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道教义理之枢论
作者:李养正

《中国道教》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在《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章节中,已对道教义理的五大部类及其涵蕴的多种具有一定范畴及理论中心意义的枢要论点,作了扼要的表白,故而在具体论述其枢要之理念观点前,直截了当地交待一下写作“枢论”的方式与目的。管窥蠡测,抛砖引玉。恭候明识者赐教。
       
  写作的方式与目的:
       
  第一,择要叙列其具有一定范畴性及中心意义的义理观念①。专题探讨其思想渊源与发展趋向,聚焦于义理。条理义理体系,明晰其底蕴真谛,凸显道教义理之丰湛。
       
  第二,以道教经籍所载义理要语为依据,撷取道教重要经典中有鲜明代表意义的经文,来直接展示其义理枢论,保持本色,避免失真。同时,也可为乐于此项探讨者,提供一些史料线索。
       
  第三,道教义理的理念观点,其思想渊源、形成与发展,皆与我国传统哲学紧密相连,本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在宗教范畴的延伸与发展,是我国传统哲学的组成部分,故而笔者在尊重客观史实情形下,特意将道教义理枢论回归到我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来加以述论;并同时显示出它在“百家争鸣”中的道家特色。
       
  总的来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就两句话:
       
  以道教经典中的义理要语,比较集中来展示其义理“枢论”。
       
  还原道教义理的理念观点在“枢论”网络下的系统哲学性和人文风格。
       

       
  元气论——道教义理枢论之一
       

       
  “元气”一词,乃是哲学领域宇宙生成论方面的术语、概念与专题研究范畴。学术界一般认为“元气”是产生和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也就是说,“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有说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关于“元”、“气”的本意及组合而为“元气”,反映了哲学的起步与这一专题讨论范畴的展现。(按,“元”字本作原、始解,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春秋繁露·王道》:“元者,始也。”“气”字本意为天地间流布的云气,《说文解字》:“气,云气也。”)“元”、“气”二字之组合为哲学名词、概念,据当代著名学者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气》考证,“元”与“气”合而一,乃首见于董仲舒之《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并认为所谓“元气论”开始于两汉之际的“谶纬神学”。
       
  在我国传统哲学史上,早在先泰时期虽尚无“元气”之说,但关于宇宙观方面以“气”为本原或本体的说法已有所展现于诸子典籍。诸子百家各自鸣放人文光彩,激扬哲理豪情,围绕“天”、“道”、“气”、“水”孰为宇宙万物本原或本体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纷争,展现了不少有开拓性的见识;其中,以道家老、庄之说最有声色。伟大的思想家老子,首开哲学研究的帷幕,提出了以“道”为本原的宇宙万物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正是在这里提出了“阴”、“阳”、“冲气”的观念。表明,“一”即混沌之气,“二”即阴、阳之气,“三”即充盈于天地,好似空虚;其实阴、阳之气在对立冲击中不断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便产生出万物。这里也启示,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来说,“气”便是其物质本原,也就是说“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总的来说,老子提出的是自然而然、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道气合一(本原与本体合一)的“元气论”。从“有”生于“无”的观念看,此“元气论”与“道本原论”有密切而不可割裂的关联。我以为先秦虽尚无“元气论”之名,但实际已有“元气论”的思潮,故而我们可以将上述“老子”之言,名之为“道家元气论”。继起的伟大思想家庄子,在老子“道”本原论与“气”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推理,阐发了“老子”含蓄艰深的精微之论,即由“道”为宇宙万物本原,阐发“道”与“气”(即“一”)同异的实质、宇宙万物“气”本体的变易与演替,更进而提出“气”的聚散决定有形之物乃至人体生命的存亡。在《庄子·则阳》中,据老子(无形与有形)“同出而异名”(《老子》第一章)的理论,提出了“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的理念,即凝合差异便聚而为同体,分散同体便形成相对的差异。据此来释解“道”与“气”的关系,即合则为混沌之“道”,散则为无形、不变的“道”和可产生有形万物的“气”。《庄子·则阳》中提出“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即天地万物是因何而产生的?其解答是:“阴阳相照(《庄子·则阳》)中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相照即阴阳之气相应),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其喻意即:不论自然气候的循环变易以及人间世事的安危祸福,也皆因阴阳之“气”相应聚散所形成。更进而认为人体生命之存亡,也正是因“气”之聚散而来。《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的生死就同四季一样都是阴阳之“气”的消长造成的。《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徒,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这也便是庄子在哲理上初建了人体生命元气论。从春秋至两汉,有不少卓越的思想家如管子、荀子、淮南子、河上公、董仲舒、王充、张衡、王符等,也皆围绕宇宙本原与万物本体的“道”、“气”问题发表了不少熠熠生辉的意见。其中道家思想家循自然之“道”立论,儒家思想家循“天道”立论,巫卜及宗法宗教崇拜之士则循“神道”立论,古方仙家则循“仙道”立论。总之,经过长期历史的争鸣与积淀,构成了我国色彩斑斓的传统“元气论”,百花齐放,相荣共存。
       
  两汉之际,道教兴起,其有识之士依托老庄哲理为宗旨,营构道教义理,于是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道家以“气”为万物本体的理论,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最早体现于道教经籍者,便是《老子想尔注》和《太平经》。
       
  《老子想尔注》为天师道秘籍,相传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作,或谓陵孙张鲁作而托始于陵。此《注》显现道教创始时初构义理之端倪。以下试举两条予以表明:
       
  1.“道”与“气”同一。
       
  据《老子》“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庄子》“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的理念,注解《老子》中“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句,说:“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注解《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句,说:“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注解《老子》“其上不曒,其下不忽”句,说“道炁(气)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所以不见,清微故也”。注解《老子》“其中有信”句,说:“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注解《老子》“朴散为器”句,说:“朴、道本气也,人行道归朴,与道合。”显然是依据老、庄理念,认为“一”即“道”与“气”之同体,宇宙万物本原和本体统一。
       
  2.“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依据《庄子》“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北游》)的生命元气论,注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句,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这不仅为道教义理摄融了以“气”为万物生命的信仰观念,同时也从“气”可变为有形象之人格神,为道教建树了“一”(道气同合)即“太上老君”的宗教信仰,使道家提出的“道”、“气”,贯注和演替而成了道教义理。
       

       
  《太平经》,亦称《太平清领书》、《太平洞极经》,为早期道教(天师道、太平道)的经典。造作和传播此经书的于吉、甘忠可,也同样是依托老、庄的气本论,营构和弘扬道教关涉“元气论”的义理,比如:
       
  1.依据老庄气本论,建构道教的宇宙生成论:
       
  《太平经钞·戊部》:“元气恍惚自然,造构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太平经钞·乙部》:“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生也。”“元气守道,乃行其气……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
       
  《太平经》卷九十八:“然天地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
       
  太平道所建构的元气论,是以“气”为宇宙万物本体,“道”是指“气”运动的自然规律,“气”和“道”合而共体,不断循自然之“道”运动的“气”,便产生宇宙万物,换言之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与本体,便是“道”与“气”。此“气”亦可称之为“元气”。但,太平道毕竟是一种宗教,更以为“道”、“气”之中具有神性,《太平经》卷四十二:“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认为在“道”、“元气”之中更有神灵的治理,是神人促使元气守道而行。这也便使道教的元气论具有神道的微旨。
       
  2.建构“守一”为“长生久视”的持行法则:
       
  《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庄子》:广成子语黄帝“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太平经》依据老庄之论旨,推演“守一”为“长生久视”的持行法则。《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引《太平经》:“一者,数之始也,一者,道之生也,元气之所起也,天地之纲纪也。”《御览》六六八引《太平经》:“一者,数之始也,生之道也,元气所起也,故守而思一也。子欲养老,守一最寿,平气徐卧,与一相守,气若泉源,其身何咎,是谓真宝,老衰自去。”《太平经钞》多处言“守一”,《太平经钞》癸部之十九,以气聚成形体,人身为精气神常合体,“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体,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3.立“元气”有三名,三气和合乃能“生”之说:
       
  依据《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句,立“元气有三名”说,《太平经钞》乙部:“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又立三气和合相通乃能“生”说:《太平经钞》丙部:“气者,乃言天气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万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平经》卷四十八:“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道教义理重生、重和,《太平经》所述治世、养生之术,皆张显阴阳合和,三合相通之法诀,认为循此治世乃可得太平,养生乃可得长寿。这对后世道教治世、养生理法之发展,影响甚为广泛而深远,可以说无不奉行道教元气论中“三气和合”以为圭旨。
       
  在汉代,虽有西汉儒家董仲舒滥觞“元气”说,东汉儒家“谶纬”之学张扬其有“神道”内涵的“元气论”,对道教营构自身的“元气论”曾提供“天道”神秘的思想资源,影响甚深;但,更具有直接牵动力的则是西汉神仙家河上公的《老子道德经章句》注释和淮南王刘安的《淮南鸿烈》。神仙家为道教的前身,皆宗仰道家之学,同祖同源,同一脉流,可以说西汉神仙家的“元气”之说,是后绪道教“元气论”的铺垫与前奏。相传为张陵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与于吉所传的《太平经》,除了多方面的摄融前人“元气”之说,更是直接依据“老庄”的气本论,营构道教“元气论”,撰之为经典,传之于世人,因之我们可以认定张陵、于吉是道教“元气论”的始作俑者。
       
  道教自摄融了“元气”之说的思想因素,无疑是找到了最适用于其发展“长生久视”之道及神仙方技的理论宝藏,建构、运用“元气”说作为架构道教整体义理体系的基石之一,举凡宇宙生成观及治世、立身、养生、修仙、炼度等方面的思想理论、法则,无不以“元气”说作为原理性支撑。东晋神仙理论家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倡导长生术并论证修仙可成,其首篇《畅玄》,即论说宇宙本原,“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玄”,亦称玄道,或谓玄一之道。以“玄”为宇宙万物本原,而“玄”则“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佪施四七,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幽括冲默,舒阐粲尉,抑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与之不荣,夺之不瘁。故玄之所在,其乐无穷,玄之所去,器弊神过。”认为:道气合体为混沌玄道,玄道运化分离出元气,元气中之清气上扬为天,浊气下抑为地,由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而产生亿类之事物,这包括一切之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如若消失了元气,一切也便消亡。葛洪在《内篇·至理》中论及人体生命与气的关系:“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人体生命由“气”合成,亦赖“气”而延续。葛洪更进而扩展“元气”说,《黄白》谓:“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诸、燧。铅性白也,而赤之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为铅。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气也,而以药作之,与真无异也。”认为:虽然万物悉因阴阳二气之交合而成形,一切形物皆体现“元气”的存在,但成形之物也会因“元气”的自然运化产生自然变易,如果认识和掌握了这种可变的自然规律,人工也可以夺天地造成之功,造就有益生命的灵丹妙药,获取“元气”不朽之精,服之生命永存。这无疑为其金丹神仙之道架置了理论支撑。南北朝南梁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在所作《真诰·甄命授》中对道教元气论亦有所阐发:“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故道有大归,是为素真。故非道无以成真,非真无以成道。道不成,其素安可见乎?是以为大归也。”强调“元气”为“太极”之母,为天地之根本,亦即“气”为宇宙生成本体,“道”之“奥”即在于此。故而延伸来看,修持长生之道,根本上就是要保守“元气”,增益“元气”,“元气”永葆,自然长生久视。陶弘景据《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提出了“真”的概念,意即在窈冥的“道”中涵蕴着极为细微的精气,这种精气是极为真实的,它有规律地在运行着,这体现着“道”与“真”的相依相成,故而我们能由此而感知万物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是道教义理经籍、科仪斋醮、神仙方术各方面均繁衍滋长的时期,在三洞经箓中已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宇宙生成、神仙位业、炼养方术面尤为热切,“元气论”成为了不可分离的理论基础。至唐代,玄学、儒学、佛学也均皆建构了各自有特色的“元气论”,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相互的竞美与碰撞中,以道教理论家为代表的李荣大师,依然坚持“道生万物”、“气”为本体的宗旨,他在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句中谓:“恍惚中有象,恍惚中有物,非有非无之真,极玄极奥之道,剖一元而开三象,和二气而生万物。”(载《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二十二)维持着道教传统的“元气论”。至宋代,道教学者张君房编修《云笈七签》,在其《诸家气法》部分,对道教“元气论”主旨及修持气法,作了撮要归纳和条理的辑录,且撰《序》立《论》,纲条明显,诠释亦有阐发。今据此择录其要语,以显明道教“元气论”内容的本真原貌:
       

       
  1.自然元气,乃宇宙本体:
       
  混沌之先,太无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无适无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气,都无形象。窈窈冥冥,是为太易,元气未形;渐谓太初,元气始萌;次谓太始,形气始端;又谓太素,形气有质;复谓太极,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元气先清,昇上为天;元气后浊,降下为地。太无虚空之道已生焉。道既无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
       
  2.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
       
  洎乎元气闬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
       
  天地溟淬之后,人起出盘古, 遗体散为天经地纬、天文地理、五罗二曜、黄赤交道、五岳百川、白黑昼夜,产生万物,亭育万汇,其为羽毛麟介,各三百六十之数,凡一千八百类,人为躶虫之长,预其一焉。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
       
  3.元气为生命之根,元气不离身,故能长生:
       
  人之生也,禀天地之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之气,为液为精。天气减耗,神将散也,地气减耗,形将病也,元气减耗,命将竭也。故帝一回风之道,溯流百脉,上补泥丸,下壮元气。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元气实则髓凝为骨,肠化为筋,其由纯粹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形,故能长生矣……
       
  元气亦同天地,在人之身生于肾也。人之元气,得自然寂静之妙,抱清虚玄妙之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是谓众妙之门,乃元气玄妙之路也。故玄妙曰神,神之灵者曰道,道生自然之体,故能长生,生命之根,元气是矣……
       
  夫元气者,乃生气之源,则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此气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绝,则脏腑筋脉如枝叶,根朽枝枯,亦以明也……右肾谓之命门,命门之气,动出其间,间由中也,动由生也,乃元气之系也,精神之舍也……
       
  仙经云: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又云:无劳尔形,无劳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虽能呼吸导引,修福修业,习学万法,得服大药,而不知元气之道者,如树但有繁枝茂叶而无根荄,岂能久活耶!
       
  4.日月奇偶之数,阴阳之气,不失光明,实由元气所生:
       
  日者阳精之宗,积精成象,象成为禽,金鸡火鸟也,皆曰三足,表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精而成象,象成为兽,玉兔蟾蜍也,皆四足,表阴之数实为偶。是故奇偶之数,阴阳之气,不失光明,实由元气所生也。
       
  5.元气有一,用则有二;元气一性,阴阳二体,形须有气,气须有阴阳:
       
  夫元气有一,用则有二。用阳气则能飞行自在,朝太清而游五岳;用阴气即能住世长寿,适太阳而游洞穴。是谓元气一性,阴阳二体。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若不得元气,分阴阳之用,即万物无由得生化成长。故神无元气即不灵,道无元气即不生,元气无阴阳 即不形。形须有气,气须有阴阳。
       
  6.得生者莫不由气,至于天地日月星宿云雷,并赖气之转运,使不失坠落:
       
  生所化者曰死,死所化者曰生。生死之根,反复为常。盖善于生者不为死之行,不善于生者为死之行,得死之行为其死,为生之行得其生。故得生者莫不由于气……至于天地日月星宿云雷,并赖气之所转运,使不失坠落,巍巍乎,荡荡乎,无始终,安其所动,乐其所静,是谓道气自然。
       
  7.情性形命,禀自元气。性不可离于元气,命随类而化生:
       
  道乃自然所生。既有大道,道生阴阳,阴阳生天地,天地生父母,父母生我身。
       
  夫情性形命,禀自元气。性则同包,命则异类。性不可离于元气,命随类而化生。是知道德仁义礼,此五者不可斯须暂离。可离者非道德仁义礼也。
       
  元气本一,化生有万,万须得一,乃遂生成,万若失一,立归死地,故一不可失也。一谓太一,太一分而为天地,天地谓二仪,二仪分而立三才,三才谓人也。故曰才成人备,人分四时,四时分五行,五行分六律,六律分七政,七政分八风,八风分九气。从一至九,阳之数也;从二至八,阴之数也。九九八十一,阳九太终之数;八八六十四,阴六太终之极数也。
       
  一含五气,是为同包,一化万物,是谓异类也。既分而为三为万,然不可暂离一气。
       
  8.一含五气,气出有象,正仪立度,是为经天纬地之根本:
       
  夫一含五气,软气为水,水数一也;温气为火,火数二也;柔气为木,木数三也;刚气为金,金数四也;风气为土,土数五也。五气未形,三才未分,二仪未立,谓之混沌,亦谓混元,亦谓元块,如卵,五气混一。一既分元,列为五气,气出有象,故曰气象。
       
  9.元命即元气,以道固元,以术固命,则身形神气永存:
       
  夫元命者元气也。有身之命,非气不生。以道固其元,以术固其命,即身形神气永存矣……气之所在,神随所生,神在气即还,神去气即散,若能存念其神,以守元气,气亦成神,神亦成气……静用为我身,动用为我神,形神感应,在乎运用,神气变化,在乎存念。
       
  张君房纂集《诸家气法》,并撰《元气论》以阐明自然元气为宇宙万物之本体,进而树立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为生命之根,神无元气即不灵,道无元气即不生的理论;同时,他既引述《道德经》、《阴符经》、《上清经》以阐理,也举服气、胎息之气术以阐法,表明气为生源,炼气乃荣道之树。以术固命,术乃养生之途径。
       
  总之,举凡宇宙万物之生成、天地山河、日月星宿、冷暖气象、阴阳五行、地域方位、社会道德、人之情性、生命存亡等等一切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莫不由元气运化所产生;更其是道教仙道之一切方术,也莫不以道教之“元气论”为理论基础。
       

       
  注:
       
  ①本文所设置的枢论题目,主要依据道教经典中环绕讨论的一些有哲理意味的中心论题和近代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主持编撰的《道教知识类编·教理教义》订立的;同时也参考了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名作《中国哲学大纲》和葛荣晋先生名作《中国哲学范畴通论》。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