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洞天胜境]姑苏城内城隍庙
作者:郁永龙

《中国道教》 2004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姑苏城外寒山寺,因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闻名中外。而姑苏城内城隍庙,名声和历史虽不及寒山寺,却也别具意味,苏州老百姓对它情有独钟,呼吁政府批准恢复开放。2001年底,苏州市道教协会着手筹划苏州城隍庙的恢复性修缮。2002年9月,苏州城隍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4月上旬竣工。4月27日举行竣工暨神像开光庆典,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沉寂半个世纪之后,苏州城隍庙重新恢复开放,这是苏州道教界的一件盛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宗教活动的认识渐趋客观和理智,科学的昌明带来了更为宽容的人文关怀。苏州市道教协会重修城隍庙,进一步保护和丰富了吴地传统文化资源,也为古城增添了一处宗教旅游景点。
       

       
  城隍庙的历史变迁
       

       
  城隍庙,座落在姑苏城内繁华地带景德路东段。据方志记载,宋元时期,苏州府城隍庙位于子城东南隅。明洪武三年(1370)移建到当时隶属吴县的武状元坊,即元代毁于兵燹的雍熙寺旧址,即景德路今址。
       
  苏州城隍庙曾经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城隍庙,占地达三十二亩,规模比上海城隍庙还要大些。城隍庙于明代弘治、嘉靖以及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同治年间曾多次重修。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袁中郎在吴县任知县,他在府城隍庙仪门的西侧建造了吴县城隍庙,形成左右两翼,建筑十分壮观。我们现在看到的仪门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的,原来的毁于清咸丰年间。
       
  1956年10月,苏州城隍庙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后,城隍庙被用作工厂,府庙若干配殿、附房以及西侧吴县城隍庙,渐被拆除改建,后部寝宫于1983年失火烧毁。仅存仪门、大殿和部分殿宇。2002年9月,经苏州市政府批准修复。
       

       
  城隍庙再现昔日风貌
       

       
  重修后的苏州城隍庙,占地八亩余,由山门、仪门、工字殿、寝宫等殿堂组成。山门为重建,气势雄伟。仪门面阔三间12.7米,进深7.4米,单檐歇山顶。左右壁各有清代碑石一方。
       
  穿过仪门,“城隍殿”三字匾额首先映人眼帘。该殿由前后两殿组成,中间贯以穿堂,平面呈工字形,俗称工字殿。工字殿是全国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明初城隍庙古建筑之一,也是苏州现存的唯一较为完整的明代早期殿堂建筑,工字形布局亦颇具特色。前殿面阔五间26.23米,进深七界11.58米,脊桁高约8米,单檐歇山顶。当中三间台基向南延伸为月台,台上建卷棚顶抱厦三问,与前殿形成勾连搭屋顶。前殿四周檐柱置额枋,架子板坊。正贴步柱与后步柱间连以夹底枋,上座斗三升拱两朵承大梁,梁上复座斗三升承连机和金桁,前后金桁间置山界瘐,上设斗三升拱一朵托连机承脊桁,饰以山雾。殿柱粗壮,左右檐柱承以覆盆础加鼓式木板或石□。明间金柱石□雕缠枝艾叶卷草,前檐柱石□作皮鼓状,上下各雕鼓钉一圈,鼓腹前后雕螭首衔环,左右雕花鸟。殿前部桁枋及抱厦梁回间尚存苏式彩绘。前殿与后殿通过二步五架卷棚式穿堂过渡,连结成为一体。穿堂宽度与后殿明间相等。后殿面阔五间22.24米,进深七界10.3米,脊桁高约7.92米,单檐歇山顶,木构梁架与前殿类同而规制略小。四周檐柱下为覆盆式石础,金柱和脊柱则在覆盆础上加素面鼓形石。
       
  此次修复仪门和工字殿工作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原来建筑上的梁架、构件、雕饰,包括建筑物上的彩绘图案均保持了原汁原味,再现城隍庙的历史风貌。
       
  进入前殿,正中供奉着城隍神像,赏善罚恶两司,分立左右。殿上明镜高悬,正中央还挂着一把硕大的算盘。据说,这把算盘象征着乘除分明,毫厘不爽。殿内衙役三班两排站立,或提铁索链,或持水火棍,随时候命。前殿两侧还塑有二十四府司,每边各十二个,他们是城隍衙门里二十四个行政职能部门的长官。再往里便是后殿。里面供奉了月下老人、城隍娘娘。据城隍庙韩晓东观长介绍,此次重塑神像花去了近百万元,神像个个都是彩绘妆金。
       
  在后殿墙上还镶嵌了十块由唐至清代十位苏州的父母官,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第一块碑刻是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赞词为:少岁不羁,晚而折节,淡诗一卷,渊明比迹。赞词下面是韦应物身着官袍的画像。这些历任的父母官都曾经为苏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此次重修,城隍庙特地把他们也请了进来,让后人纪念。
       

       
  城隍庙的文物古迹
       

       
  苏州城隍庙有三宝,一座殿、一块碑和一棵树。殿就是工字殿,文物价值很高,就是因为这座殿,城隍庙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在工字殿后殿西次间前檐墙上,有一块《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碑,也是省级文物。碑高1.6米、宽0.8米,碑座高0.3米、宽0.9米,清嘉庆二年立。正面镌《重浚苏州城河记》,载嘉庆元年八月至次年五月,吴中官绅商民募捐筹款,全面疏浚苏州城内河道始末,由江苏巡抚费淳撰文,王文治书丹,刘恒卿刻石。背面绘刻苏城河道图,显示以“三横四直”七条贯穿全城的干流为主的河道分布体系,并以传统的立面画法在平面图上标出城垣及重要桥梁、寺观、衙署的位置,比较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图的上部有盛林基撰写的《图说》,长达千余字,论述颇为详尽。此碑无疑对研究清代中叶苏州的城建格局、水文环境以及社会风貌具有极高价值。
       
  在后殿之侧有一棵银杏树,据说是明洪武三年建庙时栽下的,距今已600多年了。站在古树下抚今追昔,你会感觉600年不算漫长,曾经的沧桑已经写进了它的年轮。
       
  修复后的苏州城隍庙,环境优美,庙内古树参天,殿堂庄严肃穆,现在既为苏州道教的斋醮活动场所,又是姑苏城内的一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