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料与知识]南阳武侯祠与道教
作者:刘 霞

《中国道教》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南阳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一座祠庙,也是南阳地区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武侯祠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的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及武侯祠现存碑石资料,对武侯祠兴衰演变与道教的关系及武侯祠道教道派等作些肤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南阳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
       

       
  诸葛亮死后不久,在其躬耕过的南阳卧龙岗,人们就已开始建庵祭祀。但这里从何时开始有道人居住,目前尚难以确定。不过,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最迟至宋代,南阳武侯祠已有道人活动的踪迹。宋绍兴八年(1138)八月,岳飞统军路过南阳,夜宿武侯祠,道人敬茶后出纸索字,岳飞挥涕走笔,手书出师表,表明此时期道教已有活动于此。元朝建立以后,元室对道教极为重视,广修庙宇。元大德二年(1298)南阳监郡马哈马修葺武侯庙,四年告成,特礼请解梁(今山西解县)太虚观道士张志和住持,并割旁近田二百余亩作为祀田。至大(1308-1311)年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行农至郡,指示地方官加扩祠宇,又即祠东建孔子庙,庙后建书院。后元仁宗敕赐祠为“武侯祠”,书院曰“诸葛书院”。自此南阳武侯祠由民间私祭转化为官民合祭,并不断得到官府的维修扩建,武侯祠随之兴盛起来。
       
  明代诸帝对道教皆相当尊奉,特别是明世宗尤为崇道。南阳武侯祠也在此时进入鼎盛时期,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明政府在南阳设立了道纪司,有道纪官一至二人,专事南阳地区道教的管理。明正统(1436-1449)年间武侯祠道人周元初已任都纪之职,明崇祯五年至十三年(1632-1640)武侯祠道人李治强再任南阳府道纪官。他任职期间,南阳府道纪司由玄妙观移于武侯祠,武侯祠成为南阳地区的道教活动中心。此时来这里修炼的道人很多,道众盛时多达百余人。二是自洪熙元年(1425)至崇祯十三年(1640),明政府组织对武侯祠进行了十余次的修葺,其中规模较大的维修不下五次。经过明政府不间断的增修扩建,武侯祠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道教建筑群落。三是明嘉靖七年(1528),经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许复礼等奏请,明世宗敕赐武侯祠庙额、祭文、祭品及春秋二祭日期,敕令南阳府遣本府官员按期致祭,官祭遂成定制。嘉靖十八年(1539),明世宗又特遣驸马都尉邬景和来宛致祭。南阳武侯祠的声誉、地位大大提高。四是由于明帝的信奉与倡导,民间大众对诸葛亮的信仰愈加广泛与丰富。祈福禳灾、延年益寿、功名富贵、祈晴祷雨等都寄托于诸葛神灵。平时来祠焚香叩拜、抽签问卜、酬神还愿者颇众,致使武侯祠香火日盛,名声日增。
       
  清代重佛抑道,但清初三朝,从笼络汉人的角度出发,对道教尚沿用明制加以保护,因此武侯祠一如明代仍受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仅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对武侯祠进行过六次修葺,其中康熙五十年(1711)知府罗景组织的维修规模最大,当时“俱依旧制而重新之”,并依前人题咏,复建“龙岗十景”,还将卧龙书院移于祠前。这次维修奠定了今日武侯祠的规模和基本格局。尤其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前后,著名道人胡阳瑞住持祠事,他辛苦整顿,重振道风,为武侯祠道教的发展而努力,使“龙岗大为武乡侯生色”,武侯祠再度呈现兴盛局面。乾隆时已出现“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景象[11]。嘉庆初年,武侯祠经济仍很发达,当时实有祀田700余亩,祠田收入足敷香火食用。可见,乾嘉时期武侯祠仍兴盛不衰。
       
  乾嘉以后,政府对道教抑制加强,致使道教衰微。但南阳玄妙观因种种原因独受清皇室的青睐,且被誉为全国四大丛林之一。此时,南阳武侯祠声誉、地位已远不及玄妙观。为了生存和发展,武侯祠与玄妙观虽有门派之别,但仍自愿隶属于当时业大、徒众、名显的玄妙观。这种隶属关系一直持续到建国前。此间,祠内历代住持皆都尽心尽力,竭力维持其事,但也发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光绪年间,佃户强租祭田到期不还[12],无知之徒到祠内乱拓碑文滋扰闹事[13]等多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了武侯祠的发展,使武侯祠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清末又有住持成至伦不守清规,典当田产,香火无人供奉,致使武侯祠处于极度衰落状况。
       
  民国时期,战乱频仍,道教一度受到冲击。民国十八年(1929),冯玉祥在河南拆庙兴学,玄妙观住持李宗阳(后任武侯祠住持)同南阳其他几个大寺观的方丈联名请愿,获得南京中央政府批准,武侯祠得以保全。但祠宇颓废,道人散失,道教活动每况愈下。解放后,祠田全部分配给农民耕种,祠内道人多还俗,仅留贾宗刚、田诚全、朱宗长三位道士,根据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从事道教活动。1950年,三位道人也被迁往附近上岗村从事农业劳动。
       
  综上所述,南阳武侯祠自宋代开始有道人活动以来,其兴衰发展即与道教息息相关。特别是元明两代,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与尊崇,南阳武侯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民间祭祀转化为官府认可,并得到大规模的维修扩建,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此时,武侯祠不仅是豫西南嘉念先贤的名胜古迹,而且也是南阳地区的道教活动中心。清末民国,道教衰落,武侯祠亦因失于修理而呈现出衰败的局面。可见,其演变兴衰与道教的兴衰发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南阳武侯祠道教道派
       

       
  据南阳武侯祠现存碑石资料记载,自张志和担任武侯祠住持后,至近现代,至少有近30人担任住持之职,历经志、元、立、治、云、霄、功及阳、本、合、教、永、元、明、至、宗等字辈的传承。自阳字辈起进入清康熙末年。从其传承字辈看,武侯祠道派元代以前不详,明末清初以后逐渐转为全真道的两个道派,一个是全真道南无派,一个是全真道龙门派。南无派奉谭处端为创教始祖。从明崇祯五年(1632)至清康熙十三年(1674),该派在南阳武侯祠大约经历五个字辈至少七代的传承。
       
  龙门派是全真道派中势力最大的一派,尤其是清初王常月受命为龙门派第七代律师后,决心改变明代以来形成的“龙门律宗”秘传状况,实行公开传戒,并取得顺治、康熙帝的支持,龙门派呈现“中兴”之势,其势力远超全真门下其余诸派,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清初龙门派传入南阳,并且迅速发展,取代南无派而成为南阳道教的主要道派。龙门派传入武侯祠的确切时间无考,据祠内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钦命宁南靖寇大将军重修草庐碑》中“住持李功在立石”及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捐金重修武侯祠御列于后碑》中“住持道人胡阳瑞”的记载可知,清康熙十三年时武侯祠仍属南无派,康熙五十二年时已改为龙门派。据此推测,龙门派取代南无派的时间约在清康熙十三年至五十二年间,最迟在清康熙五十二年。自此以后,武侯祠一直由龙门派道士所住持,代代相承,从清代至民国,龙门派在南阳武侯祠共传了二十三代,其道谱与北京白云观龙门派道谱相同。
       

       
  注:
       
  ①清光绪二年重刻岳飞手书《出师表》碑,现存南阳武侯祠(以下碑石未注出处者均与此同)。
       
  ②(元)王谦《汉丞相诸葛忠武侯庙碑》,清康熙《卧龙岗志》。
       
  ③(元)程钜夫《敕赐南阳诸葛书院碑记》,清康熙《卧龙岗志》。
       
  ④(元)张继祖《敕赐诸葛书院增修学宫之记》,清康熙《卧龙岗志》。
       
  ⑤明正统九年杨士奇《鼎建诸葛孔明祠碑记》。
       
  ⑥明崇祯五年《诸葛武侯祠立会建祀碑》和明崇祯十三年《宛郡城西卧龙岗》碑。
       
  ⑦明嘉靖七年《敕赐忠武侯庙额祭文祭品檄文碑》。
       
  ⑧明嘉靖二十年《祭诸葛武侯文碑》译。
       
  ⑨(清)冯伟《重修卧龙岗诸葛庐记》,清康熙《卧龙岗志》;清康熙五十一年罗景《重修卧龙岗忠武祠序》碑。
       
  ⑩清康熙五十六年《祝万章等题胡仲白小像横披》,南阳市博物馆收藏。
       
  {11}清乾隆三十七年《行仁和韵》碑。
       
  {12}清光绪五年《保护武侯祠属庙圣井寺地产碑》;清光绪十六年《南阳县知县黄星槎德政碑》。
       
  {13}清光绪十四年《南阳府正堂南阳县正堂严禁捶拓武侯祠碑文特示条规》。
       

       
  (作者单位:南阳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