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学习《道德经.体道一章》心得
作者:熊国宝

《中国道教》 2004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道祖老子之著《道德经》,道教尊之为《道德真经》,奉之为最高经典。千百年来,上至帝王、下自百姓、历代道门高真、文人政客纷纷作疏注释《道德经》,无不从这部思想蕴藏极为丰富的智慧圣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等方面的精髓。古人云:《道德经》用之于国,则国泰民安;用之于兵,则百战不殆;用之于身,则修身治平;用之于武,则神化无方。老子所创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道德经》一书,博大精深,义理渊明,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道德经·体道一章》是老子著书阐道的首篇,在整部《道德经》中,有着开宗立义、总述全文的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上较多的《道德经·体道一章》注解本过多注重于“老子之道”的本体论,忽略了《道德经·体道一章》的总纲位置,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篇章去诠释,似乎违背了老子之本意。我自聆听了中国道教学院周高德老师讲解《道德经,体道一章》之后,颇受启发,学有心得,略而述之,是以与十方同道探讨。
       
  我以为《道德经·体道一章》可分为三小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第一小段。老子在此小段中概括性地阐述了“道”的本体,但老子并没有完全表述“道”为何物,这就为老子在《道德经》以后的篇章中多层次、多方面论“道”埋下了伏笔。“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为第二小段。老子开宗立义地提出了主要思想论点“道”后,紧接着教谕人们怎样才能真正地感悟“道”之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应是作为《道德经·体道一章》的结语。如此剖析《道德经·体道一章》,我们也就较容易结合整部《道德经》去理解老子所著《道德经·体道一章》之本意。概括地说,《道德经·体道一章》应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纲,其实质就是一部高度浓缩了的《道德经》!
       
  接下来我们可以结合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道德经》疏注释本来论述这个观点。
       
  老子开门见山地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小段话中给我们大致描述了“道”的轮廓,首开历史之先河,将“道”作为道家思想的主要概念升华到本体论的高度。诸如“道不可言,道为宇宙之本源(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尊高伟大”等等,这便为老子“道”论,也是历史上所有《道德经》版本及注释本的共识。至于如何论“道”,老子在《道德经》的其他篇章中多见论述。如《道德经·道冲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阐述了“道”的内涵;如《道德经·象元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阐述了“道”至高无上、“道”周行不殆的大自然之规律、“道”生化万物为大自然之本源;如《道德经·去用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则阐述了“道”之变化规律。至于“道”的双重性、“道”的柔弱、“道”的无情、“道”的不争等等,皆见于《道德经》中。所以说,我们无须在《道德经·体道一章》中过多地着墨渲染“道”了。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小段,就可以跳出“道”概念性的范畴,真实领会老子之本意了。那么老子在第二小段“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阐述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以为阐述的是老子另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德”。即指导人们如何领会道的精深与奥妙;如何理解道的微妙与玄远。简而言之为老子的“德”论。先看早期的西汉智者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关于这一小段的注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注释为:“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以观道之要妙,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也。”“常有欲,以观其徼。”注释为:“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注释为:“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於天也。”可以看出,河上公注释本关于《道德经·体道一章》这段话的注解精辟地阐述了老子之“德”。欲:欲望也,泛指世人的种种贪婪之心;无欲:德也,可指世人超脱于世俗欲望之上的品德操行。进一步说,如果世人能够摆脱世俗欲望所激发而来种种世俗贪婪之利益驱动的话,那么,他自然而然地能够感悟“道之要”,即“大道真谛”。反之,有欲者,泛指那些见财贪财,见权篡权,见色淫色,其内心世界被贪婪之心所充塞的世俗之人,试问,他们能悟到“道之要”吗?他们所能得到的永远是一些“世俗之归趣”。《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河上公进一步引申了老子“德”的思想,总结为“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身亡。”古往今来,落有“名有欲者身亡”悲惨下场者不计其数,且不说多见于史书陷身于后宫三千粉黛淫欲中不可自拔而短寿的封建帝王,丧身于贪权夺位的奸臣,葬身于敛财横富的污吏,就是当今社会之中,因贪婪欲而淹没的显赫一时的人物也不少,这些无不警醒世人,正如老子在其《道德经·俭欲四十六》中所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基于以上的分析,再来诠释理解道祖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句话就较轻松自如了。简单说,“有欲”与“无欲”是世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同去感悟,体会“大道”,而所得到必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无欲”者真实地体悟到了“道之妙”,而“有欲者:’则傍徨于“道之徼”,失陷“世俗之归”之中。)认识“大道”、体悟“大道”的心态的转化过程是很深奥玄妙的,这就是我们常说“德为道之基”,要想得道,必须积德。也就是“道”与“德”共性与个性的道理。这道理自然深奥玄妙得很。所以说老子这句话阐述了“道”与“德”的关系,养德者,有德也,有德者,得道也。唐玄宗御注《道德经》的序言中不是说“道之在我便是德”吗?当然,在《道德经》以后的篇章中,阐述“道”和“德”之间的关系之“玄”,并不少见,如《道德经·养德五十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阐述的就是“道”“德”之间的“玄”。综合上述,我们可看出,老子高度概述了“道”,紧接着教谕世人如何才能“体道”,并进一步阐述两者、之“玄”。正是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概述有序之处!
       
  最后,我们来理解飞道德经·体道一章》的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句的关键词是“玄”字,“玄”的本义是深黑色,其引申意为深奥、玄妙、玄远。《说文》中“玄”的释意为“幽远”,指的就是“玄”的引申意。《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释为:“玄”,天也,也是从“玄”的引申义作解,那么,“玄之又玄”的意思是什么呢?自然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之意,是指什么“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呢?自然所指是老子思想——“道、德”之论。“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解为: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妙之门户。王弼《道德真经注》注解为: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这两种历史上权威性的注本已经十分明了地告诉我们老子“众妙之门”之所指,老子“众妙之门”之所在了。据我看来,老子以其“精深的语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结束《体道一章》,实为点晴之笔,寓意深遂,含义深刻!
       
  总之,整部《道德经》中,论“道”74处,述“德”44处,当然,也有些篇章既述“道”又论“德”。无不为后世人们能触及“众妙之门”,进入“众妙之门”指明了方向,激励着人们修道养德,遵道而行。二千年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宗教家等无不研读《道德经》,从中汲取智慧,受其启示,明其事理。正如清魏源《老子本义》中所言:“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我等道末更应勤以研习,尊道贵德,修道养德,为弘道宣德而不懈努力!”。论。先看早期的西汉智者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关于这一小段的注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注释为:“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以观道之要妙,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也。”“常有欲,以观其徼。”注释为:“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注释为:“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於天也。”可以看出,河上公注释本关于《道德经·体道一章》这段话的注解精辟地阐述了老子之“德”。欲:欲望也,泛指世人的种种贪婪之心;无欲:德也,可指世人超脱于世俗欲望之上的品德操行。进一步说,如果世人能够摆脱世俗欲望所激发而来种种世俗贪婪之利益驱动的话,那么,他自然而然地能够感悟“道之要”,即“大道真谛”。反之,有欲者,泛指那些见财贪财,见权篡权,见色淫色,其内心世界被贪婪之心所充塞的世俗之人,试问,他们能悟到“道之要”吗?他们所能得到的永远是一些“世俗之归趣”。《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河上公进一步引申了老子“德”的思想,总结为“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身亡。”古往今来,落有“名有欲者身亡”悲惨下场者不计其数,且不说多见于史书陷身于后宫三千粉黛淫欲中不可自拔而短寿的封建帝王,丧身于贪权夺位的奸臣,葬身于敛财横富的污吏,就是当今社会之中,因贪婪欲而淹没的显赫一时的人物也不少,这些无不警醒世人,正如老子在其《道德经·俭欲四十六》中所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基于以上的分析,再来诠释理解道祖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句话就较轻松自如了。简单说,“有欲”与“无欲”是世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同去感悟,体会“大道”,而所得到必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无欲”者真实地体悟到了“道之妙”,而“有欲者”则傍徨于“道之徼”,失陷“世俗之归”之中。)认识“大道”、体悟“大道”的心态的转化过程是很深奥玄妙的,这就是我们常说“德为道之基”,要想得道,必须积德。也就是“道”与“德”共性与个性的道理。这道理自然深奥玄妙得很。所以说老子这句话阐述了“道”与“德”的关系,养德者,有德也,有德者,得道也。唐玄宗御注《道德经》的序言中不是说“道之在我便是德”吗?当然,在《道德经》以后的篇章中,阐述“道”和“德”之间的关系之“玄”,并不少见,如《道德经·养德五十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阐述的就是“道”“德”之间的“玄”。综合上述,我们可看出,老子高度概述了“道”,紧接着教谕世人如何才能“体道”,并进一步阐述两者、之“玄”。正是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语言精炼,结构严谨,概述有序之处!
       
  最后,我们来理解飞道德经·体道一章》的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句的关键词是“玄”字,“玄”的本义是深黑色,其引申意为深奥、玄妙、玄远。《说文》中“玄”的释意为“幽远”,指的就是“玄”的引申意。《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释为:“玄”,天也,也是从“玄”的引申义作解,那么,“玄之又玄”的意思是什么呢?自然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之意,是指什么“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呢?自然所指是老子思想——“道、德”之论。“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解为: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妙之门户。王弼《道德真经注》注解为: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这两种历史上权威性的注本已经十分明了地告诉我们老子“众妙之门”之所指,老子“众妙之门”之所在了。据我看来,老子以其“精深的语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结束《体道一章》,实为点晴之笔,寓意深遂,含义深刻!
       
  总之,整部《道德经》中,论“道”74处,述“德”44处,当然,也有些篇章既述“道”又论“德”。无不为后世人们能触及“众妙之门”,进入“众妙之门”指明了方向,激励着人们修道养德,遵道而行。二千年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宗教家等无不研读《道德经》,从中汲取智慧,受其启示,明其事理。正如清魏源《老子本义》中所言:“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我等道末更应勤以研习,尊道贵德,修道养德,为弘道宣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