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下)
作者:李养正

《中国道教》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五、《老子》、《周易》同为道教义理之渊源
       

       
  经西周初叶卜史整理的占筮纪录——《》古经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纪实性宗教文化典籍。传世于春秋时代的我国最早的哲学典籍《老子》,是道教所尊奉的圣典。成书于战国时代中晚期的《易传》,虽说是出于儒学中人的手笔,但它是在《老子》概括性哲理化《》古经素材的启迪和引导下,多所摄融《老子》哲学思想的哲学作品。在哲学方面,它摄取了道家的自然主义天道观,并且有所深化和发展,是儒家援道入儒的突出体现。即使在伦理学方面,它也致力于与道家的天道观相结合。虽然在对待封建伦理道德的态度上儒、道有明显分歧,《易传》作者们依然本儒家崇尚“仁义”的宗旨,不顾《老子》所持“绝仁弃义”的说法,但《易传》正是以崇尚仁义之言,填补了《老子》“绝仁弃义”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缺陷。正是因为自然天道观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形成了能为社会广大群众所接受,又能与封建社会相协调的新的思潮。道教义理之学便正是在这种思想哺育下萌芽的。对于在东汉晚期才兴起的道教来说,《》古经、《老子》、《易传》都是它建构其义理体系所要仰赖的思想资源。由于这三者的内在哲理联系,有“易”学、“阴阳说”、“天道观”为之架设儒道交通的桥梁,儒道互融互补已成为共同发展的趋向,不同学派的隔膜,也阻止不了社会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通。到东汉时期,尽管班固《汉书·艺文志》已将《易经》(《周易》)归为儒家经典,但这并未妨碍兴起的以道家、神仙家思想为主干的道教援引《周易》进入其义理范畴。这不是强扭的凑合,而是自然形成的融合。终于在道教义理学体系中出现了“道教易学”,其辐射面广及道教哲学、内外丹道、占卜、醮仪、养生学、符号学等多方面。是道教义理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传统古典“易学”的重要部分。
       
  早在汉代,文化思想领域探究《周易》之学的风气高涨,其影响扩散甚广,而这也正是道教从酝酿到创立的时期,从它起步架构其义理体系之时起,汉代的孟京易学便深深地影响着它的成长。可以说,援《》入道从道教兴起之日起便已开始。
       
  汉代是一个独尊儒术、弘光经学的时代,特别是尊重《周易》以为儒家六经之首,因而儒家学者演绎阐发《周易》之风趋于兴盛。在西汉,最突出的当数孟喜、京房的所谓象数易学。孟喜(汉宣帝时人。其解易著作失传,其有关言论史料,部分保于唐僧一行《卦议》中)首倡“卦气说”,以卦象解说一年气候季节的变化。以坎、震、离、兑为正四卦,主管春、夏、秋、冬。以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即:复卦代表十一月中,冬;临卦代表十二月中,冬;泰卦代表正月中,春;大壮卦代表二月中,春;卦代表三月中,春;乾卦代表四月中,夏;垢卦代表五月中,夏;遁卦代表六月中,夏;否卦代表七月中,秋;观卦代表八月中,秋;剥卦代表九月中,秋;坤卦代表十月中,冬。以六十四卦配四季、廿四节气、七十二候。继孟喜之后,有京君明(即京房)作《京氏易传》三卷,将《周易》视为占验吉凶的典籍,讲究占候之术。他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与当时的历法和天文学以及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并依据《系辞》卦爻象同天地万物一致的理论,建立起汉易中的京房易学,立“八宫卦说”、“纳甲说”、“纳支说”、“五星配卦说”、“五行爻位说”、“五行生克说”、“阴阳二气说”。以卦爻象的变化推断气候变化、灾异和人事吉凶。《汉书·京房传》说:“房治《》,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值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西汉末,谶纬之说流行,以颇具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附会儒家六经,假托六经纬书皆孔圣所作,其中《易纬》即对《》经文的阐释。实际上《易纬》乃是孟京易说的发展。其内容包括有《乾凿度》、《稽览图》、《通卦验》、《是类谋》、《坤灵图》、《河图纬》等。其中《乾凿度》有代表性,主导思想仍为“卦气说”,不过更作了进一步的神秘化与理论化。东汉荀爽、虞翻易学,兴起卦变说、五行说、乾升坤降说等。丰湛的汉易内容,都是新兴宗教——道教在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思想组合因素。在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北斗本命延生经》中皆已经有所体现,开后世授易入道的先河。
       
  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至前7年)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开创“太平道”。东汉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于吉扩充《包元太平经》成为《太平清领书》170卷,继倡“太平道”。与之同时兴起于巴蜀的“天师道”(亦称五斗米道),亦奉行《太平经》(称《太平洞极经》144卷)。太平道、天师道皆相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将赐福或降灾,必以天文、地理、祥瑞、灾异的征兆,给世人以预示和警告,倡导世人应“奉天地,顺五行”,以求免灾祸而得太平。《太平经》的义理,可以说基本上是阐发《》、《老》和《谶纬》之学,其中援《》入道(特别是融摄《系辞传》和《易纬·乾凿度》),是十分明显的。如:
       
  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硔,人物糜溃。阳九一周,阴孤盛则水溢。百六一币,阳偏兴则火起。(《太平经合校》卷1至17)
       
  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录身正神。(《太平经合校》卷18至34)
       
  阳变于阴,阴变于阳,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臣须君,乃能行其事。故甲须乙,子须丑,皆相成。作道治正当如天行,不与人相应,皆为逆天道。(同上)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同上)
       
  睹天微意,然《》者,乃本天地阴阳微气,以元气为初。故南方极阳为阴,故记其阴;北方极阴生阳,故记其阳;微气者,未能王持事也。故《》初九子,为潜龙勿用,未可以王持事也,故勿用也。此者,但以元气之端首耳。(《太平经合校》卷69)
       
  “……天师为愚生说天之十干,皆有配合,地道十二支,同有阴阳奇偶,何故独得天配合乎?”“善哉!子之难也,可谓得道要乎!然地者,但比于天,为纯阴独居,同自有阴阳耳。天与地法,上下相应,天有子,地亦有子;天有午,地亦有午;天有坎,地亦有坎;天有离;地亦有离,其相应若此矣。”(同上)
       
  八卦乾坤,天地之体也。尚有休囚废绝少气之时,何况人乎?(《太平经》卷72《斋戒思想救死诀》)
       
  天地不乐,阴阳分争,不能合气四时五行,调风雨,而盛生万二千物。万二千物不乐分争,多伤死,其岁大凶。凡事不乐争分,三光为之失明,帝王愁苦,万民流亡也。(《太平经合校》卷115-116)
       
  天者名生称父,地者名养称母,因六甲十二子八卦之气以为纪,更相生转相使,故天道常在不毁败,是常行施化之功也。(《太平经》卷117《天咎四人辱道诫》)
       
  乐为天之经,太阳之经。孝为地之经,太阴之精。……乐合乃能相生,当有上下。故乐为天为上,孝为下象地。地者下,承顺其上,阴事其阳,子事其父,臣事其君。君上事天,地亦事天,天事其上,故与地同气,故乐与孝最顺天地也。《》者理阴阳气,八风为节,与六甲同位,阴阳同体,与天地连身,故为神道也。(同上)
       
  一阴一阳,上下无穷,傍行无竟。大道以是为性,天法以是为常,皆以一阴一阳为喉衿,今此乃太灵自然之术也。无极之政,周而反始,无有穷已也。(《太平经合校》卷117)
       
  今天乃贵重传相生,故四时受天道教,传相生成,无有穷已也,以兴长凡物类。故天者名生称父,地者名养称母。因六甲十二子八卦之气以为纪,更相生转相使,故天道得常在不毁败,是常行施化之功也。(同上)
       
  初生属阳,阳者本天地人元气。故乾坎艮震,在东北之面,其中和在坎艮之间,阴阳合生于中央。(《太平经》卷119《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
       
  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太平经合校》卷154至170)
       
  《太平经》虽说摄融了《周易》与“汉易”的基本义理,但是,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老》学为义理主干的太平道,对《易传》等儒家易学的蕴旨,也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在承袭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如:摄融《系辞》的“三才”思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生生之谓易”的思想,却概括、提升而为“三统共生”(天地人,阴阳中和,道德仁)之说;对《系辞》所界定“一阴一阳之谓道”,则改变为“阴阳”只是道之“用”和道之“性”,并不将“道”与“阴阳”打等号,而是“体”与“用”的关系,对《系辞》所界定“阴阳不测之谓神”,则改变为能“与道合同”,才能“录身正神”,“神”的含意不只是微妙莫测,而是要“与道合同”才是真正的“神”。这体现太平道乃是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老》学为主干,而辅以《》学建构其义理体系的。当时,《太平经》尚未援引《周易》作为神仙炼养术的依据性理论。将汉代孟喜、京房易学引入道教,与神仙家金丹道相结合,创建丹道理论的,乃是汉桓帝时金丹道炼养家魏伯阳。在道教号称“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便是他的代表作。
       
  出现于汉桓帝时的《周易参同契》,可说是道教炼养家援易入道的一朵奇葩,也是道教义理体系中的一朵奇葩。据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谓:
       
  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候,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隐显异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义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铅汞,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其交媾,譬诸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覆,示以晦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诸刻漏,莫不托《》象而论之,故名《周易参同契》云。
       
  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附言”谓:
       
  《参同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人妄解。世间本子极多。其中有云“千周灿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言诵之久则文义要诀自见。”“须溪刘氏曰:‘古书惟《参同契》似先秦文。(《守山阁丛书》收载四库全书原本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
       
  关于《周易参同契》的成书年代、思想渊源以及后传《周易参同契》之真伪,历来学术界争议颇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道教界则一直认定《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撰,首开摄《》入道之先河,为后世“道教易学”的奠基者,并尊魏氏为“真人”,对教外之议说则一般不作考究。
       
  按,汉代兴起的方仙家金丹烧炼术,源自我国战国时代自然科技的原始冶炼术。方仙士烧炼金石药物以充作“益寿长生”之药,原本只是靠实验经验操作,没有指导性理论与法则规程。在汉代孟喜、京房易学热衷阐发天人一体、天人相感和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思想影响下,炼士们摄取了将《周易》卦象与自然气候变易融为一体的“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等理论,为建构丹道与天地造化同途的道教丹道义理体系奠定了基础。从以“《》为天地准”(《系辞》),走向法天象地,以《》为丹道“准”的道路。这样,也便较《太平经》仅是一般性概略援引《周易》原理,深入了一大步,可以说是与汉易学的原理、法则、变易程序、言辞、符号紧密地贴切成“理通义合”。这也就显现易学园地结蕾、开放了一株道教易学的奇葩。
       
  《周易参同契》三卷,处处皆托《》象以论炉火。特别是援引“卦气”、“纳甲”之说以论鼎器炉火降腾变化之运作:
       
  (一)乾坤位乎上下,坎离升降其间;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牝牡配四卦,震、兑、巽、艮: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周易参同契》上篇)
       
  (二)以六十卦配昼夜六十火候:
       
  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三)明日月之易,详一月火候,动循卦节,静因彖辞: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道已论,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火藏。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玄精眇难觌,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情,参同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同上)
       
  (四)以纳甲言一月火候: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浑沌鸿濛,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隐形而藏;始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枢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毕昂上之,震出为征,阳炁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际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立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硋坤承,结括终始,蕴养众子,世为类母。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循据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得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五)以十二卦分一月火候,亦通一岁火候: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施条,开路正光,光耀寝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凑于寅,运而趋时;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形德相负,昼夜始分;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乾健盛阴,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遁去世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否闭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诎,没阳姓名;?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荠麦牙蘖,因冒以生;剥烂支体,消灭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道穷则反,归乎硋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元远幽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秋常存。(《周易参同契》中篇)
       
  (六)三圣迭兴,因师悟理:
       
  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值,耗火亡货财。……治羌石胆,云母及礜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炼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种,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黠反成痴,……若夫至圣,不过伏羲,画八卦,效天图;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周易参同契》上篇)
       
  为从事丹道(外丹、内丹)者尊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三篇六千馀言,借纳甲之法以寓其行持进退之候,托《周易》以描述炼养丹道的程序,虽成书于东汉,是此前丹道炼养术的总结,而它广行于世则在五代彭晓对其作分章注解之后。五代以来,好事丹道的炼养者,状其难写之象,表其难达之情,以比喻之语,遣古奥之词,对它作了很多注疏。收载于明《道藏》太玄部的有:《周易参同契》三卷,托名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注》三卷,无名氏注;《周易参同契注》上中下共二卷,宋朱熹注;《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五代后蜀彭晓解;《周易参同契鼎歌明镜图》一卷,后蜀彭晓;《参同契注》二卷,无名氏注;《周易参同契发挥》九卷,元林屋山人全阳子俞琰述;《周易参同契释疑》一卷,元俞琰作;《周易参同契解》三卷,抱一子陈显微解;《周易参同契注》三卷,宋储华谷注。收载于清《道藏辑要》的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元陈致虚注;《周易参同契阐幽》,清朱元育作。其它单刻本及收载于各种丛书的注疏之作,尚有明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明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明王文禄《周易参同契疏略》,明张文龙解、朱长春笺《周易参同契解笺》,清刘一明《参同契经文直指》和《直指笺注》,清陶素耜《周易参同契脉望》,清李光地《周易参同契注》,清袁仁林《古文周易参同契注》,清董德宁《周易参同契正义》,清汪绂《读参同契》,清纪大奎《周易参同契集韵》,等等。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与魅力之强烈。相互炒作、烘托,繁为推演,愈演则愈为深邃隐密。以致后来人之欲探其“奥妙”者,不识《周易》原理与卦爻象辞之说则无法窥测丹道的所谓“奇取阴阳造化机”(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了。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亦称五斗米道、正一道),化道西蜀,造构《老子想尔注》以为道籍。此书《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志》均未著录。赖敦煌石窟,得复显于世,然仅仅存《老子道经上》,残卷起“则民不争”,迄卷终,凡580行。此注本虽旨在彰明《老子》,但其中辄有与《老子》本文意旨不一者;考其因由,我以为可能因异解较多,而且其中颇有是受儒家《易传》思想影响而滋生新解所致。读《想尔》残卷,觉得天师道援引易理入道,并不在引述卦象与文辞,而重在某些理念的更新与转换。如:
       
  (一)《想尔注》对“道”或“一”的阐解:《想尔注》在注解“载营抱一能无离”条中说:
       
  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以道气聚散而生变易的理念来神化“老子”,在道籍中这是首次。我以为,这是《老子》“朴散为器”的道器论与《系辞上》“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思想相融合的神学观念。“—”聚成形,为“太上老君”;形散则为无所不在之“气”。“太上老君”可以是形而上的“道”,可以是有形之神,也可以是散形化气,无所不在。这种“道”与“形”“气”的可变化性,《想尔注》当是受《易传》的思想影响。
       
  (二)《想尔注》改《老子》“王大”为“生大”:
       
  《老子》原文为“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而《想尔注》则改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并注解说:
       
  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
       
  道家贵生,神仙家更追求长生,《易传·系辞》亦强调“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想尔注》改“王大”为“生大”,固然主要是据《老子》“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句,以“生”为“道之别体”,但《易·系辞》以“生”为“天地之大德”的理念,对注者是有一定思想影响的。
       
  (三)《想尔注》采用京房《易传》“八卦休王”说注解《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句:
       
  锐者,心方欲图恶;忿者,怒也,皆非道所喜。心欲为恶,挫还之;怒欲发,宽解之,勿使五藏忿怒也。……五藏所以伤者,皆金木水火土气不和也。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随怒事情,有所发。道一藏则故克,所胜成病煞人。道遇阳者,发囚克王,怒而无伤;虽尔,去死如发耳。如人衰者,发王克囚,祸成矣。
       
  关于京房“八卦休王说”,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京房〈易传〉》中解释甚为清楚,他说:“……京房于《易传》中说:‘于六十四卦,遇王则吉,废则凶,冲则破,刑则败,死则危,生则荣。其解兑卦说:‘吉凶则随爻算,岁月运气逐休王。’此种说法,被称为八卦休王说。认为八卦同五行一样,轮流居统治地位。‘王’指当政为王,‘休’指引退。《太平御览》引《京房占易》说:‘夏至离王,景风用事,人君当爵有德,卦有功’(卷三十二);又说:‘立秋坤王,至凉风用事’(卷二十五)。此是模仿《月令》,以八卦分别主管四时节气,即乾主立冬,坤主立秋,震主春分,巽主立夏,坎主冬至,离主夏至,艮主立春,兑主秋分。按五行说,每一卦为王,其它卦则有生死废休。此说本于五行休王说。如其解困卦说:‘四时休王,金木交争,万物之情在乎几微。’关于五行休王,《淮南子·地形训》说:‘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又说:‘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火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壮,指当令。火生,指木生火。土死,指木胜土。金囚,指金不能克木。水老,指水丧失养木的作用。京房本此,提出八卦休王说。”又,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中《笺证·发王克囚》说:“……所谓王、相、囚、死、胎、没、休、废,乃卦之八气(见《唐六典》),所谓‘八卦休王也’(详《五行大义》二)。《太平经》谓‘王、相、休、囚、废’则‘五行休王也’,《御览》二十五引有《五行休王论》。尚有‘干支休王说’,又或以五色合四时以判王相囚死,用以论相(见《长短经察相篇注》引《相经》),并五行家言,要不离生克之理。《想尔注》“发囚刻(克)王”、“发王克囚”,即指此类也。”
       
  《想尔注》援用京房易学“八卦休王”说作注解,乃是以生克之理,以明情感与五脏的关系:和则相生,战则相克。当和五行,各安其位。
       
  (四)《想尔注》对《老子》主张“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思想的改易:
       
  《老子》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本是《老子》针对时弊的激愤之言,认为天下大乱之源,就在于社会统治者倡导的虚伪的仁义、巧饰的圣智、伪诈与货利。要使天下得到治理,人民无忧,就应抛弃这三事,回归到“自然无为”的大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弃“圣智”、“仁义”、“礼法”、“货利”等人为的学问与智慧。
       
  在思想史上,素与道家异调者,最显著的是儒家,崇拜圣贤,倡导仁义,热衷巧智。儒者所作的《易传》,亦持儒家传统论调,更是假借《易经》卦象之说以宣扬之。《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系辞下》还说:“《》之兴也,其中古乎?作《》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将德行与卦象相联系,转化为自然天道的表象,假天道以明人事,借明忧患之道,以《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卦义为德行之根基与准则,引导人们明白忧患的事故,善于体会动用卦象之义而树立人道。天师道张氏祖孙(张道陵、张鲁)在适应社会实际精神需要与《易传》强大的思想影响,对《老子》中的“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功弃利”之言论,作了更新易辙的释解:
       
  《想尔注》在“绝圣弃知,民利百倍”条件下,提出不信“诈圣”,“涤除邪文”,主张“绝诈圣邪知,不绝真圣道知”。亦即不笼统的“绝圣弃知”。
       
  《想尔注》“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条下,提出“治国法道,听任天下仁义之人”,倡导至诚的仁义。不主张“强赏”所谓“仁义”者。“所以者,尊大其化,广开道心,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
       
  《想尔注》“绝学无忧。唯之与何,相去几何?”条下注曰:“……绝邪学,独守道,道必与之;邪道与邪学甚远,道生邪死,死属地,生属天,故极远。”意即:真道之学与邪文之学,区别很远,主张独守真道而绝邪学。亦即不笼统绝学,而是择善而学。
       
  总的来说,《想尔注》虽主张绝弃诈圣、邪文与虚伪的仁义,但却尊崇正道真圣,赞同善道之知,倡导至诚之仁义。
       
  道教在初创阶段便已摄融《周易》的思想内容进入其义理之学,引用卦爻象数之变易以为丹道原理与烧炼过程中的状态特征性(冶炼反应)符号,将自然主义天道观与道教的炼养方术结合在一起,建构起丹道法天象地,与“天地造化同途”的论说,这既开道教引“易”入道的先河,也为尔后发展完成的“道教易学”作了奠基。
       
  早在公元十三世纪的宋元之际,著名的道教易学家李道纯大师,在所撰《道德会元·序》中便说:“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今之学者,未造其理何哉?盖由不得其传耳!”他已经提出了《》、《老》为道教诸经之“祖”的看法。历史事实证明,他是有先见之明的。
       
  故而,我们应当尊重古今学者的卓见,尊重历史事实,肯定《周易》是道教义理学摄融的重要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