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修真养性]道教养生原则略述
作者:于 璞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所以对养生问题尤其关注。而道教的养生方法又是相互融合、交叉运用的,很难表述清楚。概括其养生原则,约略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动而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内守和性命双修。
       

       
  一、天人合一
       

       
  道教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并将养生实践放在这一基础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在一些丹家的著作中,甚至将人身视作一个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外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并将大小宇宙的统一作为“返归自然”的目标。人类与自然环境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要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一种良性循环,这体现了古人的环境养生观。
       
  道教养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求人类自觉适应自然。例如:古代的城市布局,一般要按阴阳五行设计,住房要坐北向南,这是人类自觉适应自然的表现。道教认为人体的内环境系统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致的,二者有着共同的生成、变化和兴衰规律。这是继承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论。《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① 道教养生还非常注重按照季节和时辰进行修炼,服食养生和房中养生也很讲究季节和时间;而日常摄养卫生更是如此。这些养生方法的理论根源,都来自于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第二,利用自然规律,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老子河上公注》)利用自然提供的一切为人类服务。
       

       
  二、法于阴阳
       

       
  “法”,即效法之意。“法于阴阳”就是要掌握和顺应自然界阴阳四时、日月盈亏、昼夜交替、冷热变化等自然规律,形成与自然规律、环境变化同步和谐生活的习惯。古人云:“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饮食、睡眠、娱乐、劳作以及喜、怒、哀、乐、爱、恨、怨、忧,都应当与自然保持高度统一,最终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教认为人体与宇宙的结构是相同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结构相应,而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人体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
       
  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首先利用阴阳变化的理论阐发这一观点。他发挥《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结合黄老清静思想和自身内、外丹修炼的体验,建立了一个纳天道变化和人体养生、外丹炼制与内丹炼养为一体的养生理论体系。其目的在于把握人体与天道自然的共同变化规律,法天地日月变化、阴阳消长来从事养生修炼,使人体精气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运行,从而促进人的生命系统的改善和发展。
       
  宋代道教养生家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遂借天符之进退,阴阳之屈伸,设为火候也,法象示人。盖天地俨如一鼎器,日月乃药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间,往来出没,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诸身,自可默会火候进退之妙矣。”② 道教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术。
       

       
  三、和于术数
       

       
  “和于术数”从养生而论,就是用适当的几种养生锻炼术,把人的身心机能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古代医学家张隐阉说:“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和即“中”,中即“和”,即不偏不倚也。“和于术数”要以“和”字为要,不可不及,也不可过之,要以和畅适宜为度。
       
  道教养生锻炼方法很多,导引按摩,叩齿漱津,吐故纳新,闭目养神,五禽戏,太极拳等,有静有动,有强有弱,既适合老弱病幼锻炼,又能满足青壮年的要求。所以,在选择养生方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合理选择,不要赶时髦,随大流,偏信盲从。另一方面,在养生锻炼过程中要注重强度选择、程度把握。练拳习武,不要摧残身体,超越生理极限;练习气功要心平气和,不要抱有幻想,以防止走火入魔;静坐有益于人的健康,散步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坐不可久,立不可久,行不可久”,超过了人体的生理限度,不仅达不到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和目的,相反会缩短人的寿命,破坏人体健康。
       

       
  四、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道教对养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节的含义有三:(一)节制之意。就是要节制食欲。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权贵人家整天吃着大鱼大肉,却没有食欲,这是因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体内的“真气”就不能畅通地运行,日积月累,就会滋生百病。所以,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说:“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清人曹庭栋《老老恒言·饮食》中解释“饮食有节”说:“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二)节律之意。就是要求吃饭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工食品要精心,鱼肉要切成细丝,每次吃饭前都要洗手洗脸,用浓茶漱口,这既能清除口里的油腻,又能滋润肠胃。吃饭过程要细嚼慢咽,用津液送下,不要狼吞虎咽。一次吃饭不要吃很多的菜,因为食物品种太杂,属性相克,会产生毒素,或破坏食物的营养结构。吃饭常改变花色品种这是对的,一次吃饭进食很多种饭菜却是错的。这不仅不利于养生保健,而且会造成食物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开支。(三)节忌之意,指的是要忌口。对身体不需要的,对病情有害的,不清洁卫生的食品都要禁忌。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粮食霉变了,鱼肉腐烂了,不食;食物颜色变了,气味难闻了,不食;食物烹调坏了,不食;果实没有长熟,不食。华佗还针对当时流行的生食鱼脍(生鱼片)的习惯提出批评,认为吃生鱼片多了,会使体内滋生颜色像鱼脍的赤头寄生虫。对于病人的饭食则更应注意忌口,有肝病不要吃辛辣食品,辛伤肝;心脏病变,不要吃咸味太重的食品,咸伤心;肾脏病变,不要吃甜食,甜伤肾;脾脏不好,不要吃酸味食物,酸伤脾;肺部病变,不要吃苦的食物,苦伤肺。
       

       
  五、起居有常
       

       
  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包括饮食、言语、作息、穿着、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利,以求健康长生。对于起居摄养之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道教综合继承并加以系统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颐养生息的起居之道。
       
  起居休息要形成规律,自觉顺应四季气温的变化。《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披散头发,放松肌肉),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厌恶酷热的太阳),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饮食有了节制,作息有了常规,人们就能活到自然的寿限。
       

       
  六、不妄劳作
       

       
  “不妄劳作”的“劳”字,有二个含义,一是劳心,二是劳力。劳心,一般指脑力劳动;劳力,一般指体力劳动。妄劳,则是违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规律的一切不良行为。“不妄劳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道德修养。孔子《论语·雍也》曰:“仁者寿。”善于养生的人,应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效防止妄劳行为。《庄子·庚桑楚》说:“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这是道家所说的“真人”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才能确保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其次,要劳逸结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说:“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宋朝大文学家、道教信奉者苏轼认为:王公贵族住楼阁,坐车轿,衣裘皮,保养得过分了,养得四体不勤,气候稍一变化,寒气便会侵袭身体,使其患病。而农夫小民,无论酷暑严寒,都在田野劳作,风雨侵袭已司空见惯,劳动之后,稍一休息便又能恢复体力。所以,善于保养身体的人,一般能劳逸结合,经常活动,让身体适应不同天气,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七、动而有常
       

       
  《金丹心法·劳筋骨》中说:“天体运转,日月星辰皆流转,盖阳精主动,动而有常,唯行健自强,所以永贞而不息。”③ 道教养生学既强调运动养生,又主张运动要适度。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说:“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④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称:“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视、久听……能中和者,必久寿也。”⑤ 又说:“夫流水不腐,户抠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⑥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第三》中说得更明白:“养生之道,无作搏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这一运动养生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道教各种导引术和内炼方法的发展,至今仍具有养生健身价值。“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其实质的集中体现。
       

       
  八、清心寡欲
       

       
  清朝人金缨《格言联璧·存养》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所以,人们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健康长寿。要做到“清心寡欲”,就要尽量减少人的七情六欲,消除各种私心杂念。其具体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⑦认为这十二“少”,是养生的基本法则,并以此反对“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⑧ 道教认为:多思索则精神受到危害;多杂念则神志散逸;多嗜欲则神志昏蔽;多事累则形体疲劳;多说话则气短神累;多嘻笑则五脏损伤;多忧愁则内心恐惧;多快乐则意气骄溢;多喜则善忘错记头脑昏乱,多发怒视血脉喷张不定;多爱好则迷恋于中不可控制;多厌恶则内心慌悴没有欢乐。如果这十二多不除,势必伤生、丧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炼时间长了,达到无少无多,随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于得道的境界了。
       

       
  九、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的“精”指的是“元精”,它是维持人体的一种神秘物质,但归于气的范畴,伤了元精,人的寿命就缩短。“神”指“元神”亦即人脑的调节功能。道教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元精充盈,元气也充盈;元气充盈,元神就健全。不懂得节约元精,全身上下的脉络就会像树木一样枯槁损伤,失去生命活力。为了实现“精神内守”,就要有效控制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的变化,保持健康心理,将七情维持在“和”的范围内,切勿“太过”与“不及”。道教养生学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这里的喜、怒、忧、恐、思都是指大喜、大怒、大忧、大思、大恐。精神作用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但是,要想对人的情绪实施控制也决非易事。人们可以用静坐、气功等方式来净化心灵,减少欲望,维持人的精神健康。
       

       
  十、性命双修
       

       
  宋代张伯端开创的南宗重命,主张先命后性,即从命功下手,以性功为圆满。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即从性功下手,然后及于命功。但两家区别仅限于修炼方法的次第,并不偏于一功。其实质都是主张在养生实践中,将有形的形体器官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将其视为在养生实践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修炼对象。
       
  全真道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序》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这种性命双修的思想对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将道教养生推向了一个层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体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体保健修炼,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元代道士李道纯在《性命论》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⑨他认为:“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生无死,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⑩
       
  以上是从道教养生的基本原则而言的。众术合修乃是道教养生方法的重要原则。先秦时期,先人为了寻求长生已经实践过大量方法。道教由于有较系统的教义思想和明确的长生目的,因而能全面继承这些养生方法,博采众长,不偏执一家,并且在自身的修炼实践中全面推进各种养生方法。
       

       
  注:
       
  ①《道藏》第20册91页。
       
  ②《道藏》第14册594页。
       
  ③《藏外道书》第25册444页。
       
  ④《道藏》第28册221页。
       
  ⑤《道藏》第18册477页。
       
  ⑥《道藏》第18册478页。
       
  ⑦《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道藏》第18册476页。
       
  ⑧《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道藏》第18册476页。
       
  ⑨《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503页。
       
  ⑩《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册503页。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