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短笛无腔]名人之语和民间之语
作者:蒋子龙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年刚过,国内外便有各种版本的“流行语排行榜”出笼。但多是“政治流行语”或“灾难流行语”,有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并未上榜,而有些上了榜的却并不觉得曾经很流行。于是我将去年积存的近二百条流行语进行筛选,从中归纳出五类:名人之语、恶搞之语、草根之语、广告之语、惊人之语,每一类都选出几条,略加评点,搞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流行语排行榜。看读者是否认可?
       名人之语——评2006流行语之一
       名人多不甘寂寞,名人寂寞世界就寂寞了。这个商品消费社会之所以需要名人,是因为名人既可以被视为偶像,又可以像商品一样被大众消费。那么2006年有哪些名人说出了哪些有味道的话语呢?
       1.“我这儿不是公共厕所,不能让他们随地大小便。”
       ——著名性学家李银河这样解释关闭博客留言功能的缘由。这句话传达了一个确实的信息,有人到李博士的博客上排泄粪便。这还道出了一个现实,天下比马桶还多的博客确有厕所化的倾向,然而谁把博客弄成公厕,先被弄脏搞臭的是他自己。
       2.“我曾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遇到抗议,这正是民主的真义。”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师生抗议学校向美国国务卿赖斯颁授荣誉学位,而赖斯却用上面的话评论对她的抗议。好智慧,好口才,好风度。斯人不赖。
       3.美国总统布什以口无遮拦说话不得体、甚至说错话著称。但2006年说了两句大实话,颇受世人好评。一句是7月6日在庆祝他60岁生日的聚会上说:“你们认为我有白头发是因为我是总统?其实不是,我有白头发是因为我有两个年轻的女儿。”
       ——何其坦白,一层意思是说他当总统的事,另一层意思是说他的两个女儿让他操碎了心,当个美国总统女儿的父亲要比当美国总统难多了。
       他还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我要告诉你们我一生中的五个转折点:信奉耶稣基督,娶老婆,养孩子,竞选州长,听我妈的话。”
       ——所谓“五个转折点”其实只有两步:这个公子哥的命运改变,首先得益于有了信仰,然后又有了家庭并热爱家庭,并得到家庭的支持,于是从政一路顺风,直至坐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他道出了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
       4.“让我讲创业的故事,就像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一样,讲多了也没什么意思。”
       ——大陆首富丁磊在母校讲演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成功者大多都沾染了这种祥林嫂式的毛病,一遍又一遍地通过媒体操办的论坛、对话等节目向公众重复自己发财的故事,因为当今社会“财迷”、“钱丝”多,媒体正可利用重复这些发财的故事赚自己的钱。
       5.香港口碑最好、成就最大的女影星大概就数张曼玉了,不仅是众多男影迷的偶像,也征服了无数女人。去年她有名言:“最让人回味的爱情就是还没有爱够,就戛然而止了。”
       ——这话貌似精辟,却难以成立。真正美好的爱情,正爱得死去活来的会自动戛然而止吗?除非遭到外力的摧毁,如战争、海啸等,那回味的就不再是爱情的美好,而是痛苦。
       6.“另外一个应该到意大利投资的理由是,这里有美丽的秘书。”
       ——贝卢斯科尼在担任意大利总理时,以这样的话游说美国商人到意投资,其口吻有点像拉皮条的。不久他就下台了,不知跟兜售意大利“美丽的秘书”有没有关系?
       民间之语——评2006年流行语之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根据民间传得最多的话语,可了解2006年的一部分社会情态。比如,有女愁嫁人、有儿愁就业……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1.“37度的男人正走俏。”
       ——现代挑剔的女人们挑来挑去挑了个37度,36度太冷,38度太热,37度属于“低烧”,比正常体温多一点温暖,又不至于太热情做作。不冷不热,不死不活,不帅不丑,平平淡淡,总之“男人无才便是德”,正好给女人以安全感。我猜测,下一步该男性机器人吃香了。
       2.一方面出嫁难,一方面少女堕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前的说法是:请把你的第一次留给你的丈夫;现在的说法是:请把你的第一胎留给你的丈夫。”
       ——结婚生子,繁衍不息,本来是人类的本能,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谁知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达,很容易很自然的事情变得不容易、不自然了:先是不一定结婚,结了婚不一定有孩子,有了孩子不一定是自己的,是自己的不一定能保证健康成人,健康成人了不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宜自己的生存位置。或许有一天人类该把回归本真、保持自然视为头等大事。
       3.“诸葛亮出山前,没带过兵;女性头回临盆前,也没生过孩子——为什么用人单位都要求我们有‘工作经验’?”
       ——大学生质问得有理,然而有理不等于有工作。甚至呼天抢地地质问越多的学生,越容易成为“三霸生”:“面霸、会霸、拒无霸”,即参加面试最多,参加招聘会最多,被拒绝的次数最多。用人单位不会理会大学生的质问,大学生应该去质问自己的大学,你没有工作经验可以理解,可有真才实学吗?大学教育本该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为什么大学生会过剩?现在是社会在修理大学,大学毕业并不是真正地毕业,还要重读“社会大学”。
       4.那么有了工作的又如何呢?“一进公司,两眼无神,三更半夜,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零八落,久而久之,十分痛苦。”
       ——现在讲究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不讲“三老四严”、“主人翁精神”,所以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并不珍惜就业的机会,好高骛远,拈轻怕重。那就借鉴美国一家工厂大门上的标语吧:“如果你爱自己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会成为你的主人。”
       [曹龙彬荐自《解放日报》2007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