真阳是何物也。”[5] 夏宗禹所引《灵源大道歌》的内容,与董本文字稍异。“此物元来无定位”,董本作“此物何曾有定位”。“在体感热则为汗,在鼻感风则为涕,在肾感合则为精,在眼感悲则为泪”数句,董本的顺序是“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个别文字也有差异。但二者内容相符,可见《灵源大道歌》应为该歌的全名,董本歌名中省略或缺载“灵源”二字。
       
  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所著《周易参同契发挥》亦引有《灵源大道歌》数句。
       
  俞书卷五3次引“《灵源大道歌》云”,内容分别是:“千经万论讲玄微,命蒂由来在真息”,[6]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化功同出没”,[7] “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施终未了”。[9] 董本对应文字分别是:“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俞书卷六引“《灵源大道歌》云:但看婴儿胎处时,岂解将心潜算计。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休休”。[10] 此数句中的“胎处”,董本作“处胎”;“将心”,董本作“有心”;“休休”,董本作“悠悠”。
       
  俞书卷七引“《灵源大道歌》云: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则为汗,在鼻感风则为涕,在肾感合则为精,在眼感悲则为泪”。[11] 前两句与董本相同。后四句的顺序及文字与夏宗禹《悟真篇讲义》卷二相同,而与董本稍异。
       
  俞书卷八引“《灵源大道歌》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12] 文字与董本相同。
       
  俞书卷九引“《灵源大道歌》云:他年功满乃逍遥,[13]初时修炼须勤苦。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14]前两句董本作“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后两句与董本相同。
       
  明万历十九年(1591)高濂所刊印《遵生八笺》卷一也引“文逸曹仙姑歌云”,共摘录《灵源大道歌》54句。[15]引文顺序同董本,但其中个别句子的文字,与董本稍异。如“我为诸君说真的”,董本作“我为诸君说端的”;“照体长存空不空”,董本作“照体长生空不空”;“得一须教谨防失”,董本作“得一善持谨勿失”;“气乱精神无所据”,董本作“丧乱精神无所据”;“本来二物互相亲”,董本作“本来二物更谁亲”;“念中景象须除灭”,董本作“念中境象须除拨”;“在肾感合即为精”,董本作“在肾感念即为精”;“到头总是神水溃”,董本作“到头不出于神水”;“不去夺名与逐利”,董本作“不去奔名与逐利”;“自然决烈滞何人”,董本作“决烈在人何住滞”;“掀天声价又何如,倚马文章何足贵”,董本作“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积玉堆金成何济”,董本作“积玉堆金复何济”;“名与身兮果孰亲”,董本作“名与身兮竟孰亲”;“神气不全空苦辛”,董本作“神气不安空苦辛”;“金屋玉堂无主人”,董本作“金殿玉堂无主人”。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彭好古刊印《道言内外秘诀全书》,亦收有《灵源大道歌》全文,题“曹文逸姑著”。将彭好古本与董本对照,仅个别地方有异:董本“梦里精神牢执持”中的“神”字,彭本作“灵”;董本“半生岁月太因循”中的“太”字,彭本作“大”;董本“解养婴儿须惜母”中的“惜”字,彭本作“藉”。[16] 朱越利先生近来撰文指出,“《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又被收录于《内丹秘诀》,题为《至真歌》”。[17] 《内丹秘诀》见于明《道藏》。将《至真歌》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相对照,可以看出该歌乃是《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的节略本。《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共128句,《至真歌》共116句。《至真歌》全文是:
       

       
  我谓诸君说端的,命蒂由来在真息。
       
   照体长存空不空,灵境同天容万物。
       
  太一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慎勿失。
       
   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血液枯。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渐蠹。
       
   朝伤暮损迷不知,气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用竭元和神乃去。
       
   尽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磋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温养火候足,玄应无心神乃速。
       
  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渐定。
       
  本来二物更谁亲,失了将何为本柄?
       
  [初将何事立根基,处无为处是无为。
       
   念中景象须除拨,梦里精神牢执持。
       
  不荡不凝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妙。
       
   灵源内运即成真,呼吸外驰终未了。]
       
  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
       
  若将闭息为真事,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谓尘劳,内又萦心两何异。
       
  但看婴儿胎处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溶见真素。
       
   他年功满乃逍遥,初时炼漉须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
       
   奈何心使闲不得,到了纵擒只在人。
       
  我今苦中至苦行,草衣木食孤又静。
       
   若于闲处用功夫,争似旷然修大定。
       
  形神设使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休休。
       
   绵绵迤逦归元本,不汲灵泉长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
       
   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
       
   借问真人何处来,从来元只住丹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
       
   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如金石,战退阴魔因慧力。
       
   皆由恬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
       
  [不为奔名与逐利,绝却人情都没事。
       
   掀天声价又如何,骑马文章奚足贵。
       
  工巧琴诗与词赋,多能背了修行路。
       
   恰如薄雾与轻烟,闲伴落花随柳絮。
       
  缥渺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干。
       
   休论涕唾与精血,执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尝有定位,临时变化由心意。
       
   在体感热即为汗,在鼻感风即为涕。
       
  在肾感合即为精,在目感悲即为泪。
       
   往来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滋生一切缘精气。]
       
  半藏岁月太因循,比来修炼赖神气。
       
   名与身兮竟孰亲,神气不安空苦辛。
       
  可怜一个好基趾,金殿玉堂无主人。
       
   劝你主人长久住,置靖安闲无用处。
       
  无中妙有执捉难,解养婴儿须藉母。
       
   包藏俊辩复缄默,收卷精神学愚鲁。
       
  坚心一志向前程,成与未成期必取。[18]
       
  上述《至真歌》中加着重号的文字,系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不同的文字。更重要的不同在于歌中句子的顺序。上述《至真歌》中加[]的几组文字,其在歌中的位置都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不同。上述《至真歌》中“半藏岁月太因循,比来修炼赖神气。名与身兮竟孰亲,神气不安空苦辛”四句,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相对照,可知其排列顺序明显有误,应为“名与身兮竟孰亲,半生岁月太因循。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至真歌》中的“藏”字,亦应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生”字为妥。
       
  《文逸曹仙姑大道歌》所有而《至真歌》所无的12句分别是:“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御。”“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至真歌》的最后一句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完全不同:《至真歌》是“成与未成期必取”,《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则是“大道于人终不负”。
       
  因我们对《灵源大道歌》的流传情况不清楚,故难以解释该歌为何在《内丹秘诀》一书中又以《至真歌》的名字出现,且缺少12句,有些句子的位置也不相同,最后一句的文字完全不同。但《至真歌》中有些文字虽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不同,却与他书所引相同。如:“在肾感合则为精”,与夏宗禹、俞琰、高濂所引皆同。“命蒂由来在真息”,“但看婴儿胎处时”,“往来真息自休休”,“他年功满乃逍遥”,与俞琰所引相同。“照体长存空不空”,“气乱精神无所据”,与高濂所引相同。“解养婴儿须藉母”,与彭好古本相同。这似可证实《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与《至真歌》是《灵源大道歌》的两个不同版本。
       
  清康熙(1622—1722)时编、雍正(1723—1735)年间刊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卷三百零一《静功部·艺文第二》收有《至真诀》,题为刘海蟾著,其内容却是《灵源大道歌》。与董本相对照,只有少数几个字有异:董本“神不外驰气自定”之“定”字,《至真诀》为“足”;董本“念中境象须除拔”之“除”字,《至真诀》为“阴”,恐系传抄之误;董本“半生岁月太因循”之“太”字,《至真诀》为“大”;董本“劝得主人长久住”之“长”字,《至真诀》为“常”;董本“无中妙有执持难”之“持”字,《至真诀》为“时”;董本“解养婴儿须惜母”之“惜”字,《至真诀》为“藉”。《至真诀》是否《灵源大道歌》的另一版本?而题为刘海蟾著,不知何据。也许如笔者曾在《曹仙姑的生平、著作考》中所推测的那样,“因曹仙姑在北宋以后名气不显,又属女冠,而刘海蟾则是全真道著名的北五祖之一,故而在传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发生了张冠李戴的现象”。[19]
       
  清嘉庆(1796—1820)年间蒋予蒲(字元庭)编纂的《道藏辑要》,[20] 在奎集中收有《至真歌》,亦题为“海蟾帝君”即刘海蟾著。[21] (元武宗至大三年敕封刘海蟾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蒋予蒲将《至真歌》题为刘海蟾著,有几种可能:一是他所见到的版本,已如此题名;二是受《古今图书集成》的影响;三是误读明《正统道藏》中的《内丹秘诀》所致。《内丹秘诀》中的《至真歌》虽然未署作者,但在《至真歌》同卷前面,即为《海蟾子还丹赋》。蒋元庭在阅读《内丹秘诀》时,可能因《至真歌》紧随《海蟾子还丹赋》之后,且未署作者,遂误认为《至真歌》也是刘海蟾的作品。
       
  《道藏辑要》中的《至真歌》,并未沿用明《道藏》中《至真歌》的文字,而是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的内容基本相同。可以确定为异文的,有以下几处:一是“用竭元气神乃去”中的“气”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和”;二是“比如闲处用功夫”中的“功”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工”;三是“争似泰然坐大定”中的“坐”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修”;四是“本来两物更谁亲”中的“两”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二”;五是“半生岁月大因循”中的“大”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太”;六是“解养婴儿须藉母”中的“藉”字,《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作“惜”。另几处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相异的文字,则属于刊刻时的错别字:“命帝从来在真息”,“帝”应为“蒂”;“无中妙有执时难”,“时”应为“持”。《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中的两处错别字,即“大极布妙人得一”中的“大”字和“绵廷迤逦归元命”中的“廷”字,《道藏辑要》中的《至真歌》则均为正确的字“太”和“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川成都二仙庵刻印的《重刊道藏辑要》,奎集中的《至真歌》,与蒋元庭本对照,又改动了几个字,即将蒋本“照体长生空不空”的“生”字,改成了“存”字,并将蒋本中的一些错别字,如“命帝从来在真息”中的“帝”字、“无中妙有执时难”中的“时”字,分别改成了正确字“蒂”和“持”。
       

       
  从《灵源大道歌》到《至真歌》,事情的真相已经扑朔迷离。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的是,南宋曾慥所编《道枢》卷十六有《灵源篇》,[22]虽为散文体,但内容与《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基本相同。然而曾慥却以“何真人曰”开篇,并注解说,何真人即何仙姑。对于此问题,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第二卷中说,《灵源篇》是何仙姑对《灵源大道歌》某些歌辞的简释。[23] 笔者在《曹仙姑的生平、著作考》一文中,未及详考,也从《中国道教史》之说。朱越利先生则认为,“《灵源篇》不是《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的注释,二者是改写关系”。[24]朱先生推测说,应是先有何仙姑所著散文体的《灵源篇》,后来曹仙姑将之改写成诗歌体的《灵源大道歌》。
       
  朱先生还发现一个细节,“在《文逸曹仙姑大道歌》的第126句与127句之间的位置,《灵源篇》反而多出3句”。朱先生认为,“曹仙姑改写时,有删削,至少删掉了《灵源篇》多出的那3句。”[25]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先让我们来看《灵源篇》多出的3句。这3句是:“其成与不成,无必取焉。无必取,其质自延矣。有必取,斯神仙矣。”这3句确实在《文逸曹仙姑大道歌》中找不到对应的句子,但却与《内丹秘诀》所收《至真歌》的最后一句“成与不成期必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鉴于此种情况,笔者大胆推测:《灵源篇》是曾慥自己据曹仙姑《灵源大道歌》改写为散文体的。曾慥所编《道枢》,所收前人著作,大多经过自己的改写。故他将《灵源大道歌》改写为散文体,完全有可能。至于开篇的“何真人曰”以及“何仙姑也”的注释,有两种可能:一是曾慥误将《灵源大道歌》的作者认作何仙姑(因何仙姑比曹仙姑名气大,发生张冠李戴的事也有可能);二是镂板刻印时发生的错误,因民间熟知何仙姑,不知曹仙姑。发生刻印错误亦有两种可能,一是曾慥原本即已刻错,二是明代编纂《道藏》时刻错的。当然,推测不一定靠得住,尚俟博雅君子正之。
       

       
  附记:拙作《曹仙姑的生平、著作再考》在《中国道教》2004年第3期上发表时,因故漏登了曹仙姑的两首诗词,今予补上。
       
  一是:赠乾明寺绣尼集句
       
  睡起杨花满绣床,为他人作嫁衣裳。因过竹院逢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长。[26]
       
  二是:踏莎行·灯花
       
  解遣愁人,能添喜气。些儿好事先施力。画堂深处伴妖娆,绛纱笼里丹砂赤。
       
  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27]
       
  又,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对徽宗诗句”条载:“徽宗又因宴近臣,制诗语云:北斗七星三四点。唯曹希蕴能对之,云:南山万寿十千年。”
       

       
  注:
       
  [1]参阅拙文:《曹仙姑的生平、著作考》,载《中国道教》2002年第4期。
       
  [2]原书作“宝元三年”,按宋仁宗“宝元”年号,只用了两年。又,曹仙姑卒于政和五年( 1115年),享年77岁(古人常用虚岁),故当生于1039年,即宝元二年。拙文《曹仙姑的生平、著作再考》(载《中国道教》2004年第3期)未及详考,照录《汴京遗迹志》原文,并注宝元三年为1040年,实误,特此更正。
       
  [3]“太”字原为“大”,应系刻写之误。
       
  [4]“延”字原为“廷”,应系刻写之误。
       
  [5]《道藏》第32册第454-45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6]《道藏》第3册第38页。
       
  [7]《道藏》第20册第219页。
       
  [8]《道藏》第20册第220页。
       
  [9]《道藏》第20册第226页。
       
  [10]《道藏》第20册第233页。
       
  [11]《道藏》第20册第240页。
       
  [12]《道藏》第20册第248页。
       
  [13]“他年”,《道藏》本作“他家”,兹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改。[14]《道藏》第20册第258页。
       
  [15]本文所引《遵生八笺》,见赵立勋等《遵生八笺校注》第21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
       
  [16]本文所引彭好古《道言内外秘诀全书》之《灵源大道歌》,见《藏外道书》第6册第182-183页。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17][24][25]朱越利《北宋何仙姑与曹仙姑》,载(台湾)《宗教哲学季刊》总第37期(2006年9月)。
       
  [18]《道藏》第24册第180-181页。
       
  [19]拙文《曹仙姑的生平、著作考》,载《中国道教》2002年第4期。
       
  [20]意大利学者莫尼卡女士(Monica ESPOSITO)在《江南发现的蒋元庭本〈道藏辑要〉》(The Discovery of Jiang Yuanting’s Daozang Jiyao in Jiangnan)一文(载日本麦谷邦夫的课题报告《江南道教研究》),用令人信服的证据,论证了康熙年间(1622—1722)彭定求最先编纂《道藏辑要》的说法乃是误传,《道藏辑要》就是蒋元庭最先编纂的。
       
  [21]笔者所引用的《道藏辑要》,为中国道教协会图书室收藏本。该书首册扉页题“道藏全书”,但紧接着则为题名“苏朗”的“道藏辑要序”。序文首页盖有两枚藏书印,一为“面城楼藏书印”,一为“顺德温君勒所藏金石书画之印”。面城楼为清代广东南海人曾钊(1793—1854)的藏书楼。曾钊去世后,其藏书大部分为广东顺德温树梁所得,故该套《道藏辑要》又有温氏的藏书印。
       
  [22]《道藏》第20册第686页。
       
  [23]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第74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见清代厉鹗辑撰《宋诗纪事》卷八十七,原注:“出自杨公彦龄《笔录》”。按:宋代杨彦龄《杨公笔录》载:“女郎曹希蕴作诗立成。一日游乾明寺,见诸尼作绣工,尼乞诗,乃应声为集句:睡起杨花满绣床,为他人作嫁衣裳。因过竹院逢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长。”
       
  [27]见唐圭章辑《全宋词》第700-7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原注:“出自《花草粹编》卷六。”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