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家小辑]解读现代“地主理论”
作者:蒋元明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这不是斗地主吗?”一家股份制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对当前的股改大为不满,说:“凭什么自己辛苦多年,还要送给别人?与其这样送给别人,不如当初去海外上市。”
       所谓股改,简单说,就是大股东为了换取流通的权利,用送股折价的方式对流通的中小股东作补偿。中国股市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是一大特色,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当初,中小股民是按溢价买的流通股,每股比非流通股高几倍几十倍价钱。而大股东手握超过一半的股权,不流通,却掌握公司的制控权,股市走低时他不分红或只下点毛毛雨,股价上涨时,他来配股圈钱,只赚不赔。流通的中小股东就惨了,享受不到企业的胜利果实,却要随时准备配股捐钱,还要经受股市涨跌的煎熬,而股市又常常被大股东与黑庄联手搅浑谋利。结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多年,中国股市却“熊”了五年,股指从二千多点跌破一千点,几千万股民损失惨重,遍地哀鸿。中国股市被这流通与不流通快要逼到绝境了。
       股改的举措,是让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捆在一起,共谋发展,志在解决困扰股市的症结问题。一般的公司都推出“十送三”的送股方案,有的则比较吝啬,比如前边的那家公司的预案是十送一,当然难过关,所以才有“斗地主”的感觉。
       中国经济走市场化二十年,经济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增强,人民生活大提高,贫富差距也大拉开,“富人”“穷人”的说法已经很普遍。这回竟然有人跳出来以“地主”自居,真是妙极了。如果这个封号是别人加的,那就有搞“阶级斗争”的嫌疑。中国过去的地主,一般要经过一代甚至几代的努力,才能聚集起相当的土地和财富,过上剥削生活。现代“地主”就快多了,先搞个公司,包装一下,再弄个上市指标,溢价发行圈他几个亿,一上市,就变成了身价亿万的“地主”。现在让他送几股给那些出钱买股的“贫下中农”,他不干了,说是他“辛苦多年”,凭什么要“送给别人”?这就是现代“地主理论”。
       现代“地主理论”的核心就是:圈钱有理,送股没门!这比土改时的地主要蛮横多了。那时的地主虽然不愿意,但有人民政府撑腰,开个斗争会,不怕他不低头。现在,股改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有股东大会,不合理的方案就难通过。而且,这回的中小股民齐心了,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著名作家周梅森就出头串联中小股民,楞是在股东大会上把大股东的方案给颠覆了。看来,“地主”就得斗一下。现在的富人太牛了,根本不讲规则。名为股份制,实际许多还是换汤不换药,体制没有变,观念没有变,一股独大,分不分红,送不送股,老总们年薪几十万上百万,全由“地主”说了算。按说,中小股民花钱买股票,也就是投资了,成股东了,大小也是“东家”,怎么就变成“别人”了呢?这种“地主”理论在中国股份公司里相当普遍,轻蔑视中小股东的权利,把上市公司当成大股东的“提款机”,这就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不少企业因此而亏损、破产。
       现在不少富人怕“斗地主”,怕政策变,一方面大肆挥霍,一方面大量转移财产到国外。原因就是钱来路不大正,来得太容易,心里发虚。比如搞房地产的,搞煤窑的,搞工程承包的,还有走私的,贩毒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能不怕吗?去年中国城乡存款突破14万亿元,据查,少数人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为了减轻“斗地主”的思想压力,方式有两种,一是加强和完善各种政策,遏制非法掠夺财富,加强税收监管,使之尽可能“生财有道”。另一方面,富人要多一些仁心爱心,多做些善事,济贫助困,回报社会。在国外就有捐赠慈善排行榜,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多年来都是名列前茅,名利双收。帮助别人,其实也在帮助自己。如果中国富人总是抱着“地主”心态,铁公鸡一个,一毛不拔,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那么,“斗地主”的恶梦就可能天天做,特别是过年关的时候。
       [邸笑飞荐自《劳动报》2006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