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从教化对象看马丹阳的传教特点
作者:赵改萍 侯会明

《中国道教》 2005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马钰(1123-1183),山东宁海人,初名从义,字宜甫,入全真道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小字山侗。王重阳的大弟子,全真教第二代教主,创立全真教遇仙派。丹阳的著作主要有诗词集——《渐悟集》、《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他既是一位宗教家,也是一位布道者、教化家。一生中,从学道、得道到布道的教化活动为全真教的创立、巩固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丰富的教化经验。
       
  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从孔子到唐代之韩愈均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基于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教育对象所囊括的范围也相应受到限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可入学受教,把受教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但仍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董仲舒明确将人性分为三个等级,有“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和“圣人之性”。《春秋繁露·实性》将具有“中民之性”的人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韩愈提出“性三品”理论,“性之品有三”,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下品之人虽教亦恶。而中品之人是教育的重点。“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按照这种理论,只有统治阶级和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可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被统治阶级则被剥夺了受这种教育的权利。
       
  马丹阳的教化对象是社会全体民众,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他说:“玄言补益十方人,全戒腥羟分戒辛”。又言:“学道专一,则人人可以为仙,不同世俗之进取有黜落也”。丹阳认为,人人可以学道,而且只要用心专一,人人都可成仙,没有世俗儒家科举制的淘汰与黜落。学道比学儒简单易行,而且都能有所成功,学道自然比学儒更有优势。这就打破了少数人垄断的受教化权、成仙资格,把成仙的希望给予一切虔诚修真的教徒信众。从而扩大了全真教传播的社会基础,使社会上的所有成员无论贫富贵贱,无论何种职业,无论地位高低,资质贤愚,年龄大小,男女老幼,都可受全真道的教化,都可长生仙寿,成为“神仙”。
       
  丹阳的道教教化从总体上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上层统治者,第二个层面为中下层群众,第三个层面为全真教门徒弟子。
       
  马丹阳掌教期间,仍属全真教初创巩固阶段。与上层统治者接触较少,与最高统治者也未建立联系,但马丹阳对当时的一些官僚差佐也有零星教化。他的诗词集中留有一些对官僚的劝化诗,例如《赠朱官人张书表》、《赠醴泉吴郎中》、《赠道友徐司判》、《赠李官人》、《赠风翔酒郎中》、《和庐知县韵》、《赠户县仵解元》、《和岐山岐阳镇赵殿试》、《赠武陟县薛押司》、《继登州仓使韵》、《继登州祝同监韵》、《和京兆府杨学录诗》、《和司竹监使刘公》、《和陇州都目郑承德》、《和平凉府户判耿朝列》、《和县尉王武略》等。这些劝化诗词中涉及到的官僚和知识分子包括:知县、郎中、司判、法司、都监、押司、仓使、学录、同监、都目、司竹监使、户判和解元、殿试等。这些官员大都属于中下级官僚,最高级别的是知县,大多是一些僚佐或只有荣誉头衔的知识分子。
       
  宦海沉浮之官僚一旦涉足官场中,多会被名利控制,追名逐利,患得患失,甚至失去自我,而沉溺于名利的角逐之中。官场得意则如沐春风,忘乎所以;一朝失意则痛不堪言、悲愤万状。名利为官僚痴迷之物,因此,马丹阳主要是劝官吏识破名利的虚浮不实、短暂无常,弃名利枷锁,断妻儿束缚,离家庭樊笼,追求“神仙”逍遥快乐的生活。丹阳劝化宁海孙公执殿试说:“愿公早早心明,休要奔波逐利名。”劝武陟县薛押司说:“猛悟心无火院担,麻衣体挂胜罗衫。保持清净无为理,精气神收宝结三。”劝京兆刘法司“抽身急避金枷累,发志勤修玉洞春。”丹阳将家庭比作火院、火坑,将官场和名利比作金枷,将官场中人视为酒醉人,意在使其猛悟人生,潜心向道。京兆有一周通检,是官场浮沉的典型,十年间由高官富户至破落无着,丹阳以其人生经历劝其入道,“周官人,家豪富,长安通检,最为上户。十年间,兴废何如,无扎锥去处。叹利名,不坚固,使我灰心,转生开悟。行大道,一志无移,修不平不去”。马丹阳还针对儒生士子汲汲于科举功名提出异议,《赠京兆杨学正》曰:“择术立身法,无过志读书。读书便及第,争奈忒名虚。不若搜玄趣,修完大药炉。功成超达去,跨鹤赴仙都”。丹阳认为,择术立身,志于读书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读书的出路惟有科举功名,这又是空虚一场,不如学道修仙,求得生命永恒,更有意义。
       
  马丹阳还特别注重对知识分子的教化。他的弟子中有非常著名的“玄门十解元”。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全真教,成为全真教的骨干力量,提升了全真教文化水平和成员的集体素质,有利于全真教思想理论的完善和进一步弘扬。
       
  对于准官僚的知识分子,马丹阳主要是劝化他们舍弃对富贵名利、科举及第的追逐,参透现实人生的虚无短暂。他说:“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炼,自是灵明。”《赠华亭十殿试》中奉劝陕西华亭的十位殿试说:“十个吾侪,尽皆文俊。劝诸公,名利灰心,早修完性命。”(11)因马丹阳早年曾投生儒业,参加科举,所以将十位殿试视为“吾侪”,即相同类型的人。如此现身说法,进行劝化,贴近了双方的距离,更容易取得效果。丹阳倡导士人仿效“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的陶渊明,过一种隐居恬淡的田园生活,进而清净参道,修炼神仙。他说:“名缰相引,别离登州,远来积石时秋。……好学渊明解职,效海蟾纳印,慷慨云游。相继神翁决裂,物外真修。”(12)丹阳主张不仅学习陶渊明解职归隐的精神,而且要学习刘海蟾纳印云游,入道修真。
       
  丹阳赠予官僚文士的诗词多集中于《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等后期的作品,而在早期入道诗词作品——《渐悟集》中较少见。可见,他对官僚文士的教化多在后期。后期与社会中上层开始接触,也证明其影响的日渐扩大,但教化的重心始终都在社会中下层。
       
  这些官僚和准官僚的知识分子信徒,由于是中下层统治者,并未给予全真教太大的资助和眷顾,最初面对全真教时,心存疑虑,甚至进行诘难阻挠。例如马丹阳自述说:“余在终南太平宫,会京兆府运副陈公,同众官一时以诗相困,予走笔应和。”(13)又言:“修真劝善遭官难”(14),“虢州靖远镇,并京兆府及甘河镇先已三次遭魔”(15)。因此,当时全真教的社会影响主要在社会中下层的一般民众之中,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中。
       
  马丹阳教化对象的第二个层面是中下层群众,是教化的主要对象,也是全真教发展的坚实基础。丹阳明确称呼这类对象为道众、道友或信众,这部分群众的身份非常复杂,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农民、渔民;有手工业者,如陶工、瓦工、伞工、乐器工、染匠、铁匠、药师、厨师、乐师;商人等等。马丹阳非常同情这些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幸和困苦,并因人因事,随机设教,使民众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悲惨和苦难,乃是人生现实生活的本质,人人如此,使民众不满与焦虑的心情得到一定慰藉,他进而指出解脱苦难的方法,即割弃现实生活中的攀缘爱念,修道悟真。丹阳在中下层群众中的传教效果比较明显。
       

       
  首先,有大量的民众在丹阳的教化下,开始主动问道,并逐渐接受了全真思想,进而信道、体道、劝道,成为全真教的信徒。马丹阳的大量赠答诗词就是民众问道的明证,如《劝淇门屠者》“杀生冤债的端担,决堕轮回失了衫。若要解冤须改业,学他赵四与张三”(16),劝化屠户止杀,爱惜生灵性命;劝化铁匠“跳出红炉,身无烧烙,水云游历非流落”(17);劝化厨师“造面人,听予嘱,硬搓薄赶,挨刀细削”(18)。这类的诗词在丹阳的文集中俯拾皆是,大量民众逐渐接受全真思想,成为信众,奠定了全真教发展的强大群众基础。
       
  全真教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信众的大量支持赞助。马丹阳云游传教,广大信众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广泛捐助,例如:《莱阳道友具饧供因而有作》、《赠王先生赠环内饮膳》、《赠刘公惠鞋以词赠之》《长安运同惠团袄》、《姜公惠故纸》、《姜公惠蒲扇》、《谢于公鞋》、《谢陇州笔刘三郎羊皮被》、《冬至日掘陇州同知李镇国炭》等诗词中反映了马丹阳受到过信众的大量生活资助。另有《赠姜公》小序记载“宁海长春菴主姜公,同众道友怜予行步艰难,造一奚车”(19)等等。道友给丹阳赠衣赠食赠用,无微不至。同时也有信众捐宅为菴,舍子入道,甚至全家入道,如《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赠君唐括氏儿舍子出家以词赠之》等诗词中均有反映。信众的慷慨捐助,使丹阳的传教宣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可见,马丹阳对中下层群众的教化取得了很大成功。
       
  其次,马丹阳对中下层群众的教化充分体现了全真教教化对象的平等性和广泛性。他的大量劝世诗词和赠答诗词都指向这一层面的民众,学道者中,男女兼有,老幼具容。传教过程中,无论男女老幼、贤愚贫富,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入道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如《赠华亭董遇师十三岁入道》、《赠华亭完颜知县》诗中道:“知县女,个真真,年将二六乐天真。敢求乞,任天真”(20)。年龄最大的有七、八十岁,如《赠侯明一》中曰:“侯姑姑,心开悟。六旬有九才方修补。众人言、晚了时光,马风道未暮。气不断神可固”(21)。有的入道者累世耕植,家境贫寒,如任守一、赵悟玄皆“家世业农”(22)。有的入道者数代为官或为当地巨族,家庭豪富,像姚铉“世为乡里巨族”(23),曹瑱亦是“家世巨富”(24)。但无论其年长年幼、家境贫富何如,都是平等的教化对象,都有教化之必要,“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5)。丹阳教化亦不分贤愚,贤人可教,愚人亦可教,甚至对犯有恶罪之凶徒也不放弃教化。丹阳专门有《警愚人》、《警凶徒》,“喟然长叹叹凶徒,恃势欺人得自娱。日纵顽心化不善,将来恶趣怎枝梧”(26)。丹阳以善恶因果相警,劝其行善向道。
       
  马丹阳还特别注意对女子学道的教化。中国儒家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歧视女子,剥夺了女子的受教育权,忽视女子教育。虽马丹阳也认为“妇人心有毒蛇三,悟者回光返照参”(27),但他对妇人的微词目的是为了强调男子学道者戒色的重要,并不排斥女子学道。在丹阳留存的诗词之中,劝化女子的诗词有50多首,而且也有许多女子出家学道,皈依全真教的。例如他说:“女姑听,女姑听,学取麻姑至净清……功成赴玉京。”(28)另外还有《作诗赠耀州梁姑》、《赠户县赵姑暨众女姑》等等,丹阳劝化女子弃舍俗华,积功累行,常净常清,习道成仙。
       
  马丹阳教化对象的第三个层面是社会上出家和在家的神职人员,包括全真教的门人弟子,以及佛教和其他道派的教徒。
       
  全真教的门人弟子是马丹阳教化的重点对象。教化中,有针对众多弟子的训诫,如《劝门人》;也有针对个别弟子的特殊教化。教化的内容,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都远甚对一般道众和道友的教化。重点是进行全真戒律、日常行为仪规、修行内丹功法的传授,提出的要求也更高。
       
  马丹阳对门人弟子的教化,首先是对各地全真教组织首领的教化和指导,包括山东之“三州五会”的会首,以及为主持斋醮仪式而推举的醮首和各地全真堂的会首、菴主。《赠莱阳醮首王永暨众道友》中,马丹阳就从人生观、追荐、超度、清圣、法事、积行、累功等方面给予王永全面指导(29)。还有《赠醮首刘大官》、《赠莱州平等会首》、《赠王庵主》等都体现了丹阳的谆谆教诲。总之,对庵主和会首的赠寄诗词,或陈述修行要须,指导其修行实践,或称赞其功业盛德,或告诫其注意事项。可见,丹阳已和各地全真教的首领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并适时进行指导,因而丹阳在这些会首和庵主心目中有崇高的权威和威信。总体上他的教化和指导促进了各地全真教的顺利发展。
       
  其次,马丹阳对弟子门人进行直接教化,例如《示门人》曰:“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非道识见。”(30)教化门人应“戒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勉门人》则告诫门人“莫为闲言闲斗气”(31),《劝众师兄求乞残余》是教化同门师兄,上街行乞,以使自己无耻无羞,锻炼心志。《劝门人问道》则是奉劝弟子多方学道,不以一师为倚仗,要多方学习。丹阳还对个别人等的专门问题施教。如《寄长春丘师兄》“君乐山,予乐水。乐水乐山,算来何济。都不如、净意清心,炼冲和真气。”(32)意在告诫丘长春不可执迷于游山玩水之中,应重视“心性”的修炼。
       
  再次,是对非全真教的神职人员的教化。这类神职人员既有道人,也有佛教徒。《赠阎知宫》曰:“此个知宫,本是神仙,外修持,错了因缘。听予劝化,索隐搜玄。”(33)知宫是道教官职,应是符箓派道士。因其尚符箓,烧炼、修持,因而马丹阳认为他“修道错了因缘”,欲使其转修内丹,性命双修。《赠文登宋法师》曰:“行法箓,救疾苦。足知贤家,行深昭著。更宜乎、急急修真,认气神宗祖。”(34)这是马丹阳批评一些道士只重“法箓”,不重内修,劝其改变修行法门。除此外还有《赠于疃化纲杨法师》、《寄张知观》等,都是劝修道者不仅要有外行,还要注意内修。《华亭严因院主》曰:“刘子温,性通达。父子三人,尽皆落发。便不殢、有相行持,认无为妙法。”(35)此诗是对学佛之人示教,用“无为妙法”开导其思想,用道家的“清净修行法门”来解释佛家的“空”,颇有佛道合一之意。马丹阳对佛教徒中的毁道者予以教化,“师过青社,有邀师斋者,在坐有衲僧数人,其中有一僧聘其博辨,以言诘难,纷纭不止。(丹阳)综言答曰:‘倘除一身外,余事皆不知’,其僧赧然失色,不能措辞。”(36)《劝僧道和同》亦曰:“道毁僧,僧毁道。奉劝僧道,各休返倒。出家儿、本合何如,了性命事早。”(37)可见,马丹阳反对僧道互毁,而希望双方能求同存异,专务修行。《和霭戒师师父》载:“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没差殊。……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38)霭戒师并非丹阳弟子,但因他的思想契合于三教合一,是可以共处茅庐的志同道合者,丹阳亲切地把他看作自己的弟子。
       

       
  总之,马丹阳的教化对象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信众,另一类是全真教弟子和其它宗派的教徒。对于这两类人,在教化内容、重点、深广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对于普通的信众,所谓一般官僚、士、农、工、商等人,多是劝化其舍弃世俗家庭生活或放弃官宦生活,入道清修,立志成仙,过逍遥快活的神仙生活。宣教内容侧重于讲述现世生活的悲惨和痛苦,以及种种虚幻假象,人生的短暂无常,同时又尽力遥染神仙生活的逍宣快乐和长久永恒,并坚定地向信众许诺神仙易修,神仙可修,“修仙易,养家难”(39)。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信众世界观、人生观的教化内容上。同时,丹阳指出,“修真”必须功行两全,因而在“功行”上对道众提出具体的要求,包含一些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对于全真教弟子和其它宗派的教徒,宣讲的重点是一些内丹功法,主要是“性命双修”理论,特别强调“清净”工夫。同时,对全真教弟子亦申明规戒,严格要求,高唱“三教合一”,纠正外丹的偏谬。
       

       
  注:
       
  ①《论语·阳货第十七》。
       
  ②《原性》。
       
  ③马丹阳:《劝世》、《洞玄金玉集》卷三,《中华道藏》(本文所引道藏皆为此版本)第26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28页。
       
  ④王颐中:《丹阳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04页。
       
  ⑤马丹阳:《和宁海孙公执殿试》,《洞玄金玉集》卷二,《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8页。
       
  ⑥马丹阳:《赠武陟县薛押司》,《洞玄金玉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7页。
       
  ⑦马丹阳:《寄京兆刘法司》,《洞玄金玉集》卷三,《中华道藏》第26册,第428页。
       
  ⑧马丹阳:《赠京兆周七官》,《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6页。
       
  ⑨马丹阳:《赠京兆杨学正》,《洞玄金玉集》卷五,《中华道藏》第26册,第440页。
       
  ⑩马丹阳:《寄柳巨济学录》,《洞玄金玉集》卷七,《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0页。
       
  (11)马丹阳:《赠华亭十殿试》,《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8页。
       
  (12)马丹阳:《赠道友徐司判》,《丹阳神光灿》,《中华道藏》第26册,486页。
       
  (13)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二,《中华道藏》第26册,第421页。
       
  (14)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7页。
       
  (15)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7页。
       
  (16)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二,《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8页。
       
  (17)马丹阳:《渐悟集》卷下,《中华道藏》第26册,第497页。
       
  (18)马丹阳:《示当厨造面者》,《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61页。
       
  (19)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七,《中华道藏》第26册,第448页。
       
  (20)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4页。
       
  (21)马丹阳:《赠侯明一》,《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7页。
       
  (22)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上,《中华道藏》第47册,第85页。
       
  (23)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上,《中华道藏》第47册,第81页。
       
  (24)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上,《中华道藏》第47册,第81页。
       
  (25)王颐中:《丹阳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03页。
       
  (26)马丹阳:《警凶徒》,《洞玄金玉集》卷一,《中华道藏》第26册,416页。
       
  (27)马丹阳:《继綦大成韵》,《洞玄金玉集》卷二,《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9页。
       
  (28)马丹阳:《渐悟集》卷上,《中国道藏》第26册,第500页。
       
  (29)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五,《中华道藏》第26册,第438页。
       
  (30)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六,《中华道藏》第26册,第442页。
       
  (31)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七,《中华道藏》第26册,第447页。
       
  (32)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6页。
       
  (33)马丹阳:《赠阎知宫》,《洞玄金玉集》卷七,《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0页。
       
  (34)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九,《中华道藏》第26册,第462页。
       
  (35)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59页。
       
  (36)王颐中:《丹阳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06页。
       
  (37)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八,《中华道藏》第26册,第416页。
       
  (38)马丹阳:《丹阳神光灿》,《中华道藏》第26册,第488页。
       
  (39)马丹阳:《洞玄金玉集》卷七,《中华道藏》第26册,第449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