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四)
作者:李养正

《中国道教》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五、道教义理之学的五大部类与理论枢要
       

       
  道教教理教义的内容,关涉十分广泛而庞杂,是从道教的视角出发,采用“神启示”的神秘方式,为树立、维护、扩大至尊之“道”创立并主宰宇宙一切的神圣权威,面对人们在生活中所提出的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的问题,所作出的回应。任何宗教为建树其独特的信仰权势,都必须建构起能回应并满足社会各方面精神需要的宣教理论体系,也都必然是从天上说到地上,从追说混沌远古到预测渺茫未来,从大自然说到世俗,从社会说到人生,从此岸世界说到彼岸世界……,目的在于使人们成为该教的信士,拜倒在其至尊之神的脚下。而道教更是要论证“长生不死”的仙人与仙境的存在,以及“仙人”、“仙境”的可求得性。简言之,道教义理之学,是道教回答世人思想中、生活中形形色色问题的有广泛针对性的理论体系。
       
  道经、道书,是道教义理之学的载体,其历史的沉淀,最显著者便是卷帙浩繁的《道藏》总集,可以说是道教义理学的汇萃展示。现在我们通常能见到的是明《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以及今人所辑之《藏外道书》。明版正续《道藏》是现存最有研究价值的道经道书总集,共五百十二函,计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类为三洞、四辅、十二类。编纂者依道书来源及传授系统,分三大部类(经系),即:以托名“元始天尊”所授世之经书属洞真部,以托名“太上道君”所授世之经书属洞玄部,以托名“太上老君”所授世之经书属洞神部。大致划定洞真部为《上清经》系,洞玄部为《灵宝经》系,洞神部为《三皇经》系。所谓四辅,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是对三洞部经书的解说与补充,即太玄为洞真部之辅,太平为洞玄部之辅,太清为洞神部之辅,正一为通贯三洞部之辅。所谓十二类,即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关于“十二类”的解释:(一)本文类:道教以先有“三清”尊神降授道经,而后才有道教的创立,“经”是道教的本源,故三洞经文均归此类。(二)神符类:“神”授之符箓,神妙莫测,信如符契,故三洞符箓均归此类。(三)玉诀类:“玉”为宝贵之意,“诀”为解决疑问,故对道经的注解,均称“玉诀”。(四)灵图类:指灵异的图形,也是具有神灵的图形,故凡以图为中心内容,或以图为名者,均归此类。(五)谱录类:“谱”是谱系,“录”是记录,凡崇奉之高真上圣的功德名位和应化事迹,均归此类。(六)戒律类:“戒”即劝善止恶的告诫,“律”是必须遵守的条文,凡与戒律有关之经书均归之。(七)威仪类:“威”是气象庄严,“仪”是斋醮仪式,凡斋醮仪式属此类。(八)方法类:设坛祭炼及身内修持各种方法,与“众术”类有所混乱不分。(九)众术类:本意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后来与“方法类”道书有所混杂。(十)记传类:如十洲记、冥通记、神仙传、碑铭、山志均归之。(十一)赞颂类: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赞美歌颂之文均归之。(十二)表奏类:凡祈祷时所用表白愿望及上奏天庭之表文均归之。明《道藏》的分类法,其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南朝陆修静的《三洞经书目录》,其后南朝梁孟法师有《玉纬七部经书目》,北周玄都观有《玄都经目》,又有王延作《三洞珠囊》(或谓王悬河修),唐玄宗时编修成我国第一部道书总集《开元道藏》,采用的是三洞十二部的分类法,尔后因道书不断增多,在宋代曾六次修《藏》,在宋真宗时修成的《天宫宝藏》便已采用三洞四辅(即所谓“三洞纲条”、“四部录略”)十二类的分类法。我以为,这种古老的分类法,基本上是把道教的名山道场作为经书源头,并以此作为分水岭来划分大部类的,如洞真部“上清经系”以茅山道场为源头,洞玄部“灵宝经系”以龙虎山和硏皂山道场为源头,洞神部“道德经系”以终南楼观为源头,地区性、道派性较为明显。拙著《道教概说》第十二章《经书之总目与总集》中,曾对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有所评说:“由于道经递次增多,补刊入藏时分类欠确切,又传授系统日益混乱,三洞名称有失原义,各分十二类已嫌重复、混杂,而四辅之下又不分类,使检索不便。故现存明《正统道藏》在分类编次上欠缺之处较多;且收入之经书,内容庞杂,有一些与道教关系不大亦加收载,殊为勉强。”考:清乾隆时纪昀撰《道藏目录详注提要》已指出其缺点(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十四)。近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也认为《正统道藏》目录分类欠完美,他曾建言打破三洞四辅的框架,将全部经书重新分为十四类,即道家类、道通类、道功类、道术类、道济类、道余类、道总类、道史类、道集类、道教类、道经类、道戒类、道法类、道仪类,并拟编写一本新的《道藏分类目录提要》。关于明《道藏》的分类方法,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我以为,那种相沿已久的分类法,虽说有它的道理与缺陷,但毕竟只是按源头与出现的历史顺序而辑载的表面排列,并未深究各经书的义理思想实质底蕴。我们现在是要以今人的理性思考,从研究道教义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古老道教经籍所载义理涵蕴的整体思想内容进行梳理,弄清其思想主干,作实质性宏观分类;然后再依主干部类,条分缕析,叙列其纲条性主要义理观点;更后再全面探讨其思想渊源及其形成与发展趋向。这样的义理性分类,当然也必须打破旧有的分类形式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较充分地展示道教义理的深厚丰湛及其特征。
       
  我以为,道教义理之学的蕴涵,可分为五大部类(主干),即:“道”为本根,主干纲条为天道、地道、人道、神道、仙道。
       
  何谓“天道”?通常解释:(一)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王充《论衡·乱龙》:“鲸鱼死,慧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二)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三)天象、天气。《国语·周》:“吾非瞽史,焉知天道?”
       
  何谓“地道”?通常解释:(一)关于地的道理、法则。《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管子·霸言》:“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注》:“地道平而无私。”(二)地舆与形势。地载万物若车舆,《淮南子·原道》:“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地理形势,《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三)地德。土地生产百物,人赖以生存,有德于人,《国语·鲁》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何谓“人道”?通常解释:(一)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礼·丧服小纪》:“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二)人的处世修身道理。《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隋王通《中说·述史》:“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中以建人极。”
       
  何谓“神道”?通常解释:(一)神妙不测的造化自然。《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疏》:“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二)神奇之术。《后汉书·左慈传》:“慈少有神道。……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一鲈鱼出。”(三)神行的道路。《汉书·霍光传》:“太夫人显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阀,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茔,开神道。”《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何谓“仙道”?通常解释:《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道教修证超脱尘世、有神通变化且能够长生久视的方术,谓为仙道。《抱朴子·论仙》“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方术中尤以内外丹道最为显著。
       

       
  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在哲学范畴,天地人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素为探讨的中心问题,学术史上的各种理论,也大都是围绕这三方面的问题延伸展开的。《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卦。”《易·系辞》上:“崇效天,卑法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便是这种学术活动的体现。稽其成败兴坏,以明人事为归宿。“天道”重点在探索自然秘密;“地道”重点在治世理国;“人道”重点在修身。除三才之道外,我国传统文化中尚有“神道设教”之古代宗仰以及“神仙家”养生学,也有着丰湛的典籍,在历史上也有过广泛深远的影响。上述五大部类,各有其理论枢要,它们在“道”的融聚下,共同组合为道教整体的理论枢要。何谓枢要?枢,门轴,门扇所由开闭之处。枢要,指关键而重要。《淮南子·原道》:“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文心雕龙·论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而契于成务,退无阻于荣身。”《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笔者这里所说的枢论,乃是指道教义理五大部类所包含的关键性的专题理论阐述,它们正是教义的本源依据。笔者仅就读《藏》印象,表述如下:
       
  道
       
  1.天道体系
       
  1.1 道论(道性、道体、常道、可道)
       
  1.2 有无论
       
  1.3 重玄论
       
  1.4 元气论
       
  1.5 三洞宗元论
       
  1.6 阴阳五行论
       
  1.7 道气合一论(气质论、存在形式观)
       
  1.8 天道承负论
       
  1.9 道法自然论
       
  2.地道体系
       
  2.1 天地论(天地五方十洲三岛观)
       
  2.2 厚德载物论
       
  2.3 无为而治论
       
  2.4 清静自正论
       
  2.5 洞天福地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2.6 和谐论(和光同尘观、反战止杀论)
       
  2.7 太平论
       
  2.8 生态环保论
       
  2.9 灾异论
       
  3.人道体系
       
  3.1 生命论
       
  3.2 人生价值观(重生论)
       
  3.3 道生旨
       
  3.4 形神气论
       
  3.5 养性延命论
       
  3.6 天人合一论
       
  3.7 人性人品论
       
  3.8 心性论(清心寡欲)
       
  3.9 伦理道德观
       
  3.10 男女平等论
       
  4.神道体系
       
  4.1 太上道君纪
       
  4.2 天命神道观(宗法信仰)
       
  4.3 神品位业论
       
  4.4 功德成神论
       
  4.5 星宿信仰论
       
  4.6 存思存神论
       
  4.7 魂神论
       
  4.8 符图论
       
  4.9 炼度论
       
  5.仙道体系
       
  5.1 仙道论(神仙存在论、神
       
   仙可学可求论)
       
  5.2 忠孝神仙论
       
  5.3 长生久视论
       
  5.4 修真精义论
       
  5.5 金丹论
       
  5.6 气法论
       
  5.7 导引论
       
  5.8 坐忘论
       
  5.9 三一论(精、气、神)
       
  5.10 守一论
       
  5.11 动静论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