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无为中生存,有为中发展
作者:张振国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小时候阅读《七色花》、《宝葫芦的秘密》,真想拥有一瓣神花,或者有一只神秘的宝葫芦来满足自己无限的欲望。想要好的学习成绩、漂亮的衣服、文具,只要给七色花或者宝葫芦说一声就可以了。
       
  长大以后接触到《道德经》,里面说的一句话:“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老师加了一句“为学日增”,朦胧中认识到读书要天天向上,但不知道为道日损,损的是什么。翻了几本书才知道损的是私心杂念。“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似乎意思是想通了,但“不为”之“为”又怎么解释呢?一位长者告诉我,修道之人,得道之师,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藏于不取,行于不能,恬然无虑,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报移,得一之道而以少胜多。当时还是不太清楚内中的全部意义,依稀感到没有杂念了,就是无私无畏,什么事情也就都可以做了。再读道家养生的书,恍然大悟。其实这句话是不可随意套用的,更不能滥用,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要减少再减少,直到没有杂念了,这就是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上就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修炼,让体内的真气前后定心上下四周,完全能够驾驭真气的运行,乃至结丹,这就是无不为。摄生的欲念纯属于正常范围,恤失存的欲念都是合理的。舍去杂欲,保留正常的生活之欲,这是必要的,这正如去杂欲是为了长生,但长生是生活中最大的欲望,能没有这个欲望吗?杂欲、贪欲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杂欲、贪欲是无限止的,所以不能有杂贪之欲,一经萌芽就该无情地斩草除根。去杂欲,培育清净之心境,这是对无为而无不为最深刻的体会和最通俗的解释,这是通过研读、修炼获得的“七色花”和“宝葫芦”。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有人将其理解为是“无所为,无所不为”,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这种理解有点走极端,似乎不符合道家柔弱、韬光养晦的特性;有的侧重于被省略的一个主语“我”,即成为“我无为我无不为”,口吻上比前一句和缓一些,简单地理解成“我什么也不做,我没有什么不能做”,就是不想做罢了。从道教教义的角度理解,问题较多,思考也复杂。如果在其间补上两个不同的主语,变成“君(上)无为而臣(民)无不为”,那么前一个“为”可以理解成“杂欲”,而后一个“为”就是“作为”之意。这种理解在《淮南子》中也已经有所提及。《淮南子·主术训》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淮南子·修务训》:“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若夫以水赺井,以淮罐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这些都是从为政廉洁的角度论述的,都有积极的含义。当年丘处机回答元太祖提问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的。“治理天下”属于有为之举,“清心寡欲”属于无为之举,元太祖能采纳丘处机的意见,两者兼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一步占据中原大地,称王天下。君道有为则臣道无为;君道无为则臣道有为。最高统治者有了杂欲,下面的官吏就无法服务于正道;君主没有杂欲,那么臣子可以放心地去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各得其宜,处其当,则上下有以相使也,这是在强调监督作用。那么君臣之“为”可以上下相使,反之则乱,历史上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当然都应该辩证地理解,异道是否一定得治,同道是否一定乱,这是由统治集团的整体素质决定的。开明的统治者无为而有守,有为而无好,这样可以避免因有为而生谗言,因有好而有阿谀拍马。要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狠而无让,民贫苦而忿争,上下相怨,号令不行,天下能富裕能太平吗?
       
  现在我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进一步理解是“可以无杂欲但不能没有创新”。无杂欲是一种美德,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活生生的人都应该兼而有之。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是教徒还是非教徒,尤其是乐于做好事做善事的教徒,都会思考自己能为众生再做些什么。如果大家都杂欲缠身,或安于贫困,或满足现状,或思想上永远知足常乐,那么幸福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现代科学生活雄辩地告诉我们,在无为中求生存,是生存的惟一保障;有为中求发展,是发展的惟一选择。惟有如此,大家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稳定繁荣的社会。这是用理智浇灌的未来社会的“宝葫芦”与“七色花”。