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从道教的伦理道德谈道教徒应具有的行为准则
作者:史明莉

《中国道教》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天之所以探讨当代道教玄裔应具有的行为准则这样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为树立新时期的道教形象而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传统宗教儒、释、道三教中,道教曾一度以不敢为天下先而甘居其后,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似乎成了某种定势,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只需要顺其自然,而无需有所追求。但今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情都在告诉我们,当机遇来临的时候需要抓住机遇,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乃至于遗忘的道理。再者,虽然道教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但如果作为个体的我们不具备此,我们又如何能帮助他人化解矛盾、解决摩擦、破解危机呢?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道教徒应具备完整的人格,以树立新时代道教的良好形象,这首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严于律己,正己化人
       

       
  《太上感应篇》说:“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这能很好地体现出严于律己和正己化人的道理。我们在道教中生活,能看出道教对每个个体自我修炼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有许多的戒律条规相约束。虽然有些对我们今天的修道生活并无裨益,但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对我们修道生活的一种规范,强调个人的修道立德,以求得自我人格的完美与道德修养的完善。现在,我们在道教中修行,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修行,传统中的修行,师傅对自己有相当的要求,有时甚至是严厉无以复加,而今天的道长对待其徒弟们反而疼爱有加,百般呵护,使某些规诫失去了效用。这就需要我们自律,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既要严于律己,又要敬上爱下。尤其对于坤道而言,对自己的严或对他人的敬都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道教戒条的自我维护。我们不同于乾道,他们有较多的宫观可以生存,而我们反而在无形中缩小,以至于越来越小,让我们本来该有同等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反而在无形中得到缩小,以至于在许多本该可以挂单的地方不能够挂单,这其中既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自身的原因我们要努力克服,而其余的原因我们也同样应想办法解决,因为道教本身就讲宽容,讲包容性,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互助互爱。我们在倡导的同时,是不是自己能够率先垂范,这是十分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要求较为严厉而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显然难以服众。其实严于律己是对自己品位的提升,是自我完善的先决条件,只有自己一身正气,才能教化他人,让他人同自己一样身行正道,也可以说,只有自己严于律己,才有教化世人的资本,否则我们又用什么去教化于他人,或者何谈教化呢?
       

       
  二、诚信不欺,宽以待人
       

       
  在道教的伦理道德中,其对诚信概念的理解,既有层次之间的上下互信,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以诚相待,还有人与神之间的相互依赖。上与下的互信是指君臣或其属下的平民当互相信赖,以诚相待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当言而有信,人神间的相互依赖则是指体内神依人体之空而存,以至于形成虚无能制有形的约束力。其实,不论上与下,还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神,都当是诚信的,对任何人都不应有欺骗之心。被世人称之为亚圣的孟子以为“诚"是自然界和人事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而《后汉书·马援传》中的“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则更能开门见山地说明诚信无欺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同道教中的诚信无欺一样,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应当践行的行为准则。河上公在描述诚信无欺的理想世界时说:“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明,众星失光”(《老子章句》俗薄第十八)这是真正的天下太平,是国家与国家间的太平,是人与人相和睦的太平,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太平,就同“日中盛明,众星失光"一样,因为人人都在行诚信、忠正、仁义之道,那时的道德规范也就凸显不出来,那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平之世。但这似乎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相处,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对他人的宽容实际也是对自己的宽容,而对他人的诚信同样也是对自己的诚信,这从河上公所说“百姓为信,圣人因而信之。百姓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百姓德化,圣人为信"(《老子章句》任德第四十九)中便不难看出来。在《周易·系辞》中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之。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天所佑助的,必然是合适的;人所帮助的,必然是忠信者。履行诚信,考虑到顺应天道,再加上尊尚贤人,因此上天就会保佑他,处处吉祥,无不顺利。
       

       
  三、立心有恒,超越俗人
       

       
  我们随便看一看过去的每一次修道成仙的祖师,都会从他的修道生涯中看到他在修道之路上的坚忍不拔。也许有人会说道教是重柔弱的,怎么会用坚忍不拔来成全修道立德的目标呢?这也正是我们在修道立德中不能够出类拔萃的原因之所在,也是我们对老子所言不敢为天下先的误解。在笔者看来,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本意,是指不叛道违德方面,也就是说不做背道而驰的事,当合道而行。试想谁愿意做背道而驰的天下之先呢?而合道而行,我们又为何不敢为天下先呢?但合道而行是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有超越于世人的能力,需要有敢于为天下先的勇气。在修道之路上没有坚忍不拔超越俗人的精神是难以登上成仙之路的。纵观道教书籍或历代祖师之言,不难发现,他们都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求清心寡欲,要求不为俗事牵缠,要求与道合一,等等,而这些精神的本身就需要有一种意志,一种排斥贪欲的意志。在这一方面,作为道门的玄裔子弟,不应当与世俗之人合同。我们不难看到,有些世俗之人有很大的欲念,希望自己在物质方面得到很大的满足,但他们却在精神方面感到非常空虚。他们虽然积金攒银,却不善于很好地利用,对“金也空银也空,死时何曾在手中"没有太深的理解,因此他们一味地贪婪,纵有四海之富或金玉满堂,也不知满足。而出家的修行者便应该反其道而行,看淡那些世俗之累,在物质和精神上当有所超越。当然,超越不是脱离实际而一味讲求清淡,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以达到清心寡欲,而不是做一个庸俗的人。
       

       
  四、行善积德,全于人道
       

       
  在《赤松子中诫经》中说:“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为恶之人,凶气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人皆恶之,衰患之事并集其身矣。"古代这种为道为,行德行,自有吉神相助的积善行德思想,潜移默化地起到安宁社会,稳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效用,因此,也不断得到执政者的推崇与传承。这在无形中告诉了那些违道悖德者,不行善积德,其后果是不善的,灾祸也会随之而来。这样的提示在《周易·文言》中也很好地得以说明,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深刻地揭示出积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诉人们积善之家获益,积恶之家得殃。在《周易·系辞下》中又提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就是说,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名声,罪恶不积累,不足以伤害生命。小人认为小小的善行没有益处而不去做,认为小小的罪过不会带来伤害而不加以克服,所以恶行积累到不可掩盖的程度,罪责大到无法解脱的地步。罪恶的产生非一朝一夕,美德的形成也非日积月累不能成就,这两者都是由微而显的过程所得,是有因果的,这样的因果是不断地得以承传的,正如《太平经》中所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圣人以此告诫人们:积恶成弊,深而无解,从而提醒为恶者当止,以行善积德为上。之所以要行善积德,明代《三丰全书》说:“只要素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这说明修仙道必先全于人道,人道是仙道的基础。
       

       
  小 结
       

       
  道教要求人们自觉履行道德,自我培养品德,自愿约束自己,从而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较为完善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这种体系的构成是由上而至下,由内而至外,自始至终都是以“唯道是从为"为宗旨的道德规范。所谓的由上而至下,是以“道"为核心的“上”,以神明或圣人为纽带而传播至以民为核心的“下";至于由内而外,则是由体内神的监督或道德品质的力量而约束其外在的行事活动,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自我约束机制,让人们处身于健康幸福、益寿延年的和谐氛围之中;也是为了让人们处身于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世世以久,去文反质,诚信无欺,永远都没有战争的世外桃源般的太平之世。这需要人与人之间用善心诚意去搭建一个和谐的平台,以构建世界的和谐与安宁。道教的许多经典都要求人们如此去做,要求人们修善立德以积福报。《太上感应篇》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末为,而凶神已随之。”这充分说明修道积德的必要性,也说明伦理道德对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学院坤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