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李白学道洛阳嵩山考
作者:李 白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可以说根植于中国 的道教。他自幼在西蜀向往道教;出蜀后,在洛阳嵩山踏实学道;最后,在齐州加人道教,完成了学道的归缩,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上特殊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就其存世的文学作品,重点关注他在洛阳嵩山学道时所写的部分,条分缕析,以求探讨出他的洛阳学道的历史意义及对他一生的影响。
       
  一、在西蜀向往道教,树立了学道的信心
       
  李白,字太白,于武则天大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生于西域巴尔喀什湖南碎叶河上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城附近)。后随其父李客带领全家,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逃迁定居到西蜀绵州昌隆县(后亦称江油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今青莲镇)。
       
  李白出生前后的唐朝现状是“初唐三帝(高祖、太宗和高宗)崇道抑佛”,“武则天利用道教”和“唐玄宗推崇道教”(以上引述均见赵荣垧编著《九都释道》,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0,出版)。道教逐渐成为国教,天下风行,士庶人等,皆以学道为荣,并成为当时仕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岁的李白,启蒙教育即接受了道教的“六甲”内容。李白在后来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这“六甲”是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它既是道教专有的术数技艺,又是道教修炼的符篆功法,初、盛唐时,特别盛行。,
       
  二十岁后的李白,开始了他的道教社会活动。他访道到过戴天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中描绘了戴天山清幽静谧的优美环境,末二句描写了李白访道不遇的愁怅心态。
       
  李白在二十岁后的四、五年中,通过自己的学习、访问和修炼,在人品、文品和道品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从不满足,他在后来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当时的心境是:“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就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行动了。
       
  二、在洛阳嵩山学道,坚定了入道的思想
       
  二十五岁的李白,便雄心勃勃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顺江东下,到达江陵。碰巧,遇上了年近八十的天下名道司马承祯,二人一见如故,李白即写了一篇《大鹏遇稀有鸟赋》,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后来,李白将其改为《大鹏赋》,并写了一篇小序。其中说:“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稀有鸟赋》以自广。”
       
  李白与司马承祯这位在洛阳嵩山修道成名的道人,结为至密道友,为司马承祯在天下所结的“仙宗十友”的第十位。二人畅叙后,即告分别。李白顺江南游和东游;司马承祯回到天台。第二年,司马承祯应玄宗之诏到东都洛阳,献治国长寿之道。后受诏在东都河南府济源县王屋山建阳台观以居之。十年后,便在此观去世。李白无从再与之晤面。
       
  二十八岁的李白,漫游之后遂暂居湖北安陆。不久,便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三十二岁的李白,便开始北上到洛阳嵩山学道。山中传道的就是他十分羡慕的司马承祯的三传弟子嵩山道士元丹丘。元丹丘,字霞子,自号丹丘子,叶县人。为茅山派第七代嵩山传人,从学胡紫阳。胡离嵩山为汉东太守,元一直在嵩山隐居传道,名播东西两京。 李白之所以特选嵩山学道,他的第一印象是从司马承祯那里得到的。他知道嵩山古今出过不少仙人,在嵩山北的缑山,曾在周朝出过仙人王子晋,他在《感遇四首》(之一)中歌颂道: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手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诗中李白对古代二位仙人是多么的向往,但诗的末二句,描写出诗人只可望而不可及的怅望心情,因为毕竟是古代的事了。他当然知道嵩山还出过不少高道,如晋代的鲍靓、葛洪,北魏的寇谦之,更知道当朝茅山一系在嵩山的传承情况,所以,他对嵩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车牵》)的。从此,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甚是欣羡元丹丘的神仙生活,他特作《元丹丘歌》一诗:“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李白不但对元丹丘人品的向往,还对元丹丘的栖居地异常陶醉,真是“爱屋及乌”了。他特意《题元丹丘山居》一诗:“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这真是仙人、仙居、仙生活。李白羡慕得五体投地。李白对元丹丘在嵩山的修炼处,一直耿耿于怀,他离开嵩山多年,久居庐山,仍念念不忘,特又写诗《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以寄意:“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岩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曾落。沉情丹丘志,冲赏归寂寞。揭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夤缘返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沧诺。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故人契嵩颍,高义秉丹。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这首诗的小序,说明李白深怀嵩山元君山居,他希望元君长住此处,自己也可同热爱仙道的妻女去那里长住学道。诗共二十八句,前四句写自己从小学道,又从元君学道后,对道教更加热爱;五至十二句,写自己离开嵩山元君后,南游山川,寓居庐、霍,随心所见的快意心情;十三至二十句,描写元丹丘在嵩山一心修道炼丹不事人间烟火的高品德;二十至二十八句,描写自己不但能与元丹丘志同道合隐居修炼,而且还能偕引爱好道教的妻子和爱女一同到嵩山学道与炼丹。
       
  李白对嵩山的历史神仙故事很感兴趣,他特意写了《嵩山采菖蒲者》一诗:“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人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这是李白根据《神申仙传》的记载所写的一首诗。《神仙仙传》载:“汉武帝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之人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人所在。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三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
       
  李白用这个古代神仙故事,是想说明嵩山出过神仙,而且,这位仙人不食人间烟火味,不与凡人沟通,哪怕他是皇帝。所以,汉武帝毕竟成不了仙,最后死了葬在茂陵。再者,他相信凡人要想成为仙人,只有诚心修道而持续服食抛却人世的人,才能成仙。言外之意,像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仙人。
       
  李白在嵩山修道,选择了少室三十六峰之一的玉女峰作为炼功场地。他与元丹丘常在各峰间漫游,并时合时离,各自修炼。他后来在东方漫游写的《送杨山人归嵩山》一诗,说明了这个情况。全诗是:
       
  “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一说:君行到此峰,餐霞驻素容)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李白在嵩山除了从学元丹丘外,还自己寻师访道,几乎嵩山传说有高道修炼的地方,他都走遍了。据说,嵩山有位焦姓女炼师,已经几世几劫,而神通广大,功法高超,仍驻留嵩山。他听说后,踏遍嵩山,一心寻访,终究未晤,但仍然抱着满腔崇敬的心情。为此,他写了一首《赠嵩山焦炼师并序》的诗:“嵩山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又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长胎息、绝谷,居少室麓。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登蓬莱,竟莫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室,尽登三十六峰,闻风有寄,洒翰遥赠。”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药,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飘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瓢摇,风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鸣骨誓相学。”
       
  李白通过这首诗,表明了他在嵩山学道的真诚之心,他光明磊落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清清楚楚了解自己学道的目的,所以,静下心来,身居嵩山,从师修炼。
       
  李白在嵩山学道究竟学到了什么呢?他自己作了一次思想总结。那就是《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一诗:“茫茫大梦中,难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后际,似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这是一首李白在嵩山学道最重要的诗,诗中援引了释家修炼的哲理。全诗共十八句,首二句,写自己是先觉人道者,三至八句,结合自己对释道两家功法的理解,写出自己修道炼功的层次体会,他炼的是内丹功法,可以说是周天大法,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是他的体会写照;九至十二句,写与元丹丘在方城寺遇到禅人相互交谈后的感受;后四句,写与禅人交谈后的环境和自己要坚守修炼的怡然自得的心情。
       
  三十五岁的李白,已在嵩山学道三年多,得到元丹丘无微不至的关怀,元无私地将道教高级秘诀,传给了李白,李白深深感受到天地间的手足之情。但他为了想得到更高的道境,只有忍痛离别元丹丘,跟元的老师胡紫阳学道。他在《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一诗中畅述了这种感情:
       
  “吾爱元夫子,异姓为天伦。本无轩辕契,素以烟霞亲。长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松柏虽寒枯,羞逐桃李春。悠悠世朝间,玉颜日缁磷。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精魄渐秽芜,衰老相凭因。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他在胡紫阳处停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胡紫阳也确实传给了他道教的高级功法。李白感激之余,特作了《题随州胡紫阳先生壁》一诗: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栖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
       太清。”这首诗共十六句。前四句,说明紫阳大名早已名扬天下,并形成社会风气;中八句,描述胡紫阳的功法内涵、操作、渊源和功效;后四句,写胡紫阳在官署奏乐炼功,是否有碍作官形象的耽心,但愿能授我金丹,共登太清仙境。
       
  这年冬天,李白与元参军在胡紫阳处正热心学道的时候,元参军提出要到仙城山隐居,无奈,李白只好为他送行,并特意写了一篇《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一文,表示了他与元丹丘、元演,同向胡紫阳学道的极其亲密的特殊情感,他道:“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胡公身揭日月,心飞蓬莱,起餐霞之孤楼,练吸景之精,延我数子,高谈混元,金书玉诀,尽在此矣。”
       
  从上引《序》文来看,李白学道之诚心,也只有如此而已矣。
       
  三、齐州入道籍,是嵩山学道的自然归宿
       
  正当李白跟胡紫阳学道极其热心的时候,第二年的五月,元演忽发奇想,从仙城山来邀李白北上太原去探亲,李白也就完全同意了。于是,李白与元演一同北上,经洛阳嵩山与元丹丘话别。谁知道,他们见面以后,元丹丘也产生了外访之意。有关这一段奇妙的经历,从后来李白写的《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妻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一诗中,找到了原委。他们当时商定:丹丘子西访峨嵋山,数月后,重与李白在洛阳会面。诗中是这样写的:“仆在雁门关,君为峨嵋客oJb悬万里外,影带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第三年春天,李白只身从太原回到洛阳,与提前从峨嵋回洛的元丹丘预约相会,不差毫爽。这种惊人的诚信行为,可为世代楷模。李白与元丹丘见面之后,对所见所闻感慨万千。接着,便南下安陆。五月,又携家小迁往东鲁任城。此后六年,就一直在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浪游,居无定所。
       
  第七年(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的秋末、冬初,身兼道教威仪的元丹丘,奉诏人京都长安,就玄宗询经问道。元丹丘向道门至友持盈法师(玉真公主)陈述了李白的情况,持盈法师便郑重向其兄玄宗皇帝,奏报了李白的优良行迹。于是,玄宗即下诏召李白入京。
       
  次年,四十二岁的李白,也许是大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到了。也就在这一年(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春天,玄宗为招贤纳土,特下诏天下:“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
       
  在这两个好消息传出后的秋天,时在安徽南陵的李白,接到诏书后,喜出望外,特作《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记其事。其中有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初到长安,便会见了持盈法师和元丹丘。尤其与持盈法师来往较密。这期间,他写有《玉真仙人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前首诗赞颂了玉真公主有高深的道法;后二首诗,写自己暂住玉真公主别馆,焦急待命的苦闷情绪,并希望立即获得成功后便告隐退,留下美名。
       
  李白除了与玉真公主交往外,还与元丹丘有所来往。在元丹丘谒见玄宗后,告诉他想到华山隐居,李白听了很高兴,于是,便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的长诗:“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人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乙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李白得到持盈法师和元丹丘的举荐,人宫后,供奉翰林。次年春天,在牡丹花开季节,他完成了名动朝野的大作《清平调词》三首,获得了玄宗和杨贵妃的青睐。不久,还为玄宗写过《出师诏》和《答蛮书》,玄宗很是赏识他的才华。
       
  李白在长安期间,接到了元丹丘寄来的信,于是,便写了《以诗代书答元丹丘》一首,来表达自己当时沉重的心情: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绣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故人深相助,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杏难见,浮云横远山。”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前夕所写,可能这时他还没有上奏玄宗还山的动念。元丹丘在信中深相勉励,要他好好干。但元丹丘却不知道好友李白,已是“三见秦草绿”,仍在不断地“劳心曲”,“不暂闲”,而却没有建树。 据记载,李白在宫廷的言行,招致了玄宗所有近臣,甚至包括杨贵妃在内的不满与反对,玄宗也逐渐淡薄了他。第三年的春天,李白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上疏玄宗,请求还山。玄宗便顺水推舟,遂赐之金,“优诏罢遣”。就这样,李白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在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匆匆化为泡影了。这是怎样的情感滋味呢?
       
  李白怀着极度的愤懑心情,离开了长安。春末,他到了洛阳,天作巧合地遇到了比他小十一岁的诗人杜甫,二人结下了永恒的友谊。接着,李白东去,到了梁园。人秋,杜甫应约到了梁园。恰又一同遇见边塞诗人高适。三位诗人聚会了一段时间,便分别了。高适南方漫游,杜去长安应试,而李白却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篆,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
       
  李白受道篆后,很是感激,高如贵要北行,李白特设晏招待,并作《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篆毕归北海》一诗来纪念:“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素悬。”
       
  诗中表现了对高如贵十分崇敬的心情。
       
  李白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篆的信念,他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篆,他又特意作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篆临别留赠》来纪念:“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y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为我草真篆,天人惭妙工。七元洞壑落,八角辉星虹。三灾荡玑,蛟龙翼微躬。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黄金横高堂,苔荷难克充。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诗共三十二句。前十六句,描述盖还道士的功能及在山东的影响;后十六句,写盖还为自己草真篆的作用和批判世人追求名利的虚无下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实踏实地地回归道门的平静心态,此时此刻,他完全摒弃和否定了常人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和行为。
       
  李白人道后,把自己此前学道的经验收获,认认真真地作了一次总结。在长诗《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中,详述了他所创《大还》内丹的渊源、方法、名称和功能,直通《道德经》、《》和《周易参同契》。所以,名为《大还》,实际为《大还丹》的略称。可以说是道家的上乘功法了。诗的末尾十二句,道出了他公开草创《大还》的目的和思想:
       
  “抑予何为者?身在方士格。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这是李白从青少年开始便热爱道教,到壮年,更加专心致志地在洛阳嵩山学道三年多的圆满结局。这是时代使然,是李白个人,在大唐帝国“开元盛世”缓慢下滑走向的、特殊时空下的结局。
       
  从上边我们所引李白在洛阳和嵩山,以及此前此后的诗文,可以看出:他时欲匡世,激情于怀,高歌拍案,醉语惊人,应属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他时欲出世,修仙学道,先据锦囊,后拥金液,应是进取虔敬地学法行为,颇具飘逸风格;他这种表面看来,极为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时而人世占上风,时而出世占上风。一旦人世的客观环境极为不利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他无能改革现状,更谈不上旋转乾坤,于是,就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下,走上了出世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士。可以说,李白的洛阳嵩山学道,就深蕴着他终将成为道士的结局,只是时间早晚罢了。从“道法自然”观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正像后来的大诗人白居易,退居洛阳十八年,深谙佛学,结缘龙门香山寺,最后死葬于此,并没有一点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可以说,唐代三大诗人:李白的道(诗仙),杜甫的儒(诗圣),白居易的佛,三家鼎立,代表着一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犹如三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东方的太空,成为中华民族骄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