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短笛无腔]思想碎片拾零
作者:于成玉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何谓境界?《现代汉语词典》有两项解释。一项是指土地的边界;另一项则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所表现的情况。倘若从第二项释义来看,很显然,从头燃到脚,“成灰泪始干”,这是蜡烛的境界。一生忙奉献,“至死丝方尽”,这是春蚕的境界。安排到哪里,都安心工作,这是补钉的境界。总爱挑毛病,从来不改悔,这是听诊器的境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小草的境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是青松的境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是红梅的境界。“树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这是桐树的境界。身虽历炎凉,脊梁却不弯,这是温度计的境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境界。“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这是秋瑾的境界。“疮痍满目凄凉甚,深盼回春国手医。”这是郑观应的境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境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境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境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这是吉鸿昌的境界。“愿以我血换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是车耀先的境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境界。“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这是胡耀邦的境界。“为政治文明推波助澜,为广交朋友牵线搭桥。”这是萧蔚彬的境界。“好好写,将生命化作文字。”这是吴营洲的境界。“我主持《百姓》期间,我没有说过一句假话。”这是黄良天的境界。其实,每一种事物都有境界,而不同的事物则有着不同的境界。人作为万物之灵,理当拥有最高的境界,并且应当不断地去追求最高的境界。
       □人们经常用“做大饼、分大饼”来比喻经济发展与二次分配的关系。这个比喻的意思是说,必须先把大饼做得足够大,然后才有可能公平分配。然而,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社会背景下,做出来的饼不论大小,负责保管和分配大饼的特权阶层,必然会在老百姓忙着把饼做大的时候偷吃大饼。人们已经看到,中国改革成果这个大饼恐怕等不到它做得足够大的那一天,就已经被保管分配大饼的那帮人分得差不多了。结果到了应该分大饼的时候,不仅已经无饼可分,而且掌管分配大权的那帮人,甚至还会反过来要求人们把已经吃进嘴里的大饼再吐出来。当下弱势群体所切身感受到的生存困境,难道不就是佐证吗?
       □正确的决策到底来自何方呢?曾长期担任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斯隆先生的决策方式颇发人深思。有一次,斯隆先生主持经理人员会议,讨论一项决策,会上没有任何争议。这时,斯隆先生站起来严肃地说:“现在宣布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剧烈的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这样,我们才可能得到对这项决策的真正了解。”由此,我联想到,为了避免“我们常走‘物极必反’之路”而“行‘防微杜渐’之途”,让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灿烂辉煌,决策机制必须远离“家长制”,尽早与“异见”结为“连理”,共商国是。而每遇事,都要多问问“异见”的不同看法,多听听“异见”的不同声音。等“异见”“横挑鼻子竖挑眼”后,再行定夺。诚如是,何愁决策机制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呢?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四书·中庸》)诚哉斯言。因为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自省自勉,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战胜自我。而这也就接近“勇敢”了。由此看来,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勇敢”的先导。
       □人们一般所理解的盛世,除了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主要是指社会相对公平,官吏清正廉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成员少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社会运行,井然有序,道德风范,淳朴良好。而这些条件又是相辅相成的,缺其一社会就不会和谐圆满,也就不能称之为盛世。比如说,“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左传·桓公》),民众就难于安居乐业。道德风范沦丧肮脏,社会就难于和谐文明。以这样的条件作参照系来看盛世,综观中国历史,能称得上盛世的恐怕仅有唐代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贞观之治”了。其他所谓的盛世都名不副实言过其实。如所谓的“康乾盛世”时代,大兴文字狱,能称得上盛世吗?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道德经·第二章》)其意思是说,当天下人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人们的恶习自然就会越来越少;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的时候,不善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改革开放前,中国奉行“斗争哲学”,其实仅就一个“斗”字而言,其内涵就不美,也不善。
       □一个民族,连说真话都成了问题,尽管国家领导人三番五次地提倡,人们讲真话还是提心吊胆,前怕狼后怕虎。如此这般,遑论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崛起和新一代的健康成长?
       [翟明荐自《人文观察》200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