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济物利人 和谐共生
作者:杨安邦

《中国道教》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祭祀传统,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古代就有了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形成一系列包括郊社制度、宗庙制度在内的祭祀制度。《礼记》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①《左传》亦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②由这一传统文化孕育发展而成的道教文化,以其祭祀祈祷斋醮仪式,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期望通过道教祭祀仪式来获得神灵的福佑,祭祀被看成国家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上自天子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生老病死,灾害祸患,凡遇吉凶之事,都会礼请道士,建斋设醮,以祭祀仪式这一宗教象征手法,以达到祈福消灾、济生度死的目的。③
       
  北宋大臣王安礼所著《王魏公集》八卷中,收录了作者所撰祭文四十余篇,④这些祭文,系宋代国家祭祀大典的重要文书。这些道教祭祀仪式上的祭文资料,让我们了解到宋代社会祭祀仪式频繁举行的真实状况。作为道教祭祀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祭文,真实再现了宋代社会道教文化发展兴盛的面貌,表明宋代社会道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宋代社会民俗学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对《王魏公集》祭文文本内容的阐述,借此了解宋代社会祭祀活动的情况及其社会生活功能,并从中领略到所蕴含的道教文化意蕴。
       

       
  一
       

       
  古代社会道教祭祀活动源于先秦社会的祭祀文化传统,原有丰富的仪式与行事仪轨,包括祭祀祈祷的方法、技术、器物、祭文等等,因之祭文很早就形成。祭文,是在设祭时祭告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所诵读的科仪经文,这是道教祭祀仪式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文体中专门有此一类,它在形式上有较固定的程式,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祷祝之辞。⑤随着道教祭祀仪式的丰富发展,祭文的体式也逐渐增多。古代祭祀仪式极为庄重,主持人身份不同一般,因而对设祭时所宣读的祭文及其撰写人的身份,都极为讲究,尤其是道教兴盛的唐宋时代,祭祀仪式皆由国家主持,注重于科仪经文的撰写,一些祭文往往多由翰林学士起草。⑥
       
  《王魏公集》的作者王安礼(1034—1095)字和甫,江西临川人,王安石之六弟,登嘉祐六年(1061)进士第。⑦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知制诰,尚书左丞,后迁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为北宋宰辅之一,其事迹具《宋史》本传。王安礼曾较长时间担任朝廷重臣,在其卷七杂著部分中,收录了作者呕心沥血创制的各类祭文。这些祭文,就文体名称而言,分有青词、朱表、斋文、祈文、祝文、上梁文、祭文等类。就内容上说,包括祈求生命、济度亡灵、避让灾害、祈请雨雪、祷告土地等方面,就祀神方面看,含有上天神明、城隍土地、雷电水火、阎王地藏等神鬼谱系,是宋代社会祭文较为集中的一部文书。现就名类型祭文分述如下:
       
  青词:有西岳祈福道场、景灵宫开启皇子集福消灾道场、洪福殿谢雨道场等四篇。这类祭文是在祭祀仪式上道士祭告“天神”的经文,多在开启道场的祭祀仪式上所用。据唐代李肇《翰林志》云:“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书朱字,谓之青词,此类祭文因用朱笔写于青藤纸上而得名”。⑧王安礼所作的青词,篇首均以“伏以”开头,呼告上天神明,接着是骈文,四六体为主,也不押韵。后面结束部分系祈愿之辞,表明祈祷之意,也用骈体。内容结构上,先礼赞神明,再叙祈祷缘由,结尾表明祈祷愿望,全文篇幅不长,文字精简,但写得斑驳古奥,典雅精深。如《景灵宫圣祖前开启皇子消灾祈福道场青词》:“伏以圣真四达,降监无私。诚意上昭,求灵如答。即琳宫之秘邃,开宝箓之妙严。茂对清场,虔申久祷。顗除灾眚,俾炽寿祺。”读此祭文,真切儒雅,似与神灵祈求对话,颇具“祭神如神在”⑨的神秘宗教气氛。
       
  朱表:有西岳罢散祈福道场,景灵宫罢散皇子集福消灾道场,洪福殿罢散谢雨道场朱表等十篇。这类祭文与青词相对应,多在罢散道场的祭祀仪式上作祭告之用,同样写得情真意切,降真致神,如同现世。其内容结构安排、篇幅体例、语体风格亦如青词,惟篇首没有开头语,不具“伏以”一词。如《洪福殿罢散谢雨道场朱表》:“惟时亢阳,旱魃为虐。获应膏润,庶物用蕃。仰答圣真,俯终厘事。尚祈孚佑,永锡顺成。”经文诉说旱魃为虐,经求神灵喜获降雨,答谢神灵,祈望神灵护佑,真切地表述感激上天降雨消灾的心情。
       
  祈文:有祈雪文、神庙祈雪文、寺观祈雪文等三篇。这类祭文与青词、朱表比较,虽然也是以自然神为祀神,但祭告场地不同,为地方民间的一般神庙寺观,祭祀的目的对象也不同,祈文以自然界转瞬即至的灾害变故为事由,内容上体现出深厚的济物利人思想。篇首和结尾部分也有区别,不用开头语“伏以”,篇末用“尚飨”作结,骈俪文体,讲究押韵,篇幅长短不一。如《神庙祈雪文》:“自冬涉春,旱暵为沴。甿之嗷嗷,靡所止戾。粒食屡空,井饮相捽。民责是任,神岂无意?……冀假威灵,即呈上瑞。呼吸之间,溥哉其利,尚飨!”语意沉重,感情深厚,既表现了当时旱灾之严重,又传导了祭祀祈祷的心情,关注民生、富于人民性的思想可说是作者祭文中最为直截的一类。
       
  斋文:有西京竺法三藏前祈雨雪道场与谢雨雪道场斋文、相国寺供养佛牙祈晴道场与谢晴道场斋文、永昭陵中元节、十月一日、为冬节资荐慈圣光献皇后道场斋文等十二篇。这类祭文数量较多,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为天子皇族水陆道场所作,二是为祈谢晴雨雪道场所作。斋文篇首用“伏以”开头语,篇幅有长有短,骈俪文体,押韵不拘,文辞都显得竭诚恭敬,礼赞有加,那种感天地、致群神、通仙道的神韵更加重了祭祀仪式神秘的宗教气氛。与其他文体的祭文相比较,斋文的佛教色彩似更浓厚。如:《永昭陵为冬节资荐慈圣光献皇后水陆道场》斋文:“伏以日月流迈,长至荐更,霜露零濡,永怀靡及。肆法宴与仙阙,资胜果于佛乘,仰冀真如,俯垂印可”。使人领略到宋代祭祀仪式中佛道相通的特征。
       
  祭文:此类为祭告土地的祝文,有修建中岳镇坛、江宁府告迁后园等共六篇,内容为修建房屋营构宫室前为求土地神的保佑而作的颂祷之辞,篇幅短小,文用骈语,不求押韵,风格典雅,其结尾部分多用“尚飨”,体现出祭祀仪式中祀神的信仰习俗。如《修建中岳镇坛祭告土地祝文》:“伏以瞻言岳镇,肇祀固封。度土建坛,涓辰令吉。惟神聪直,主治此方。致告有常,冀蒙歆佑”。
       
  祝文:有滁州告迁与奉安太祖皇帝神御、扬州告迁与奉安太祖皇帝御容祝文共四篇。内容主要是为宋太祖皇帝御容迁址而作,祭祀对象为民间信仰的管理地方的土地神。篇幅体式如同祭文,概用“伏以”开头语,而其末尾用“尚飨”作结。由于祭祀仪式是为先帝济度,对象至尊,故其篇首极力颂赞,恭敬有加,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如《扬州建隆寺奉安太祖皇帝御容祝文》:“伏以创业艰难,贻谋燕翼衣冠所至,馆御如存。惧岁月之圮堕,饬工师而完缮。涓辰考室,备物妥灵。逖想感神,永垂眷佑。”其恭敬庄重心情为祭文中最虔诚的一类。
       
  上梁文:《王魏公集》中收录了作者一篇《延福宫修神御上梁文》。这是宋代建屋上房梁时的颂祝辞。古时修建宫室是件大事,从发案起工到上梁竣工各个阶段,都要占卜求得吉兆,还要举行仪式并致喝彩祝颂之辞。上梁文也随之产生。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之长,以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⑩这篇上梁文,写作结构与体式亦如徐文所言,分前骈、中诗、后骈三部分。前骈和中诗均用“儿郎伟”领起,后骈用“伏愿上梁之后”套语领起,中间的六道诗为向“东西南北上下”六方顺序呼唤的七言诗,每首诗分别按六个方位的名称押韵,整个上梁文前骈未押,后骈押韵。王安礼的这篇上梁文,热情高涨地称述了宋代国家修建延福宫神御这一盛事,创制了活泼生动、词藻华美的传统上梁祝辞,中间六首诗写得美轮美奂,今人观之,亦不免欢欣雀跃。在此仅列出以飨读者:
       

       
  儿郎伟,抛梁东,复道逶迤接汉宫。
       
  云出岱农亩翠,日升旸谷海波红。
       
  儿郎伟,抛梁西,洛水晴光饮采霓。
       
  拂硏紫珠呈宝贡,交河文马献霜蹄。
       
  儿郎伟,抛梁南,遥瞻双观郁眈眈。
       
  庆云来映重门九,灵岳闻呼万岁三。
       
  儿郎伟,抛梁北,玉垒嵯峨邻北极。
       
  荣光遥起隔津河,威声远彻单于国。
       
  儿郎伟,抛梁上,天宇澄明浮万象。
       
  灵车时顾闷宫来,霏香迎得云间杖。
       
  儿郎伟,抛梁下,圣孝驰神动神化。
       
  宝地时瞻七佛光,瑶庭每候三清贺。
       
  二
       
  《王魏公集》中的祭文,从具体材料上提供了宋代社会道教祭祀仪式频繁举行的真实状况,表现了宋代社会道教祭祀文化曾经拥有的辉煌,说明了宋代道教祭祀仪式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社会生活功能及其文化意义亦显而易见。
       
  1.说明宋代道教祭祀仪式广泛使用。王安礼所作祭文种类繁多,青词、朱表、祈文、祝文、斋文、祭文和上梁文,应有尽有;内容十分丰富,从道场的开启到罢散,从天子国家到皇室家族,从祈求雨雪到集福消灾,从祭告土地到建房上梁;祭祀的神祇广泛,大多为祭祀上天神明、土地山岳这类无神地祇,也有自然神、职业神等等神谱;祭祀的仪式多样,有国家的,民间的,以国家举行的仪式居多。这些丰富多彩的祭祀仪式资料,诉说了那个时代社会、民众的祭祀需求和信仰习俗,反映了道教祭祀活动在宋代社会的真实存在状况,也说明了道教祭祀制度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族、社会关系密切,道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表现了道教祭祀仪式祈禳和济度的宗教功能。道教祭祀活动,从历史渊源来说,可追溯到原始宗教信仰,他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这些祭文,原是在祭祀仪式上所诵读的文章,它是祭祀仪式丰富的科仪格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科仪祭文与科仪格式的配合,共同组成祭祀活动,并传导出深邃的意蕴。从《王魏公集》中各种类型祭文的内容来看,几乎囊括了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如自然界的灾害祸患,社会人生的种种不测,祖先神御的灵魂超度等等,它们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宗教思想:祈福消灾,济生度死。祭文中无论是对世人生命的祈求,对先祖亡灵的济度,还是对自然灾祸的禳除,对神明土地的祈祷,都表明古代社会的人们,把各种问题寄托在祭祀仪式这一宗教象征的活动中,相信道教祭祀仪式具有祈禳济度的功能,期望通过祭祀获得神灵的福佑。而这种祭祀仪式和祭文所表达的思想,恰好又能满足人们的祈禳需求。
       
  3.再现了祭祀仪式即神秘且逼真的道教文化特征。各类祭文中,作者根据祭祀的目的对象、场合等具体情况,根据祭祀中不同的神祇谱系,采用相应的文体撰写祭文。如开启道场青词,罢散道场用朱表,斋文用于宫观中祭祀,祝文用于天子皇族的亡灵超度等等。加之各种文体用不同的开关语和结束语,如“伏以”、“尚飨”都安排在不同的文体使用,各体式祭文的内容安排也与祭祀仪式活动十分契合,内容结构上均按陈情、颂赞、祈祷这三层的顺序安排,逻辑上连贯,犹如祭神如神在,显得神秘逼真。这些祭文内容传达了特定的祭祀仪式的道教文化特征。
       
  4.祭文体现了祭祀与政治、伦理紧密结合的道教文化特征。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早期宗教,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祭祀与政治、伦理融为一体的思想特征。祭文是道教祭祀仪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王安礼所撰的祭文,所载述的道教祭祀活动,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方面与现实生产和人们的生存现状紧密相连,如祈请雨雪、避让灾害,另一方面突出了对天地、祖先和君师的崇拜,如祷告天地、宗庙祭祖,表现出宋代道教祭祀吸取了先秦祭祀文化要义,既承袭历史传统,又切合现实需要,既有宗教性,又有功能性,更有礼教性。故这种与政治伦理紧密结合的祭祀特征,上有统治者的维护,下有黎民百姓的支持,这也是道教祭祀文化发展兴盛延绵不尽的根本原因所在。
       
  5.展示了祭文特有的文体特色与文学价值。王安礼所撰写的这些祭文,绝大部分为国家主祭的祭祀仪式中的祭文,这些沟通神明的祭文,从体制上看大都规模短小,骈文体例,格式相对固定,显示出祭文独特的文体特色。从文体上看,根据祭祀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文体,体式多样,运用灵活,显示出作者对此类文体驾轻就熟的技巧。从内容上看,题材广泛,自然祸患,社会人生,亡灵超度,都有涉及。从写作安排上看,构思精心,意蕴连贯,旨意深沉,在开头语与结束语、押韵与不押韵、对偶和用典等方面,运用自如,富有变化。从语言上看,文辞华美,深奥精炼,典雅含蓄,非常切合道教祭祀这一庄重严肃的仪式,体现出作者精于古文各体的写作和娴熟的文学功底,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祭文的文体特色和文学价值。
       
  综上所述,北宋大臣王安礼著《王魏公集》中的祭文,文体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以其宗教性、功能性和礼教性的独特风格,从具体材料上提供了宋代从国家到民间社会生活中道教祭祀活动频繁举行的真实情况,显示了宋代道教祭祀活动所具有的济物利人、和谐共生和特定社会生活功能,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而富有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道教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鼎盛时期,从这些频繁举行的祭祀仪式中,我们得以窥见宋代道教文化曾经拥有的辉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祭文中,我们能感受到宋代道教文化济物利人、和谐共生的深沉意蕴。
       

       
  注: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11页。
       
  ③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④胡思敬辑《豫章丛书·王魏公集》,第106册,中华民国豫章丛书编刻局,1985年。
       
  ⑤⑩《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45页,第245页,第279页。
       
  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第289页。
       
  ⑦傅林辉,《王安石世系统论》,长江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⑨北京大学哲学系,《论语批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11]张泽洪,《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09页。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