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学修并进 德道同倡
作者:刘清章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的祖师们为宣传道教弘扬正信呕心沥血,灯下勤耕窗下苦读皓首穷经,济苦拔贫普度众生遍洒甘露。而今天那些热衷于道教事业的道长们、老师们、朋友们依然在踩着祖师们的足迹不停地贡献力量,为道教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道教事业的腾飞尽心尽力。本来经过努力,道教学院的研究生班准备在四月份开学,然而一场意料不到的“非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也打破了我们的学习计划。在吉祥如意的九月,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研究生班和进修班的新生一起举行了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全国政协、民宗委、统战部、宗教局、道教协会及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我感受深刻,我愿把他们所讲的部分内容和宫观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紫气东来祥光普照
       
  2003年9月4日,风和日丽,冷暖相宜,祥光普照,中国道教学院第三届进修班暨研究生班,在中国道教学院新落成的礼堂里举行隆重而庄严的开学典礼,典礼由道教协会袁炳栋秘书长主持,他说中国道教学院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道协的努力下,学院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本届研究生班共招收八名学员,宫观管理专业四十四名学员。各位领导及老师对新一届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闵智亭会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教学院研究生班在道教教务史上是首次,在规范制度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开办海外留学人员打下基础和积累经验。虽然条件简陋,困难较多,但有党和热心于道教事业的人士的关怀、帮助和支持,办好本次学习班大有希望。他要求同学们学修并进,虚心求教,克服困难,加强品德修养,遵守院纪校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道教发展的历史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其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坎坷。我们的祖师们像历史一样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和困难。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道教同其它事业一样突飞猛进,不少道教朋友为我们摇旗呐喊奋起助威,不少成绩的取得源于他们的帮助与鼓励。而作为年轻一代的道教徒应当奋起直追,敢于挑战困难,敢于挑起希望。在学习上,要像北大许抗生教授所讲的,强调自修为主,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要繁读与精读相结合,要教与学相结合,要学与思考结合,要学与实践结合等等。
       
  在开学典礼上领导和老师们的讲话就像一股紫气在我们学院的上空萦绕,更像一股甘流在我们心田里流动,又像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固守本来不进则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行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凝聚着中国人的艰辛探索。就中国道教学院的发展历史而言又何尝不是凝聚着许多道长们的努力,正如民宗委钮茂生主任所说的,道教学院自1990年成立到今,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不分专业到分专业,我们看到这里面有许多的变化,也付出了许多。我们道教自身力求图新,力求改变过去那些陈旧,力求给年轻道友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空间,以便很好的适应社会。
       
  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今天,往往过去的成功经验会成为导致现在失败的最大障碍。我们一直从古人的东西里面探索寻求,希望能够发现新意。确实,古代的祖师们给我们留下一座丰富的宝库,他们行人所不能行,学人所不能学,勤人所不能勤,得人所不能得。他们虽然和我们被历史的车轮切断,但他们依然为道教徒所崇敬与爱戴,依然是构建道教思想宝塔和精神高峰的积极参与者。这是因为他们固守老子的道,不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条件有多么艰苦,他们依然对道虔诚,当我们读他们的经典时,我们看到许多可借鉴之处和必学之经验。我们品味着前辈们的学术成果与喜悦,同时也咀嚼着先驱者们的艰辛与坎坷。然而在道教的发展中,我们要固守也要发展,固守的是信仰和优良传统,发展的是要构建新的义理体系和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就是说要有继承、有发展、也要有摒弃,应当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
       
  三、古往今来德道同倡
       
  在开学典礼上,民宗委主任提到行善、积善、劝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出家人要具备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要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要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更要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前进方向,要道德兼备。德、道从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我们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途径。道教的许多功德成神的先贤祖师至今在我们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积善累德或道德齐俱成为他们传道扬教的主流。《老君说百病》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这些以道示现于人的道法示范和以德教化于众的德行操守的合理思想,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道众的自觉行动,道教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主流。闵智亭会长在《癸未年老子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中体现了这种精神,他倡导尊道贵德,他说“道”是我们道教徒的核心信仰。我们始终要以道为尊,信道、学道、修道、行道。道在我们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德,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的确如此,现代的出家人要阐扬大道,必须道德兼备,要有真才实学,而不是脱离实际、空谈玄虚。
       
  四、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从学院到宫观,从宫观到学院,使我感受深刻,学习与实践是两个概念又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是两个概念,是因为学习与实践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但我们能够实践的却很少。学习是期待,实践是操作。在读专修班时,我佩服所有的老师,他们兢兢业业、博古通今,他们任劳任怨、敬业奉献,他们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总是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他们在课堂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带领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广阔的天地里驰骋。然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感到身子上的担子很重,若不加强理论修养,就会如无舵之舟一样漂荡不定无所适从;若不加强道德修养,就会如无光之日一样阴晦不明一片黑暗。
       
  在道教学院里,我们有很多梦,有些是不能实现的梦,而有些梦则是在播种希望,是在等待收获。当我回到宫观时,发现学习与实践必须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路会越走越远。就崂山太清官而言,我们靠人为景观、自然景观与文化积淀的整合,来崂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给我们丰厚的回报。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崂山的道友们为保护崂山太清宫这个天然的氧吧和绿色的清静之地牺牲了多少精力和时间?每天要迎来送往。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太清宫管委会不允许游人把香带到庙内,在每个殿堂内各有线香,每人只允许烧三炷,这样对环境不会产生太坏的影响。如此做来,我们不但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能源。虽然是一件在别人看来的小事,然而我们却倍感责任重大。道教遵循自然,为人类的生存环境营造和谐创造条件,也说明老子的玄裔们在遵循自然这一客观规律的同时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这也体现了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的历史责任,也是对祖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和回报。
       
  在宫观生活中道友们紧紧围绕在当家人的周围,群策群力,共同把庙内事务搞好,要学修并进德道同倡,也只有如此才能把自身素质和宫观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继往开来很好地宣传和发扬道教中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挖掘宗教教义中符合社会进步要求与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探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当代道教徒的责任,也是义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在学院里虽然是刚刚开始,而我们的心早己在为道教美好的未来而奋斗,虽然有许多困难,但只要心同道心,愿同道愿,行同道行,在顺境中没有贪欲,在逆境中没有嗔恚,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前景就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