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在楼观授经学术报告会的演讲
作者:张 柽

《中国道教》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根据个人的宗教经验,道教和道家是不能分割的一体两面,组成道教的三要件是道家的思想、阴阳家的学术和神仙家的修养,老子是道教和道家的共祖,道德经在思想上着力于反向思考,而印证正面的价值,是人文科学的相对论,无疑,老子是古今中外最大智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世界上古圣之中唯一留下文字著作的人。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文,但是它不但涵盖了生命哲学、政治哲学和军事哲学,同时也是一部最好的管理学,对世人的启示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德五千首论宇宙本体,假名曰道,道就是真理,也就是自然,它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退藏于密就是清静自然之修了。治世、修身、养德、养生皆大可用,在修身而言重一虚字,唯虚可以守柔处下,和光同尘,而摆脱名缰利锁,因此,作为一个道教徒首须做到“尚自然重谦虚”六个字。至于无为二字,很多人认为是什么都不做,是消极的思想,殊不知无为无不为已经直接说明了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的取舍之道了。但在我个人对无为二字则有别类思考,认为可以解释为无我、无欲、无私,无我就无患,无欲、无私的无为哲学,和化民正民无常心的最高境界。道德经又说“不失其所者久”,我师父在世时要我坚守“道心不二”四字,我个人认为,所者是安身立命之处,因此民众以家为所,国君以民为所,而道者以心为所,是故道心不可二可以长久,不失其所,在民可安居乐业,在国可长治久安,而在道者则能逍遥自在,是于公于私的两利之教。老子的清静自然之道,也是崇善反暴之教,所强调的归根复命要人回复为人善良的本性,善尽维护宇宙继起生命的责任。其三宝及知止知足的哲学,长久以来已成为华人谦让不争、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民族性格,也是当前人类社会所欠缺的。老子所指的“常”就是自然,其中“不知常,妄作,凶。”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最好提示,它指出如果不理解自然的生态而任意的滥垦滥伐,这就是妄作,那么这个结果必然是一个凶字,是以我们知道自然之道才是亘古不移的法则和真理。老子不但有明显的形上观,而且承认有神思想,如“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表示天上有神,神有无上的权威,会针对人的行为而施以赏罚。
       
  依据老庄哲学思想为主体精神航标的道教,有五个中心论点:一、本能论,注重一个“中”字,这个中是指中心,如太阳的光和热射向四方,作为一个有道之士亦当如是。二、本形论,说明一个“大”字,若宇宙之大,大而无外。三、本体论,讲一个“有”字,宇宙人类和万物,从无到有有而一有万有,只要不妄作就能永存。四、本命论,重在一个“动”字,宇宙恒常的规律运动,人及所有生命的活动都是延生的法则。五、本性论,崇尚一个“德”字,天之德生成万物,长养万物,人性本善,因此必须慈心于物以符天德。道教是唯一产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固有宗教,继承了华夏古信仰,因而有五大特性:一、道教是讲气数的宗教,炁是宇宙、人类和万物的本体,人的三魂七魄是由阴阳二气所组成,寄附在躯体之上,躯体只是生命之宅,当宇宙生成混沌的无极之世进入太极世界之际即有了数,故而阴有阴数,阳有阳数,天有天数,地有地数,五行八卦都有数,而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在于气数的变换。二、道教崇信多神,承认万物有灵,在自然崇拜中,相信祖炁在生成宇宙时于不同的时空化生为不同的主宰之神,因而崇拜天地、寒暑、日月、星辰、山川、社稷,五方,八位、风云雷雨及户、门、中溜、灶、井等神都以拟人化的方式来崇拜,但诸神的本体都是祖炁。三、道教讲究崇德报本,凡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人,都要报答他的恩德,并且学习他的精神,因此在历史上有特殊成就的人,都成为道教崇拜的人格神,各家的祖宗也是子孙必须要祭祀的,故而拜神而同时敬祖是道教的特例。四、道教重视现有世界,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教徒都向往能在未来的世界享受福报,但是由于道教是一世生命观,为人即仅比一世活命的机会,因而必须贵命重生,快乐的在现有世界长生久视,希望人人都能秉持道教理想及修养,在现有世界不争无闻逍遥自在的做活神仙,也因此,道教讲乐不讲苦,讲生不讲死。五、道教赏罚用承负观,每一个宗教的上天主宰都有赏善罚恶的权柄,在其他各宗教对世人善恶的赏罚都是由个人自身来承应,但道教对世人所造成的善恶诸因,其果则及于子孙,质言之,上代的因其果是由子孙来继承担负的,因为没有人不疼爱自己的子孙,所以人们多不愿意造孽来贻祸子孙,因此信仰道教的人,对子孙的态度是留德不留财,对社会造成了广大的正面良性影响。
       
  总之,由道家思想所孕育而成的道教,在教义而言至为繁多,但归纳起来,离不开“遵天法祖、利物济世、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十六个字,所谓遵天即所以法自然而存天理,法祖即所以扬恩德而报祖功,利物即所以慈万物而利众生,济世则所以安民瘼而度群迷,清静即所以去罣碍而致虚极,无为即所以淡名利而息争端,乃至与天合德与天同寿,以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道祖老子道德经是道祖五大经之首,但是在道教经仪中从来不念道德经,近来多人建议应该在仪式中使用道德经,因为道德经难念难诵,所以本人利用了一天时间将本文浓缩为六百四十字,每句五字计一百二十句,并且编成科仪,敬请方家指正,冀能在教中流行。占用了各位宝贵的时间,谢谢各位。
       
  结语:
       
  一、刚才张副会长继禹先生开始提到知道、奉道之人都希望得道,要得道就必须修道,能修道当然要知道,而知道必须学道,道在天是法则、真理,在人就是道路、途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从无生有而无所不在,但生而不有,因此奉道之人当本此精神如水一般守柔处下,利万物而不辞及若大海般有容乃大,道不可须臾离,老子思想是具有无比的普世价值的。
       
  二、牟钟鉴教授主张要深化道教学术的根柢,是有其真知灼见的,牟教授长期从事道教学术研究,深知道教学术的深化,是提升道教地位的不二法门,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那是指旧社会的文盲时代,因为长久以来道教信仰已衍化成华人全民的生活文化,现在时过境迁,文盲已经是少数人口了。在我国民间一直道佛不分,在道佛杂揉的宗教现象中,早期西方学者东来,对这种现象称之为民间信仰是至为不当的,宗教是精神信仰,都发生于民间,用宗教的语言宗教都来自天上,但有什么宗教不在民间流布、发展、壮大,民间道佛不分是国人能容的民族性使然,我们可就其崇拜的神祇、教义、伦理仪式来断定宗教的属性。无疑的普世价值的平台是宗教,而道教则是结合民族心灵的最大动力,值得我们珍视和重视。全真道教突显了老子思想和精神,在民族大义而言值得效法,邱祖的成就尤其可颂,感谢牟教授对道教徒的惕励,海内外的同道们一定会在尊道贵德的前提下,弘扬我们的精神文化。
       
  三、刘弄潮先生就道德经的贵生思想而谈道教独有的养生学,道教是一世生命观,一个人只有一次活命的机会,因此而有贵命重生的主张,而发展出精致的养生学,也因此生命的久暂是由自己掌控的,而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说法,当前的世界,人类普遍的提高了物质的享受,相对的人类也普遍的少了些健康。准此道教的养生文化则受到高度的重视。道教养生是与养德并行的,在众多养生方法中,基本上须做到阴阳的结合、身心的结合、内外的结合、形神的结合和动静的结合,尤其重视生活上的摄养和心灵上的净化,不涉险恶之境,在无死地的条件下追求长生久视。
       
  四、至于新加坡的坤道同学所提理信和迷信的问题,据个人所知理信与迷信都是一种信仰,是信者心灵和精神所归属的温床。每个宗教都由五个独立要件所组成:教义、神秘、经典、仪式、伦理,透过一个有效的组织——社会去推动这种益世文化,理信的人可能是知识程度较高的人,他相信宗教的教义就是真理,进而承认神的权威、公正、仁慈、无私并可亲而对神产生敬畏。但是宗教毕竟是讲天人的问题,基本上是超心理超科学的现象,因而就宗教神秘而言,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和行为,在文盲居多的旧社会时代,民众会因为满足精神需求,而对具有迷信色彩的现象深信不疑,并且倚赖他,不过在宗教而言不论理信或迷信,都有迷信色彩的存在,只是深浅浓淡的不同而已,其实宗教的信仰不论理信或迷信对心灵的净化和社会的安定都同样有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