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洞天胜境]淮安东岳庙
作者:孙敏财

《中国道教》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淮安东岳庙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淮城岳庙东街。
       
  东岳庙是淮安仅存的千年古庙,据清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载:“东岳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相传为程知节所建。”是淮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淮安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活动场所。开国总理周恩来12岁离开家乡淮安,在1960年4月24日接见当时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询问淮安古城情况时,首先便问:“淮安城的东岳庙还在不在?有没有修理过?钟鼓楼前三思桥在不在?”他还说:“东岳庙是道士主持,我儿时随继母、乳母去过,她们不准我随便说话。”
       
  这座古老的庙宇如今仍然是淮安市楚州区的一个著名的景点。历史上的东岳庙建筑规模宏大,由乐楼、东岳大殿、玉皇大殿及娘娘殿等主殿组合而成。明刘复撰写的《重修东岳庙碑记》中说:“五岳以岱为众山之宗,兴云雨,泽万物,其功大矣。远自三代圣王,迄今数百年,世代相承,罔不崇祀。淮安旧有东岳庙,考之郡志,在府治东南一里零二百五十步,其建立之详,世远莫载。至元泰定年间(1324-1327年),曾加修葺。其后,正殿两庑,岁久日以颓坏。”“永乐元年(1403年)春,圣天子以淮为京畿之冲要,命重臣都指挥,同知施候文,偕指挥使黄候宜,来镇是邦。”于是,“造材于杞梓之木,鸠工于轮陶之匠,经划措置,不扰而就。”“宣德(1426-1435年)中平江伯陈瑄,成化(1465-1487年)中知府杨旭……增修,咸丰之年(1851-1861年)复修”(同治《重修山阳志》)。“光绪三十年(1904年)邑人周鹏举、丁赐第等请款重修”(民国《续纂山阳县志》),后因自然灾害,战争不断,没有人大修,但香火仍旺。1958年大跃进期间被淮安县织布厂占有,1996年经各方捐款,对东岳庙进行了部分维修,2006年初,正式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历史上的东岳庙占地面积20余亩,有房屋数百间。山门外有影壁、旗杆和一对大石狮,山门内便是前殿,前殿东西各置木栅栏,栅栏后为神台,神台上各塑像五尊俗称“十帅”,东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 ,西为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走出前殿,即见大石狮一对立于院中,再向前就是乐楼,飞檐翘角,同蝴蝶形状相似,其下层除四角用砖砌,南北东西皆通行无阻,称为过街楼。正楼是庆贺东岳大帝生辰演戏的戏台,东西为钟鼓楼。离前殿不远,东西各有廓房十间,东边塑有十殿阎王。
       
  乐楼以东、十殿之北有门通东院,内有请书科、道士住宅、文武殿、雷神殿,岳楼以西、十司之北有门通西院,内有财神殿、老君殿。走出前殿向北约30米,便来到二殿,又称东岳殿,其殿建筑为明三暗五,深亦五间。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显得十分威严圣洁。殿正中上方高悬一块“天齐仁圣大帝”金匾。大殿中间塑“东岳大帝”审案判事像,即坐坛像,两旁为崇黑虎和咤叱虎的站立塑像。前有供桌,香炉烛点,供桌前两旁有两站班塑像。
       
  从二殿东边往北即到内宫,内宫为三间,中间塑有东岳大帝出坛像,出坛像是用于每年五月初一东岳庙会出巡用的。东岳庙会曾是淮安最大而又最热闹的庙会。西间为书房,塑有东岳大帝如意像,东间有东岳夫人像,并有床帐被褥,一切用物应有尽有。
       
  大殿近门处塑有马神,据民间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淮安,一度占据东岳庙,日军军官用马鞭打掉了马神的鞭子,很为得意。不久,日军的马相继病死了不少。当时人们高兴地说:“这是神惩罚的。”这个传说反映了人民对日寇的憎恨。
       
  二殿的北边是大殿,又称“玉皇殿”,大殿为宋代石础,明代风格,大殿东西宽12.5米,南北进深15.5米,檐高为4米。整个殿堂雕梁画栋,十分威严,供有玉皇大帝神像,玉皇殿的柱子上一副距今已有98年的楹联依然清晰可见。楹联曰:“尔知上帝至公,善者降祥,恶者降殃,喜看到头全报应;我本直言不讳,有过自新,无过自勉,须当援手好扶持。”
       
  这副楹联的上方有“乙巳年癸未月”几个小字,楹联下方的几个小字已看不清。经查对,“乙巳年癸未月”是公元1905年6月(光绪三十一年),据东岳庙简介上说,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周鹏举、丁赐第等请款重修东岳庙。这样说来这副楹联是在庙宇修好后书写的。至于它出自谁手目前无法查清。
       
  这副楹联语句精练,内涵深刻,劝世扬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融入生活,能使一些信徒和游人观赏后得到启发,让人警醒。
       
  1996年11月,千年道教圣地东岳庙经整理修缮后,面貌一新。进入山门,有两棵银杏树,树龄有500多年,东边一株为雄性,高约22米,主干直径1.6米,树围4.74米。西边一株为雌性,高约18米,主干直径0.9米,树围2.6米。
       
  相传500多年前的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那天凌晨,东方刚刚破晓,玉皇大帝身旁的一对金童玉女,从天空飘飘然落到东岳庙内,在前门殿与东岳殿之间的一块空地上,他们从各自衣袖中拿出一根树枝,放在手掌心上,往上面吹了一口仙气,顿时树枝变成了树苗。他们二人便将树苗随手往地上一抛,不几日,两棵银杏树郁郁葱葱。数年后,两颗树绿荫参天。令人惊奇的是,如今每年春天雄树开花落满地,金秋雌树却是果实累累。
       
  1986年7月,淮安市人民政府将此一雄一雌两棵银杏树列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并勒石于旁。
       
  东岳殿东侧是一口古井,人称东岳井,又称平安井,井深8米多,直径0.8米,唐贞观年间建庙前便砌了这口井,虽经千年风雨,现井水依然清澈碧透,甘甜可口。
       
  在东岳庙的众多传说中,也有许多有关东岳井的传说。相传程知节建庙时,他让一道长外出采购木材。道长外出不足10天便回来,告知程知节所需木材均已落实,何时开工要木材,木材便到。程知节对道长说:“现在就要木材”,道长说:“那好,要木材我去取木材。”道长把木匠带到井边,口中念念有词,将道袍往井上一过,一根木头便跃出井口,道长让木匠们把木材从井里往外拖,拖出一根,又冒出一根,一根接着一根,当时所建的130多间庙宇的用材和其他用材都是从井里拖出来的。事后有人问道长:“为何井里能拖出木材?”道长说,为筹集木材,他到东海边的一个长满树木的大山的山顶上,脱下道袍往大山上一盖,念叨一番,收起道袍时整个大山不见一棵树木,随后他下山到海边,把道袍一抖,顿时海边便漂满木材。因而后来有人说,此井通往东海。东岳井又称平安井。相传日本侵略者轰炸淮安城时,一颗炸弹从飞机上扔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井中,炸弹没有爆炸,不仅保护了千年古庙,而且保护了进庙避难的几千人。
       
  历经千年风雨的东岳庙是人们歌功颂德、惩恶扬善的一个活动场所。如今不仅是淮安道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是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淮安楚州区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东岳庙之在淮安犹如城隍庙之在上海,夫子庙之在南京,在当地享有盛誉。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