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料与知识]一书一道两夫人
作者:文 刀

《中国道教》 2004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儿时学背唐诗,记得杜甫《丹青引》“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不过王右军”的诗句。上小学学毛笔书法,老师讲魏书,王羲之学卫夫人书体,从“永”字八法学起,因为一个永字,集点、横、竖、勾、撇、捺等汉字的构成要素于一体。王羲之学得入了迷,除用笔纸上写外,还不时用手在身上划,竟把衣服划破。一次与夫人郗坐在一起,还在妻子身上划起来。郗夫人不耐烦地说:“人各有体,你在自己身上划好了,为什么还在别人身上划?”一句话点悟了王羲之:是啊,人各有体,我为什么非摩仿别人而不能有自己的书体呢?从此他奋发努力,学而不仿,师而不泥,终于使自己的书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草、隶、八分、正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
       
  前两年去江苏句容茅山道教第一福地参访,第一次看到魏华存神像,同时也知道了她是山东人,便误以为魏夫人就是书法家卫夫人。想写一魏(卫)夫人与王羲之的文章,由于才疏学浅,道缘不假,一直没能写成。不久前出差到南岳,参访了魏夫人的多处圣迹,拜读了李白、杜甫、黄庭坚、颜真卿以及明清、民国时期一些名人赞颂魏夫人的文章、诗词。我这才发现,卫夫人与魏夫人并不是一个人,不独我把二者混淆了,而且近现代的一些文人也弄错了。比如惟虚的《魏夫人庙》一诗:“道成南岳配,书妙右军师”就把魏夫人当成了卫夫人。之所以有些错讹,是因为:卫、魏字音相近,两夫人都是才女,都善书法;几乎都是晋朝同时代的人;卫、魏两夫人都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定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便不揣冒昧,写出这篇文章,以期两夫人各归正传,不再混同,同时也强补我未曾写出中国坤道第一个的缺憾。
       
  “学书初学卫夫人”的卫夫人,姓卫,名铄,字茂漪(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卫氏四代善书,从曹操身边的卫(《三国志》有传),到卫、卫恒父子其书法已在大江南北很有影响。卫恒之子卫亦善书法,及至第四代传人卫展之女卫铄,虽属女流,却能继承家风,发扬光大传统,达到了更高的书法艺术水平,她的书体“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若芳树,穆若清风。”字字“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卫夫人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书创作与书法理论、书法教育并重,她的《笔陈图》一书,堪称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的专著,对中国的书法有深刻的历史影响。卫氏为安邑一代之望族,卫铄又与王羲之父亲王旷是中表亲,长王羲之(公元303-361)31岁,自然就成了王的习字蒙师。王羲之生性倜傥、天资聪颖,书法水平提高很快,以至卫夫人惊叹“此子必蔽吾书名矣”。正如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陈图〉后》说到的,“于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但后来在郗夫人“人各有体”的点化下,“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师……,”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书圣”。
       
  如果说卫铄卫夫人不妻以夫贵,而以一个女人的真名实姓成为中国书法现论、教育和书法实践第一人的话,那么魏夫人则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正式出家修道的女道士。
       
  魏夫人,晋司空剧文康公魏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公元252-334年),魏嘉平四年四月初一生于山东任城(山东济宁市微山县),长王羲之51岁。她自幼好道,“读老庄,三清,五经,百子,无不该览”,亦善书法,尤以隶书见长。平时谢绝往来,养生宁静,服食胡麻粉,茯苓丸,吐纳气液,意在成仙。本想守贞终生,但迫于父母的威逼,直到24岁时才不得不出嫁,作了太保椽南阳刘文(字幼彦)的妻子。这在盛行早婚的封建社会,真算得是大龄晚婚了。既为人妻,则恪尽归道,生有两子,长子名璞,次子名遐。刘文后为修武令,魏夫人相夫教子,仍精诚求道。两个孩子稍长大,自己便隔离房舍,别室居住,刘文也不在意。将近三个月时间,道教中的真人由天下降到,清虚真人王褒授于她《太山宝文》等经书多卷。景林真人又授她《黄庭内景经》,真人们天天教其修道,有时奏起仙乐,刘文虽居隔室,却寂然不闻。不久,刘文病逝,37岁的魏华存预感到中原地区将会动乱不止,便带着孩子举家避乱江南,择居夫家江西抚州城北笪桥。两个儿子非常有出息,刘璞官至太守,刘遐官至从事中郎将。魏夫人不母以子贵,坚持潜心修道,道业日精。东晋建武二年(公元318年),由江西到湖南南岳,正式出家进山修道,首开中国道教史上女子出家修道之先河,成为中国坤道第一人。
       
  魏华存出家后在南岳设坛礼斗,专心修炼。对《黄庭》草本以16年时间详加诠注,使之成为道教的重要典藉——《黄庭内景经》,经文为七言,凡432句,3024字,用歌诀形式讲述道教理论,修持方法与实践,一向被道教徒、修身养性者所重视,也对中国中医理论和中国气功学的充实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历经16个寒暑春秋的磨炼与苦修,魏华存终于功修圆满,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诸真给她两剂成药吞服,七天后,用藏景之法,托剑化形,在黄庭观白日升天,驻世82岁。据说升天时,一群仙人驾仙鹤车来迎,杜甫“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就是写的这个故事。升天后,魏华存被天帝封为紫虚元君(道教高士大德升仙,男曰真人,女曰元君,司命南岳夫人,主管生死图藉。以后,来南岳寻仙觅踪,设坛修道者历代不断。有的阐扬道教义理,匡国济世,被帝王封为国师;更多的是弘扬道教精萃,广招弟子成为宗师,他们都为南岳道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魏夫人在世时并未到过茅山,只是升天后屡次驾巡到此。因为茅山为道教上清派宗坛,所以塑像供奉她,并把其尊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云笈七签·上清源统经目注序》说:“上清者,宫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焕乎大罗之天……乃众真之所处,大圣之所经也。”上清派是道教诸多派别中形成较早,传播较广,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其教旨、义理庞杂、丰富,科仪、经戒、符图、斋醮、炼养、金丹、医药无所不包。以炼养、符箓合一为特点,宣传除淫祛欲,固精养气,尤重存思。除对道教养生术有系统论述外,也为宋元以后道教符箓派的产生发展打下了基础。上清派在隋唐之际曾是道教的主流,宋代以后逐渐与其它道派合流,元明时归为正一道,发展繁衍成为现代道教正一、全真两大派之一的正一派,尤其在长江以南更是如此,这与魏夫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卫铄卫夫人与魏华存魏夫人,是姓相近,习相远的一书,一道两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