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料与知识]《悟真篇》绝句中的火候论
作者:张振国

《中国道教》 2005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认识火候
       

       
  《悟真篇自序》说:“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张伯端怨嗔丹家没有把最关键的东西昭示天下。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其二十八)其实火候本身只是一个比喻,是很难讲清楚的。究竟怎样传授火候还是一个很大的谜,需要有意者共同认真探讨。
       
  素有丹经王之称的《参同契》尽管有较多关于火候的记载,但也未明言,只是略提要点,况且主要是讲述外丹烧炼的火候,烧炼的产物是金丹,内丹得到的真元之气,因此可以说烧炼外丹的火候与修炼内丹的火候,在本质上毫不相干。
       
  陈述丹经的书可谓卷帙浩繁,可惜就是不能详论火候。究其原委,古代内丹家视内炼为玄之又玄,圣之又圣的秘密,是天之机密,轻易泄露怕受到神灵的惩罚;不愿泄露,那是因为找不到合适可信的徒弟,如果火候功法传得不妥,走火入魔会坑害人。所以有“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的说法;再者是不能泄,火候之术三言两语说不清,加之门派林立,莫衷一是,所以虽有记述,不免隐语之多,结果还是少人知。薛道光有诗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莫将大道为儿戏,须共神仙仔细推。”传火候之难足见一斑。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的一生由气伴随,欲强生命就应该强气。《太上老君养生诀》:“若气通便觉腹中汩汩转动,若得十通,即觉身体润怿而色光泽,耳目聪明,令食有味,气力加倍,诸疾去矣!”这得气靠的是火候。
       
  如何才能聚气?内丹着力探讨的就是聚气。这“聚”不是简单的收集而是去矿炼金,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运气,把握呼吸的力度和深度以及频率,如同调兵遣将,用兵得法,守城野战,无坚不摧。调气得法,调息随之得法。气息和匀以有利丹成。内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火候。
       
  《悟真篇》所述火候实际上是体内运行着的“气之候”,是帮助元神与精气运行结合、烹炼的动力。表现在气息的深浅缓急,被比喻为火候。“火”是修持之功力,“候”是修持之次序。采药须知老嫩,炼药要知时季。火候有文烹增减之别,有进阳之火候,有退阴之火候,有还丹之火候,有炼大丹的火候,有武炼的火候,有温养的火候,火候居多,须要大彻大悟,知始知终,方能成功。倘差之毫发,失之千里而欲成丹难矣。古人是如此总结火候的。但火候的法度因人而异,主宾、抽添、温养、结丹,实质仍然是火候在起作用。修炼时,属性为阴的精、气,按经络路线在人体内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炼阴为阳。凭借火候引元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过尾闾、玉枕、上、中、下丹田、下鹊桥,完成一个小周天。
       
  《悟真篇·外三篇·火候图论》曰:“何谓文?何谓武?”曰:“文火自三关上至于天矣,武火是午宫与心火也。大凡火候,只此一场,大有危险,丹士宜一战而胜,则天下定矣。平日周天火候,切不可以为则也。”清柳华阳《金仙正论第十六》:“神气欲交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念兹在兹即为武火;神气既交,阳气已定,又当忘息、忘意,用文火养之,真忘真照,即文火。”
       

       
  武火采药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其二十九)
       
  这里主要讲及时进火采药。采药的最好时机是入于静定,至杳冥恍惚之际忽有一动,这一动就是阳生,是可以采药的预告,当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如果以天象为例,每月初三月亮始有一线光明,这是阴极阳生的时候,张伯端谓之“药重一斤须二八,便好用功修二八”,用武火促使阳生。到了八月十五阳精充满时要留意月亮的光辉,不使它阳极阴生,即不能错过活子时。对内丹修炼者来说就是抓紧时间采药、炼药。
       
  《脉望》:“从寅至巳流戊土,督进阳火,迫逐金精,直透三关上南宫,称为进阳火。”也就是药生之时将内之精神,一意凝于丹鼎,习惯上称进火。将外之呼吸、出入升降以包裹之即是采药。进火与采药是密切相关的,元玄全子《青霞真人内用秘文》:“夫药物一生,且采且炼。采而积之者为药。炼而成之者为火,采之则日有一千之数,炼之则日有一铢之得,采药之时须乘甲庚旺气,行火之法须忌甲庚沐浴,有此不同。”采药必用武火。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帏。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却防危。”(其三十)
       
  张伯端认为不必从天边寻子午,身中自有一阳生。阳生即子,阴生即午,阳与阴合即卯,阴与阳合即酉,这就是活子、午、卯、酉。“活”就该处理好阴阳消长,养精补精用文火,收精回炁穴用武火,阳气且住炁穴用文火,采药用武火。
       
  抽添火候是行气过程中必须适时调整的应急措施,用来平衡阴阳。简单地说,抽就是上收真气,添就是从下进暖气。活子时的出现,意味着由静到动,是运用功法进行有序修持的新阶段的开始。丹田里升起一股温暖的感觉,微闭双眼,在身不动气定、心不动而神定,面前会闪现出一道银白色的光亮。这种体验在进火采药之初容易获得。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消阴长阳以至纯阳的时候,要特别谨慎真阳的得而复失,甚至失偏走火。抽添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自然界阳气自半夜子时开始升起,直至一阳变为六阳。阴气是从中午以后的午时开始降临。人身与自然拥有同样的道理,所以修炼者必须抓住一阳初生之际及时进火,促使六阳生成。活子时到来后,促使六阳生成的方法就是抽添功法,也就是进火,循河车上行,周天归炉,抽精添气,抽气添神。在进火、退符中,元精不断减少而与神合凝,神逐渐增加。《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如行动时,饥食金饼,渴饮玉浆,冷时进火,热时进水,火者真阳,水者真阴,此功者是抽添加减之法。”《悟真篇·自序》:“慎于运用抽添。”如若不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何才算“慎”呢?即不要急于追求“温温照幌帏”的感觉,要准确把握抽添时的火候,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温则温,毫不迟疑,决不能强用意念、无端地加急加重呼吸、烹炼。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生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鬼也须惊。”(其三十一)
       
  这里凭借阴阳变化再次说明抽添的重要性。静定的时候无形无象,活子时一到,玄珠大药就开始有形有象,进阳火候促使阳气不断增生,火候也随之加大。如借助卦像说明,则由坤卦依次变为復、临、泰、大壮、硏卦,到乾封时阳已大盛。接着由进火变为退符,随着阴气发生,阳气逐渐减弱,退至剥卦,阳气已消,其形也逝,以至到达坤卦之候。经过不断的循环积累,周天数足,亢极的阳精与阴柔之气相化,凝成丹母,入炉温养。到了这种地步,造化不能拘,万物不能移。
       
  《悟真篇讲义》论及玄珠时说:“此象能有能无,能隐能显,时方阳生而玄珠有象,时至阴生而玄珠无象。故显于阳极之初而隐于阴极之后,其卦为復。”那么玄珠究竟是何物呢?这不是金丹而是元精的喻体。元精来自受生之初,阴阳二气,如露如珠,藏于心中为阴精,其未感而动只是一气,处于静笃之中,当然无形无象。才动以后,其实仍然是无形无象。为了说明问题才将它比作一颗珠子。要使玄珠有象必须进阳火。为了掌握进火退符的时间和技巧,古人聊藉月亮作比,以八卦迹象说明变化。
       
  例如:每月初三,月牙一弯,随着日子推移,到了十五月圆,就是阳极,即由一阳来复到纯阳出现,其中包含阴消阳长的过程,玄珠之象也逐阳而生。从内炼的角度看,当然是从尾闾(羊车)开始,经过夹脊(鹿车)、玉枕(牛车)上泥丸宫运气。用卦象可记录为:由復卦上升,经过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硏、乾卦。按月令,復卦为十一月,乾卦为四月。农历十六开始,月亮由明亮由圆转变为且缺且暗,阳消阴生,直至三十,为纯阴。玄珠有象逐渐变为无象。从内炼角度看,就是从泥丸,经过上鹊桥、十二重楼、丹田、会阴,逐一退符。用卦象可记录为: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坤卦。按月令是五月至十月,坤卦象为纯阴。这就是诗中所说的“阳极阴生渐剥形”,卦象犹在,月光全无,玄珠隐象,元精在烹炼中越来越纯,经过十个月的烹炼摄精,金丹有望。
       

       
  以上是借月亮,卦象说明烹炼中的阴阳关系,而要平衡阴阳就要靠火候,具体表现在呼吸上。如果没有呼吸便不能成为火候。吸气时,外气降下,内炁在体内下降。呼吸绝不是简单的一进一出。后天之气进行,就是进阳火;后天之气退却便叫作阴符。火炽则精化,精化则炁自生,这一切要靠鼓橐龠之巽风,不断向炉中吹嘘,风生火炽,控制得当,药才能沐浴、归根。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煅,炼成温养自烹煎。”(其三十二)
       
  这里从理论上讲述采药的时间,是用武火。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只能借助自然现象。农历初七初八左右,月亮的形状为满月的一半,似弓之张而弦直,称为前弦。农历十五以后,月由盈而亏,至二十三,弦在弓下,称为后弦。在前弦之后,后弦出现之前,这个阶段是阴阳平衡的阶段,是理想的中和之际。移用到内炼功法上,合成丹母的条件全都齐备,就是精与神各八两,精神凝合处在最好的时机。此时应不失时机,及时采药并把它们放到炉里炼成丹母,然后是进一步运河车烹煎,逐渐温养,使之成为金丹大药。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其五十七)
       
  盗气实际上是以武火候采气炼气。
       
  《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天地能夺取万物的生命,万物能夺取人的生命,人也能夺取万物的生命。互相汲取、营养自己的方式称为相盗。相盗不是随时都可进行,而是要按时进行。早而不达,过犹不及,理应及时而取。这就如《道德经》上所讲的“道之动”。道动则阳生,此机不可失。天地人和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处理得当,可以不失时机地“盗取”自然的精华。
       
  欲呼吸天地之气,轻而易举;欲盗天地之气,并不容易。呼吸天地之气实为本能,欲盗天地之气,绝非物理学上讲的充充电,而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神秘的运气、炼气的方法,使外气变为内气。
       
  《阴符经》:“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三才相盗都在习以为常中进行,不被注意、不被察觉,但从不间断,因此也被认为是规律而存在于生活中。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不但要占有有形之物,还要占有无形之物,即精气神。天地之间只有气而没有精与神,修炼者就是要将盗来之气把它炼为神,还给虚。
       
  盗气不仅要讲究姿势和方法,还要选择最佳时机。冲虚子说:“药未归炉而先行火,则药竞耗散于外,将不为我所有。”这是说盗气过早则盗而不得,因为“炁微不升”,如果盗得太晚,也盗之不得,因为“炁散不升”。所以务在静候,动旺始盗,这叫做“时至神知”。宋邵康节认为“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是最佳盗机。既然是“盗”,总不能温文尔雅。
       

       
  文武火候的自然运用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砂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其三十四)
       
  这是讲述沐浴火候。所谓沐浴,即指河车过夹脊和药物降下丹田,一般称卯酉沐浴。也就是六阳自督脉上,用武火,过犹则不及;六阴自任脉下,下降本为自然,若不调节得当,下降加速,担心药物飞散,欲速不达。属于空运河车。
       
  沐浴要求内炼者洗心涤虑,浑无丝毫牵挂,行如槁木,心若死灰。
       
  沐浴的时间说无定时却有定时,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不拘泥于爻象。曹还阳真人说:“十二时中,时时皆有阳火阴符;凡进则曰进阳火,凡退则曰退阴符。”可见随时有沐浴的需要,是没有固定的时间。说其有定时,主要是指在河车路上的时间秩序。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其三十五)
       
  日月相合的时刻谓之朔,此时的月亮称为朔月,一般在农历三十或初一,这一天日月同时出没,月亮的暗半球向着地球的昼半球,因日光强烈就无法看见月亮。地球的夜半球根本见不到月亮。初二、初三傍晚能见新月,初八、初九能见到上弦月,十一、十二能见到凸月;二十二、二十三能见到下弦月;二十六、二十七清晨在东方能见到残月。月亮的阴阳消长是受宇宙阴阳变化的影响,因为有规律性,所以也就没有终极。把日月相逢的阴阳变化移用到内炼上,那么人体阴阳和日月一样,只是一天相遇一次,是在亥时之后,子时之前。此时阴极阳生,适时运用火候使得阴阳相济,便能发挥出神奇的功效。用温火烹炼如同防守城池,用武火烹炼如同浴血疆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则为吉事,不能掌握战机,影响胜利则为凶事。在内炼上用火恰当,烹炼得法则为吉,反之则为凶。这是借自然现象谈烹炼药物时的火候。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在黄家。”(其三十三)
       
  易卦震为长男,按后天方位,属东方,五行为木。木生火,于是木火一家。长男代表心火,即极易飞散的木汞元神。西方兑卦为少女,五行为金。金能生水,故金水为一家。在人体,金水代表肾水,喻称少女,是容易下流的水中之金,即元精。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西为金,北为水,因金水一家,故西方酒就是北地之花。这两句主次不同,其实相同,是指离中之阴与坎中之阳的交遇。乍饮是生平未饮而今忽饮,初开是前次未开而今方开,这便是返还之机,不可错过,须当及时采取。及时运用最恰当的火候让精与神相合,促使精制神同步升降,逐使阴阳归中。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金在西,木在东,中有阻隔,五行称金克木。故尽管“东方木为长男有俊颜,西方金是少女有玉容”,也还是不能相见。好在中央土能为之架起桥梁,沟通两家,得以相亲。张三丰有诗“黄婆劝饮醍醐酒,一日掀开醉一场”,说的就是“乍饮”、“初开”。当然这是比喻,真正强调的是精、神合一,在河车运转中采炼。王沐《悟真篇浅解卷中》:“丹功火候即运用其真机,以元精为体,以元神为用,使两者会合,随河车运转上下,往来东西,併合于中宫,以真意使水火交併,以成大药,进一步凝炼结聚而成丹。”这应该是对“乍饮”、“初开”、“相见后”、“关锁”几个阶段的最好总结,也是一首综合运用火候的丹诗。
       

       
  火候的调停
       

       
  要把握好火候,首先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凝神而不散神。其次是外静内动。形体不动而气必须有序而动,该深则深,宜浅则浅,该紧则紧,宜松则松,像一首和谐的乐曲,高低高、紧松紧有机统一。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知闲。大都全借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其二十七)
       
  火候是重要的,但需要适时调整。
       
  如何调整火候?陈虚白说:“念不可起,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惟只要一念不起,一意不散,含光默默,真息绵绵,圆明觉照,常自惺惺。此长养圣胎之真火候也。”清柳华阳《金仙证论第十六》:“神气欲交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念兹在兹,即为武火;神气既交,阳气已定,又当忘息、忘意,用文火养之,真忘真照即文火。”实践告诉我们,采封用武火,炼止用文火。在修炼过程中补精养精用文火;精已发生,为不使走失,急需收回炁穴,当用武火;精回炁穴,为使元精元神融合为一,则当继续用武火;阳气既定且住炁穴,则用文火;药已产出需急采,当用武火使之归炉;药定炁穴需封固,则用文火;文火时间长,则药老炁散不能结成金丹。文火时间太短,则药嫩无力,也不能结丹。《火候》:“未得丹时,须借武火以凝之,既得丹时,须借文火养之。”火候的运用,宜先者不宜后,宜后者不得先,宜缓不得急,宜急不得缓,宜进不宜退,宜退不得进,不能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